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阮元成  陈宁  常亚屏 《水力发电》2004,30(1):21-24,29
通过大型与中型动三轴试验,对新疆察汗乌苏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土料动强度与动孔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和以往成果中坝基动剪应力比分布规律初步估计,在该工程给定的地震设计烈度条件下,该坝基覆盖层可以满足建坝要求,不会发生液化破坏。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地基上高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计算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阮元成  陈宁  刘小生  常亚屏 《水利学报》2005,36(4):0496-0500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试验激光微小应变测试结果与现场波速试验测试结果的比较,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最大动剪模量压力效应关系曲线可以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也可以通过现场波速试验经换算获得,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将两者综合考虑。从而为深厚覆盖层地基上高土石坝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为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中报道了乌拉泊水库土石坝材料动力特性试验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采用大型动三轴试验结合微小应变激光测试技术和共振柱试验,对坝体砂砾石料、坝基砂砾石料和斜墙防渗土料原状样,分别进行了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测定了最大动剪模量与平均有效主应力的关系、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变化的关系;(2)分别采用大型和中型振动三轴试验,进行固结不排水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坝体砂砾石料、坝基砂砾石料以及斜墙防渗土料(原状样)的动强度特性和动孔压特性。这些成果为工程地震动力反应分析和抗震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对其他类似工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深厚覆盖层土体原位结构性强,原状样取样困难,且由于粒径、级配的改变,室内重塑样试验确定的力学参数不能反映原位土体的实际性质,如何准确确定深厚覆盖层土体的力学参数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本文联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了考虑原位结构效应确定深厚覆盖层砂土动力变形特性参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联合现场波速试验和室内共振柱试验综合确定的最大动剪模量Gmax反映深厚覆盖层砂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原位结构效应;基于室内共振柱试验确定的砂土归一化G/Gmax-γ/γr曲线和λ-γγr曲线受颗粒大小、级配和结构性的影响很小,用其可以分别较为接近地表征原位土体动剪模量G随动剪应变γ的衰减关系及阻尼比λ随动剪应变γ的增长关系。联合现场剪切波速和室内重塑样动力变形特性试验成果,能够较好地考虑原位结构效应确定深厚覆盖层土体的动力变形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5.
周建平  陈观福 《水力发电》2004,30(1):299-306
本概述了深厚覆盖层坝基防渗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分析阐述了深厚覆盖层混凝土防渗墙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因素及防渗墙与坝体防渗体的连接型式,以期为深厚覆盖层坝基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江口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4m,坝址河床覆盖层深厚,坝基存在不均匀沉降变形、抗滑稳定、渗透稳定、砂层透镜体地震液化可能等问题。在勘测设计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勘探、试验,研究覆盖层工程特性,并通过多方案比较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坝基的不同部位和覆盖层分布特点提出了挖除、保留利用或压重等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九甸峡水利枢纽随着大坝主体工程的开展,结合坝基开挖,在施工阶段对河床深厚覆盖层进行大型平板载荷试验研究。平板载荷试验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征,依此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预估了坝基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8.
深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效的地震输入方式和本构模型,对深覆盖层地基(147.95 m)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进行了有限元动态特性分析,研究了强震区深覆盖层问题中坝体及坝基的应力和变形特点。评价了大坝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国外某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坝基覆盖层深厚、层次结构复杂,基础存在地震液化、抗滑、坝基渗漏等问题。文中针对大坝挡水水头高、坝基材料渗透性强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对单排防渗墙、双排防渗墙、防渗墙结合水平铺盖等防渗形式组合进行了技术比选,最终采用双排防渗墙作为该工程坝基最佳防渗方案。该方案合理且可靠,计算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地区的坝基防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覆盖层地基土的动强度特性(参数)是进行地基土液化判别和结构-地基系统稳定分析的基础,是结构-地基系统动力响应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厄瓜多尔CCS水电站取水枢纽的主体结构位于河谷深厚覆盖层地基之上,地基中的C2粉土为火山灰为主体成分的河流沉积土,表现出强吸水性和低天然干密度的特点。该类土的动强度特性鲜见有文献涉及,是本项目科研和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利用中型振动三轴仪进行厄瓜多尔CCS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地基C1细砂和C2粉土的动强度特性试验,重点考察以火山灰为主体成分的C2粉土的动强度特性和常规细粒土(以C1细砂为例)的异同。研究表明:和以往对常规细粒土动力特性的认识基本一致,火山灰沉积粉土的动强度特性受围压的影响;通过碎石桩等加固措施提高土的相对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的抗地震破坏能力;初始液化和5%轴向变形两种破坏控制标准下,等压固结土的振动破坏周次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用DDA 方法验证倾倒边坡变形的制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倾倒边坡通常发育一组反倾坡向的结构面,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倾倒岩柱旋转弯曲折断破坏。一旦岩柱产生旋转,岩柱倾角随之变化,阻止其进一步翻转的摩擦力也将增加,随着倾角的变化,逐步使岩柱侧面的棱与面接触转换为连续的面接触,倾倒变形会随之停止,由失稳状态重新回到稳态。本文用非连续性变形分析方法DDA对Hoek经典倾倒例题进行验证,模拟了倾倒变形使岩柱产生旋转和张开裂缝,从初始岩柱间面与面接触转化为棱与面接触,再回到面与面接触,最终重归稳定的全过程,初步讨论了倾倒变形的制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控制测量中的正形投影变形及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控制测量中正形投影引起的长度变形问题,叙述地图投影、正形投影及其变形的基本概念,结合广西都郎河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测量,介绍解决正形投影变形问题的计算思路及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百色水利枢纽主坝等多个工程现场岩体变形试验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并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解释,指出对不同的曲线类型必须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才能得出合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新疆吉林台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大型振动三轴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了堆石料的振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堆石体具有相当大的体积收缩特性,如果在堆石坝的地震永久变形中无视这一点,将会带来不可允许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一种典型的变形破坏方式。星光三组倾倒变形岩体位于溪洛渡水电站库区,变形体范围内地层从寒武系筇竹寺组至志留系连续分布,碎屑岩与碳酸盐岩表现出复杂的倾倒变形特征。为全面评价变形体的稳定性,借鉴《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建立倾倒变形分带标准并确定各带的岩体质量级别;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类岩体的岩石室内试验成果和坝基岩体力学参数经验值,采用工程类比方法确定出各变形带不同岩性的物理力学参数;选取岸坡强变形区,运用极限平衡方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其结果与蓄水后岸坡表现出的变形迹象吻合。研究结果对倾倒变形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将产生不可恢复的瞬时滑移变形或整体永久变形。永久变形的发展严重危及高土石坝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如何预测土体地震后的永久变形成为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战略的需要,对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分析方法,对今后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坡体前缘抗滑桩锚索对坡体下滑的阻挡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滑坡变形总量与变形速率预警指标。以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侧滑坡为例,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滑坡失稳破坏时的坡向位移,之后减去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形量,拟定滑坡坡表变形总量预警阈值,并且根据前人统计研究得到的一般性滑坡变形速率与滑坡实际监测资料分析,拟定滑坡坡表变形速率预警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监测点JC01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38.84 cm、58.26 cm、77.68 cm;监测点JC02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63.00 cm、94.51 cm、126.01 cm;监测点JC03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46.84 cm、70.26 cm、93.68 cm;滑坡的坡表变形速率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mm/d、0.11 mm/d、1.61 mm/d、10.00 mm/d。研究结果为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侧滑坡预警阈值的拟定提供了相关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溢流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溢流的关键技术难题 ,通过大量变形实测资料的统计 ,用变形条件不利的工程实例分析变形特性对其上部结构 ,包括挡水闸门、泄洪建筑物、渗漏排水等因素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工程措施 ,并进一步对造价和工期进行剖析 ,认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溢流技术上可行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离散卡尔曼滤波法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树坪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介绍该滑坡的监测系统。变形监测表明树坪滑坡的变形主要与滑坡体的地形地貌及土层结构有关,而大气降雨及三峡水库库水位的影响是导致树坪滑坡产生变形的外界因素。使用泰勒级数建立滑坡变形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将泰勒级数的余项及时间变化的2次方及3次方的系数变化量看作数学期望为零的动态噪声,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应用于滑坡变形的预测预报。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众多不同类的监测仪器设备和长时间的观测资料,较全面地揭示了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的变形规律,在分析了大地测量点、滑动变形计、钻孔测斜仪和多点位移计的观测资料后,认为直立坡岩体整体稳定性良好.实测直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为32.72 mm;直立坡深层岩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分布符合一般变形规律;统计模型分析表明,中隔墩侧直立坡岩体时效变形远小于边坡侧直立坡岩体;微新岩体上测点的时效变形小于强风化岩体上的测点.此外,北坡三闸首的观测成果说明,在槽挖结束后的第5个月开始浇筑混凝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