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该文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为发酵剂,在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和料液比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制备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2%、pH6.0、发酵时间48 h、料液比1:25、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明显提高了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其得率为16.81%,经发酵法制备的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持水力和膨胀力均高于刺梨果渣。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果多糖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并提高刺梨果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选取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为发酵菌种,采用酵母粉麦芽糖(YM)培养基对刺梨果多糖进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接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值为影响因素,刺梨果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果多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刺梨果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初始pH值>接种量;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0 h、接种量2%、初始pH值为3。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刺梨果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56%。结果表明刺梨果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增加刺梨果渣的附加值,以刺梨汁为原料,甜酒酿为碳源,以液态酒精发酵制酒醪,刺梨果渣为辅料,考察醋醅水分含量、醋酸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和醋醅初始酒精度4个单因素对总酸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固态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醅水分含量75%、醋醅初始酒精度6.3%、醋酸菌接种量13%、发酵温度31℃。在此条件下进行刺梨果醋发酵,得到刺梨果醋醋酸含量为5.59 g/100 g。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利用刺梨加工副产物,进一步提高刺梨果渣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改善其理化特性,以经食用菌发酵后的刺梨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制取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 (g/mL),氢氧化钠浓度10 g/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70 min,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7.36%±0.74%。碱法提取后的刺梨果渣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均比原果渣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混合菌种发酵刺梨果渣,提高总膳食纤维(TDF)含量,改善其理化特性,为刺梨果渣TDF的产业化生产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优化最佳工艺。结果:制取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混合菌种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GIM.1.208、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 CICC.22210和生香酵母(Aroma-producing yeast)比例1:2:1、料液比1:5、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2 h,此条件下SDF得率达11.590%,较原果渣提高76.53%,发酵法得到总膳食纤维(TDF)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均比原果渣有所提高。结论: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其品质指标,是一种简便的高品质膳食纤维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蓝莓果渣酵素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渣为主要原料,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提高酵素产品质量。选取工艺参数为酵母菌和干酪乳酸菌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分析其对酵母菌的蛋白酶活力和浓度及对干酪乳酸菌浓度的影响。按照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设计上述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 3.5、发酵温度30 ℃、接种量0.15%、发酵时间16 h。酵母菌发酵16 h后在37 ℃条件下,发酵液pH 4.0,干酪乳杆菌接种量0.50%,静置发酵24 h,温度保持在18~20 ℃左右,静置进行24 h的后发酵,使发酵液产香,品质优良,将浓缩后的发酵液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成蓝莓果渣酵素粉状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蓝莓果渣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本试验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发酵菌种、初始加糖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对蓝莓果渣白兰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渣白兰地的最优酿造工艺为:初始加糖量为217 mg/mL,发酵温度为28℃,酵母菌接种量为0.3 g/L,此条件下得到的蓝莓果渣白兰地感官评分为74.83±0.21分,果香酒香浓郁,具有典型的蓝莓风味,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蓝莓果渣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香梨果渣果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库尔勒香梨果渣为主要原料,经原料处理、成分调整、高压灭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滤、灭菌、灌装等工艺得到果醋成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酒精及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初始含糖量12°Bx,接种量8%,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3d,得到酒精度为4%vol的香梨果酒;初始酒精度4%vol,温度32℃,接种量为15%,发酵时间10d,获得酸度为4.00g/100mL,具有浓郁香梨风味的香梨果渣果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刺梨果渣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刺梨果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改性刺梨果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与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比值(SDF/IDF)为响应值,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刺梨果渣最佳发酵工艺,并分析发酵前和发酵后膳食纤维结构特性与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刺梨果渣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为4 d,温度为40℃,接菌量为7.5%, SDF/IDF为14.21%±0.42%;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发酵后较发酵前持水力、持油力及膨胀力增大;超微结构分析发现,发酵后DF呈现片层状,表面粗糙,结构疏松;红外图谱分析表明,发酵后DF吸收峰强度增大,整体峰型及位置未发生改变,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发酵后衍射峰强度减弱,结晶结构未发生变化。刺梨果渣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可改变DF结构,并改善其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顾晓慧 《中国酿造》2022,41(11):204
以山东荣成青皮无花果为原料,添加牡蛎多糖,制备低醇无花果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究发酵时间、初始糖度、酵母菌接种量、牡蛎多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其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优化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7 d,初始糖度17 °Bx,pH 3.50,酵母菌接种量0.05%,牡蛎多糖添加量0.3%。在此优化条件下,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酒精度为7.17%vol,牛磺酸含量为482 mg/L,Zn含量为13.3 mg/L,感官评分为94.2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