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脑电信号的通道选择和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稀疏贝叶斯逻辑回归(gsBLR)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模型,同时进行通道选择和分类。首先,对多通道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和带通滤波,降低容积传导效应的影响;其次,对每个通道的信号提取具有判别信息的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使用gsBLR方法进行通道选择和分类,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模型参数可自动从训练数据中估计得到,避免了繁琐而耗时的交叉验证过程。在两个公开的脑机接口(BCI)竞赛数据集和自采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分别获得了81.63%、84.97%和76.47%的最高平均分类准确率;相比其他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和较少的通道数,同时所选通道与神经生理背景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中图像资源的不断增长,情感作为图像的一个重要语义,是人们检索和选择图像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图像进行情感标注显得至关重要。结合脑电信号(EEG)和图像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情感标注方法。首先,提取EEG频域特征及图像特征(颜色及纹理);其次,结合两者特征信息,基于两种融合策略(特征层和决策层),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进行图像情感识别与标注。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公共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图像情感标注方法优于单独使用EEG或图像内容的标注方法。此外,该成果有助于缩小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情感语义之间的语义鸿沟。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可以直接从振动信号中提取频域特征的非对称自编码器方法。与传统自编码器以重构振动信号作为目标输出不同,频域自编码器使用振动信号的频谱作为目标输出,这种非对称的自编码器可以学习振动信号与其频谱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编码器可以输出频域特征。为了说明提出的频域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效果,在轴承数据集上进行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实验,在没有引入标签信息的情况下,频域自编码器提取到的特征表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能够区分轴承的不同故障类型;进一步进行了泛化实验,训练分类器时使用1%的有标签样本,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故障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频域自编码器与传统自编码器相比,可以更好地提取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进行轴承多种类型裂纹故障诊断时,为解决单一特征量诊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小波包分解的精细时频域分析和模糊熵的特征融合方法。首先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4层分解重构,确定小波包系数模糊熵和频带能量,精细提取振动信号的高低频故障信息特征;然后基于权重指标对模糊熵和频带能量进行融合,构造多种故障状态下轴承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选择适合小样本分类的支持向量机对轴承裂纹故障进行诊断。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轴承不同裂纹故障状态下,融合特征的方法诊断效率更高,相较于单一特征量识别准确率提高5.0%以上,对10种裂纹故障诊断正确率达到98.0%。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单一传感器下轴承故障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CNN与信息融合的地铁牵引电机轴承故障智能检测方法。首先,选取NU216轴承为研究对象,预制故障缺陷;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采集NU216轴承的振动信号和声发射信号;其次,将原始数据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分别提取轴承的振动和声发射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并将2类单通道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双通道融合数据集;最后,将得到的3类数据集分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优化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5.76%,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2.33%,基于融合信号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8.59%。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脑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促进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具有多个自由度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利用EEGLAB对SSVEP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通过FFT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提取SSVEP信号的频域特征。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对特征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控制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79.8%,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自动机工作环境复杂,各部件相互作用时间短,冲击性强从而导致各种响应信号相互叠加,敏感特征参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多参数融合与ELM相结合的自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自动机故障信号计算广义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提取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作为故障特征参量;然后引入信息熵模型,对自动机故障信号提取功率谱熵、奇异谱熵、特征空间谱熵作为特征参量来描述信号状态在频域、时域、时频域的能量变化;最后将特征参量输入到极限学习机中(ELM)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多参数融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故障信息,极限学习机学习速度快、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故障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涡旋压缩机振动信号的不稳定性及难以获取大量故障样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熵融合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简称SVC )涡旋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奇异谱熵和功率谱熵分析,分别提取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特征,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 )能量熵衡量故障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利用因子分析融合奇异谱熵、功率谱熵和能量熵值得到单一评价指标特征向量。将评价指标作为PSO-SVC模型的输入,通过训练建立PSO-SVC涡旋压缩机故障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仍能有效地对涡旋压缩机4种典型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准确率达到94.5%。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提取个体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最优时段和频段特征以及有效提高其分类准确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集成分类方法提出一种多特征卷积神经网络(MFCNN)算法,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首先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原始信号、能量特征、功率谱特征以及融合特征分别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其训练模型,最后通过加权投票的集成分类方法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并利用2008年BCI竞赛Datasets 2b数据集和实测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MFCNN方法可有效提高运动想象识别率,实验中所有受试者的平均分类正确率和平均Kappa值分别为78.6%和0.57,为运动想象类脑机接口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基于体感选择性注意范式的脑机接口控制指令数少,信息传输率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模态混合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融合稳态视觉刺激(SSVEP)和体感选择性注意范式(SSA),在外部视觉和体感刺激的作用下,诱发大脑产生稳态视觉电位和事件相关去同步现象。同时,为了解决传统脑电信息特征提取中需要大量先验知识等问题,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混合脑机接口信息进行意图解码,该方法将多通道的时域信息转换成具有时-频-空域三维特征的二维特征图。对8名受试者的离线实验显示,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81. 35%,确认了所提出的基于SSVEP_SSA融合的多模态混合脑机接口是可行的,实现了脑机接口(BCI)系统的指令集扩展和高精度解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滚动轴承非平稳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及维数优化问题,提出了融合局部均值分解与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局部均值分解对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平稳化分解,提取乘积函数分量、瞬时频率及瞬时幅值的高维信号特征集;然后,将高维特征集作为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的学习对象,提取轴承高维故障特征集的内在流形分布,以获得敏感、稳定的轴承振动特征参数,实现基于非平稳振动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最后,结合支持向量分类模型量化LMD-LE方法的特征提取效果,实现不同状况下的轴承故障分类。轴承故障样本分类识别平均正确率达到91.17%,表明LMD-LE方法有效实现了高维局部均值分解特征集合的降噪,所提取的特征矩阵对轴承故障特征描述准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数据的多类别、高维复杂特性导致的分类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平衡判别投影(LBDP)的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多个角度提取转子振动信号的混合特征,构建原始高维故障特征集;通过LBDP选择出其中最能反映故障本质的敏感特征子集;将得到的低维特征子集输入到K近邻分类器(KNN)中进行故障模式辨识。通过一个双转子系统的振动信号集合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全面地提取出局部判别信息,使故障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更清晰。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  张进杰  茆志伟 《流体机械》2021,49(4):60-65,78
往复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工作的重点问题,对其关键运动部件的监测诊断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往复压缩机发生运动部件磨损、撞缸等故障时,活塞杆的运行状态会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活塞杆轴心轨迹的变化。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塞杆轴心轨迹的往复压缩机智能诊断方法。首先,文章利用改进的离散点轮廓包络方法提取活塞杆轴心轨迹特征,同时提取活塞杆信号的时、频域特征;然后利用ReliefF方法计算轴心轨迹特征与时、频域特征的特征权重,选取大于各自权重均值的特征分别组成轴心轨迹敏感特征集和时频域敏感特征集;最后,提取2个特征集的Related-Similar(RS)特征,将其融合后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特征集训练故障诊断模型。利用往复压缩机磨损故障和撞缸故障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识别这两种故障,并且故障恶化时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了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DBN的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装备日趋复杂化,依靠专家经验或信号处理技术人工提取和选择故障特征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以BP神经网络、SVM为代表的浅层模型难以表征被测信号与装备健康状况之间复杂的映射关系,且面临维数灾难等问题。结合深度置信网络(DBN)在提取特征和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度学习利用原始时域信号训练深度置信网络并完成智能诊断,其优势在于能够摆脱对大量信号处理技术与诊断经验的依赖,完成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与健康状况的智能诊断,该方法对时域信号没有周期性要求,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在仿真数据集和轴承数据集上进行了故障特征提取和诊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原始信号中进行多种工况、多种故障位置和多种故障程度的故障特征提取和诊断,并且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柴油发动机异常检测中的特征选择和分类器参数与检测精度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粒子群优化的柴油发动机异常检测封装式多目标同步优化方法.利用双树复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对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多角度特征提取,构建了较完备的特征参数集,分析了故障诊断中特征选择与分类器参数优化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运用非支配排序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多个优化目标进行协调和折衷处理,同时追求特征参数子集维数最小化和分类正确率最大化.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寻找出最优的特征子集和分类器参数,提高柴油发动机异常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胡建中  吴瑶  谢小欣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4):3345-3348
针对传统的故障识别中未能充分利用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特征融合的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初步提取信号时域和时频域的特征获得原始特征集,利用LLE算法对原始特征集进行二次特征提取,进一步融合两组特征集并使用KNN算法进行故障识别。仿真信号数据分析与实际故障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对故障样本识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Ultrasonic signal classification of defects in weldment, in automatic fashion, is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and many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lassify ultrasonic signals correctly. However, most of the developed algorithms depend on some statistical or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extract the suitable features for them. In this work, data driven approaches are used to train the neural network for defect classification without extracting any feature from ultrasonic signals. Firstly,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 hidden layer neural network was evaluated as almost all the prior works have applied it for classification then its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 with drop out regulariz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given deep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more robust and the network can classify defects with high accuracy without extracting any feature from ultrasonic signals.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的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该时频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快速路径优化获得瞬时频率变化规律,在短时傅里叶变换过程中自适应的改变时窗长度,从而获得更恰当的时频分辨率。针对行星齿轮箱运行状态不稳定的特点,通过使用笔者提出的时频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行星齿轮箱的转速信息,利用参考转速对故障信号角度域重采样和阶次分析,从而实现变转速情况下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仿真分析表明,与传统短时傅里叶变换相比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的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时频分布能量更加集中;试验分析证明了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的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在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中的信号时频表征及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快速稀疏分解与二维时频特征编码识别的柴油机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为了获得时、频聚集性优良的时频图像,提出一种随分解残差信号自适应更新Gabor字典的改进匹配追踪(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简称AMP)算法,利用AMP算法将柴油机振动信号分解后叠加各原子分量的Wigner-Ville分布,获取原信号的稀疏分解时频图像;然后,为提取时频图像的特征参量,提出了双向二维非负矩阵分解(two-directional,2-dimensional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简称TD2DNMF)算法,用于对时频图像的幅值矩阵进行特征编码,获取蕴含在时频图像内部的低维特征,并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实现了时频图像的自动分类识别。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4种不同状态柴油机气门故障的诊断试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无交叉项干扰、聚集性好的时频图像,使各时频分量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并改进了传统图像模式识别中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