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防洪思想的历史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世纪初叶以来,迅速发展的工程技术带来防洪的新形势和新观念。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进程中,尽管调控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洪水灾害的损失仍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为此都在进行减灾战备的新探索。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中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要适应洪水规律的认识,今天仍然散发着科学的光芒。水利史研究提出了灾害双重属性的科学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洪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论述防洪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防洪减灾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并认为:妥善解决江河防洪标准,保证防洪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增强受洪水威胁地区承受暂时洪水灾害的能力,使绝大部分地区在大多数年份不受或少受洪水灾害,每年受灾的部分地区能在较短时期内恢复重建力,就能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防洪减灾方针进展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主流和非主流演变轨迹。探讨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世界各国灾害与减灾观念发生转变的社会与自然背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适应洪水规律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出发点。由此阐述了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支流洪水灾害频繁,随着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支流的防洪要求越来越高。现状防洪工程基础薄弱,缺乏统一规划。2001-2020年需要对流域内的35条支流进行治理,“十五”规划重点安排洪任务重、灾害影响大的11条河流(段)的堤防、护岸、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中杰 《陕西水利》2017,(Z1):257-258
近年来洪涝灾害依然频繁发生,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防洪减灾投入,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成增长之势,有必要研究各类防洪措施及其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结合冷水沟水库工程,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者相结合防洪减灾作用分析,研究各类防洪措施防洪减灾作用。通过研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能更好的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对预防和治理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言     
震惊世界的我国1998年长江和松辽河流域的特大洪水已经过去5年多了,但当年全国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洪水灾害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在深受洪水风险灾害之后,我国政府果断加大了防洪减灾工程和非工程建设的投入,加速进行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当今我国各大江河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防洪减灾理念上也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2 0 0 3年应对淮河流域特大洪水中,更加注重全流域的统筹规划,上、中、下游的防洪体系各司其职,有效调度,较之1998年的以“严防死守”为主的防洪战略前进了一大步。但是,2 0 0 3年淮河、渭河防洪减灾的经历,依然…  相似文献   

7.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防洪减灾应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推进人与洪水和谐相处,采取给洪水以出路、面上防洪措施、洪水资源化等方法来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9.
曾彬 《成都水利》2004,(3):40-41
新津县防洪体系要实现城乡防洪一体化,增强抗御洪水能力,为新津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辟.应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非工程措施,不断研究政府的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法制,健全政策,强化管理。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防洪减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焱  董基源 《治淮》2002,(11):17-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水灾害损失严重,水灾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水灾损失持续增加,国家防洪负担日益沉重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理性地审视灾害,研究防洪战略,逐步建成一个适合社会发展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一、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 现在研究认为,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洪灾是人类过度开发江河冲积平原,降低了江河在大洪水、特大洪水时的蓄洪和泄洪能力而受到自然给予的报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防洪减灾现状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我国的防洪减灾现状进行经济学审视。首先讨论了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和洪水灾害的概况,作为分析和思考的基础。然后分析了洪水灾害和区域经济发展在地理上的耦合特性,认为我国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洪减灾战略,即实现经济发展和防兴减灾的良性循环。文章对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涉及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法规体系。最后,成本效益分析展示了防洪减灾的成本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盛衰,通过分析洪水成灾因素,指出水土流失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而水土保持是防洪减灾的根本措施,并对未来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光前  陈敏 《人民长江》2006,37(9):10-12,18
长江是一条著名的雨洪河流,雨量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洪灾分布范围广泛。长江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四川盆地和中下游平原地区;丘陵山地亦时有发生,多表现为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灾害;近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风暴潮灾害。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和长江防洪治理情况,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防洪减灾思路的转变方向,总结了洪水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防洪减灾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概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几次特大洪水更加引起人们对防洪减灾的思考.人类尝试了各种法制的、社会的、行政的、工程的、经济的手段减少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但是,如果脱离了经济背景,任何其他手段便不可能有所作为,甚至根本不可能实施.而且,只有放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加以分析和比较,才有可能找到现实有效的减灾方法.因此,防洪减灾经济学的研究是有效地配置有限的防洪减灾资源的客观必然.根据中国重要灾害的频度分析及历次灾害的损失估计,洪涝灾害列在首位,因此,防洪减灾在我国的减灾领域中一直处在优先…  相似文献   

15.
刘宁 《中国水利》2006,(4):11-13
在介绍了我国洪水、干旱及渍涝灾害情况、论述了防洪减灾与灌溉排水的密切关系后,从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特点入手阐述了对洪水灾害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治水新思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防洪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防洪到洪水管理转变的战略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展望21世纪,传统的防洪减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确保水利可续持发展,需转变防洪减灾治水思路,实现洪水的科学管理,即在消除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洪水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防洪减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一种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抗干扰能力,保持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要通过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尽量减少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环境破坏,同时不断增强受洪水威胁地区居民承受暂时洪水灾害的能力,使绝大部分地区在绝大多数年份不受或少受洪水灾害,使每年受灾的部分地区居民能在较短的时期恢复重建,并保持社会稳定,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洪水预报、预警,防汛指挥,防洪减灾及灾害评估等,防洪现代化是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博州暴雨洪水的特点,提出博州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防洪减灾的实践表明,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考虑,既要适当地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顺应客观规律,主动地适应洪水,做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依照新完成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成果,简述长江防洪减灾面临的形势,结合治江新理念对长江防洪提出的新要求,简述了人水协调治水思路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的具体运用,即建立人水协调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纳入长江防洪体系,拟定合适的堤防级别、设计水位和堤顶超高,调整分蓄洪区的类别和建设思路,更加重视防洪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一直伴随着对洪水灾害的治理,所谓“治水者治国”。在历代治水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兴建防洪工程以抵御洪水。不过,每当河患频仍,工程治水一途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都会冷静下来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水灾害之间应取怎样的态度,在反思和调整自然观中间,开阔防洪减灾的思路。反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倡在实行工程防洪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化综合减灾的新途径;不以战胜洪水为目的,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