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流失红线为计入水土流失面积的土壤流失量控制线,容许土壤流失量是水土流失红线特征值,但缺乏水土流失红线监测的指示标志。解决水土流失监测对象问题是水土流失红线研究的首要任务。细沟是水力侵蚀作用下在坡面上产生的一种小沟槽地形,细沟形成是坡面水土流失由轻微转向强烈的最明显标志。根据细沟形态特征、侵蚀特点和发育条件,论证了细沟作为坡面水土流失红线监测标志的可行性,即细沟不仅具备坡面水土流失监测对象的条件,还可作为坡面容许土壤流失量判别的标志,而且可作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更是坡面水系工程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迎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保水保土效益明显。开挖截流沟、修建塘坝,截蓄坡面径流,减少了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提高了土壤保水、蓄水能力,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继续发展。植树种草固持表土,使冲刷沟逐步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1):95-97
依托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水土流失试验厅,采取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坡沟系统不同侵蚀发育阶段的地形Grid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中Arc Toolbox的3D Analyst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模块的分析功能,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别对坡沟系统侵蚀发育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1坡面侵蚀和沟坡侵蚀对坡沟系统产沙量贡献率的大小受降雨历时和侵蚀发育阶段影响,降雨初期的面蚀阶段以沟坡侵蚀为主,继而向坡面侵蚀为主转化。在雨强85 mm/h、降雨历时60 min的模拟试验条件下,降雨过程的前20 min面蚀阶段坡面与沟坡侵蚀贡献率之比约为3∶7,降雨过程的后20~60 min的细沟和切沟侵蚀阶段坡面与沟坡侵蚀贡献率之比约为7∶3;2径流含沙量与地表侵蚀空间不同步,试验条件下径流含沙量峰值区约滞后于侵蚀强度较大部位2个断面(2 m)。  相似文献   

4.
北方丘陵漫岗区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干旱,它是影响和限制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保土保水蓄水耕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土蓄水耕作技术 (一)等高耕作。也叫横坡耕作,即沿等高线耕作,形成一道道等高犁沟,以拦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这种方法适宜于>2度的坡地上。 (二)沟垄耕作。既沿等高线进行犁耕并行成相同的沟和垄,沟内或垄上种植作物。沟垄耕作能使原来倾斜的坡面变成等高的沟和垄,改变小地形,分散和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冲刷和拦截泥  相似文献   

5.
在水土资源多梯度富集及保水工程治理过程中,实施坡沟兼治,重点是治理坡面为主。坡面治理需要以植物和工程措施两者相互结合,主要是以植物措施为主,沟道治理的顺序依次是从上游到下游、从沟头到沟口、支沟到主沟、沟岸到沟底,建立大中小工程相结合的沟道工程防护体系,在沟道布设的基础上,造林种田,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针对辽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资源多梯度富集技术的水土流失工程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作用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大于坡面措施本身的减沙作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尺度典型流域,因坡面措施拦蓄导致坡面径流不下沟可以减轻沟蚀量55%。在大尺度典型流域,坡面措施多年平均减轻沟蚀量是坡面措施本身减沙量的1.11~1.25倍;占流域水保措施多年平均总减沙量的29%。进行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保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应该考虑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思敏 《陕西水利》2017,(3):174-176
开发建设项目在施工中由于人为开挖坡面或堆放固体废弃物,会产生岩、土及其混合物的搬运、沉积,必须采取合理的水土防治措施。结合磨沟水库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提出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明确弃渣场防治区为本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弃渣拦挡、堆置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要点,对重点防治区措施、防治效果、蓄水保土效益、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工程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各项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合理利用了砼骨料开挖料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渣场占地面积,治理效果明显,蓄水保土、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上游坡耕地侵蚀产沙调控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长江中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研究中忽视壤中流,侵蚀产沙调控措施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以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为手段,基于细沟侵蚀临界坡长等理论,提出了既能截、排地表径流,又能排导壤中流的新型截水沟布局技术,改变了传统截、排水沟的设计思路。其原理是,在坡面截、排水沟的设计和布局中,以坡面细沟发育临界坡长为截水沟布设间距,阻断细沟发生,有效减少坡面侵蚀产沙和面源污染物;截获的坡面污染物通过梯级网络化调控体系排、蓄、集,经处理后可再次利用。该技术有效改善了坡耕地季节性干旱、缺肥以及河流水质问题,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坡耕地侵蚀产沙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受水土流失影响,王益区王益塬塬面逐年萎缩,沟岸不断扩张。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从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塬面径流排导与利用两大类进行措施配置,依次由塬面、塬坡、沟坡、沟道建立四道防线,有效的拦蓄雨水和泥沙,实现沟头不前进,沟岸不扩张,沟床不下切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治沟措施 拜泉县的侵蚀沟多发生在岗脊、坡面或落差大的地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流的冲刷作用造成的。真对侵蚀沟发生的机理,该县采取了拦蓄、半拦半蓄、以及安全泄流的方法来进行沟头治理。沟头防护主要由蓄水和排水两种形式。蓄水式沟头防护适用于集雨面积较小的工程,主要由蓄水沟、挡墙蓄水池等。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月亮湾开发区,位于松花江北岸,西靠哈黑公路,东与太阳岛接壤.该区在开发建设中,首先修起了东、南、北三面冲填式均质沙堤,西借哈黑公路形成四面围堤环绕之势.总开发面积为171万m~2.施工中发现,冲填式均质沙堤,土质松散,坡面较陡,坡面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当雨季,坡面便产生大面积的细沟侵蚀,并迅速发展为侵蚀沟.严重威胁月亮湾围堤的安全和区内开发建设工作.为尽快控制月亮湾围堤水土流失,我们采取了草地早熟禾草皮护坡的办法.1995年以来共建设草坪8万m~2 ,护坡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在冲刷沟治理中,通过修筑谷坊使沟底达到不冲坡度,但大多沟坡仍不稳定,在水流冲刷、降雨渗透和外力作用下继续崩坍、滑落、扩大沟蚀面积,加剧水土流失。文章阐述了水土保持冲刷沟治理中的沟坡削坡、护坡、固坡的实用技术,其治理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其划分为东部高塬沟壑区等四个水土流失类型区,研究了各区的防治模式;提出了塬面、塬坡和沟头、沟坡等不同侵蚀分区的防治体系及塬面集蓄径流调控体系和综合监管等工程、非工程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迫切而严峻,由于南方或是自然条件、或是经济条件、抑或是农耕文化的原因,现有水土保持措施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南方坡耕地治理。在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经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探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为南方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坡面细沟发育是坡耕地水土流失转向强烈的最明显标志。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结合南方实际,将细沟消灭作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标准,提出了“排水保土”的坡耕地治理原理、以“调控坡面径流”为核心的坡耕地治理措施总体布局、新型截水沟设计和“保土增肥”技术,以期抛砖引玉,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土流失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四川坡面水系水土保持成套技术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周芸 《四川水利》2005,26(1):30-30
四川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多发生在丘陵山区,主要来源于自然坡面。其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土壤、工程和生物、集雨措施研究的较多。在分析四川省自然、社会经济、坡面水土流失现状与规律、经验与前景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经验和作法,科学归纳出我省坡面水系水土保持工程的沟、凼、窖、池、塘、坊、坝、渠“八字经”成套技术,实现了从经验到科学、由单一到综合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县—清原县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探索高效、科学、生态的治沟模式,提出建立沟头防护与沟坡面工程有机结合的沟壑综合防护体系,并最终达到即节省投资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该防护体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适宜在我国北方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辽宁省新建的胜利水电站库区石门沟岸坡为例,利用UDEC软件进行水库蓄水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结论显示:蓄水完成后,石门沟岸坡发生较大的位移变形,虽然发生整体滑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仍存在分块解体的潜在危险,需要进行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长武县鸭儿沟流域面积54.5平方公里。从1973年以来,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流域内原、坡、沟地貌演变发展关系及土壤侵蚀规律,以及流域内67%的径流量来自原面,泥沙量的86.7%来自坡沟的水土流失特点,把流域内原、坡、沟作为相互有机联系的整体,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保原固沟为主攻方向,配置原、坡、沟三层保护综合体,迄今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了显著效益,促进了全流域经济的发展。至1985年,流域内年均土壤侵蚀量由17.35万吨下降为5.03万吨;年径流量从2989万米~3下降为159.7万米3;粮食总产量从359.9万公斤上升为758.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从230.71万元提高为567.65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治理工程开挖坡面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了5种雨强(30,60,90,120,150 mm/h)和3种坡度(10°,20°,30°),系统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雨强、坡度、径流率、径流流速、水流剪切力及水流功率同坡面剥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开挖坡面剥蚀率Di与坡度S相关性不显著(p 0.05),与雨强I、坡度和雨强的交互作用(I×S)呈极显著相关(p 0.01);采用3种常用的细沟间侵蚀模型来计算工程开挖坡面土壤剥蚀率,就拟合效果而言,幂函数型坡度因子指标更适用于工程开挖坡面土壤剥蚀率的计算;采用径流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为代表的水动力学参数来计算土壤剥蚀率,就拟合效果而言,水流功率是描述其细沟间侵蚀动力过程的最理想水力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工程开挖坡面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治理典型红壤区输变电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问题,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了雨强(2、2.5、3 mm/min)和坡度(10°、15°)2个处理方式,研究了红壤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分析了雨强、坡度、侵蚀产沙特征以及细沟形态特征参数(密度、割裂度、复杂度和宽深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雨强红壤堆积体坡面产流量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增大,入渗率和输沙量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细沟密度、细沟割裂度、细沟复杂度和细沟宽深比分别为0.77~1.35 m/m2、0.04~0.08、0.93~1.40、1.01~2.39;细沟宽深比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大而减小,细沟密度、割裂度以及复杂度的变化与之相反。细沟形态特性指标与坡面侵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排序为:细沟复杂度>细沟割裂度>细沟密度>细沟宽深比。研究成果可为典型红壤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