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利 《中国造纸》2014,33(9):48-50
人体在经过复卷机的控制系统时,人体的静电放电时会对系统的上位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调速装置造成伤害从而影响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本文对人体静电的产生、放电规律以及人体静电的能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实践证明,只要做到有效防护,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措施,人体静电对于复卷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可以消除。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静电类型为人体静电,人体静电放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受到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活动方式和服装材质。文章主要是在于分析人体静电放电的影响因素并讨论相应的防护手段的有效性,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环境因素中影响静电放电最为主要的因素是环境湿度;活动方式中,活动越剧烈人体静电电位越高;服装材质中,既需要考虑服装本身的带电能力也要考虑到其本身对环境湿度的敏感程度。防护手段中,最为有效的是静电接地手环,最为实际的是同时穿戴防静电工服和工鞋。  相似文献   

3.
正1人体静电消除原理手指在整理衣片推入针刺时与衣片产生摩擦,手指上会产生静电,若不断地摩擦,电压会提高,但如果操作人员工作时,穿着导电鞋或袜与车间地板导电,则不现实也不具备条件。当手指在将衣片推入针刺的同时会自然接触到缝盘的针刺。带电的人体接触到针刺时,由于针盘与各针刺间是导电的,将人体的静电电荷通过针刺传递,在还未产生累积高压前,通过消除静电毛刷导入地下,从而杜绝人体被电击。  相似文献   

4.
浅谈石油库静电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石油库静电产生、消散与积聚的原因和过程,静电的放电和引燃条件,以及静电事故的预防。指出在静电放电的3种类型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火花放电。预防石油库静电事故的发生要从静电的产生和消散入手,控制输送油品的流速,避免喷溅式装油,做好金属油罐、管路、装油罐车等静电接地和防雷电接地,在爆炸危险场所应设人体排静电装置。  相似文献   

5.
邱芯薇  潘志娟 《丝绸》2005,(11):39-43
天然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人体亲和性,用其静电纺得的制品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防护服装、内衣和农业等许多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天然高聚物的静电纺丝工艺以及日前静电纺天然高聚物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步行法地毯静电性能测试仪的研制。阐述了其测试机理和研制过程中手持传感器、试验用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校验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最终影响地毯静电测试结果的因素。指出:该测试仪通过测试行走人体的静电电位来反映地毯静电性能;手持传感器和试验用鞋的合理配置很重要;设计静态和动态校验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测试的准确性。认为:该测试仪的研制为地毯静电性能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网印工业》2007,(9):48-49
近日,通利丝印器材有限公司推出一款效果显著的静电除尘扫,可将承印物的灰尘轻松扫走。这款静电除尘扫由日本制造,采用静电吸附原理,与一般静电扫完全不同。它的木质把手坚固耐用,不易被溶剂侵蚀。把手上附有金属线,只要与人体接触便能产生静电作用,将尘埃吸附并扫除,任何细小的灰尘、毛发都逃不过,从而快速清理尘埃,大大提升清洁效果。该静电除尘扫使用范围广泛,适合任何印刷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纤检》2006,(10):54-54
在为孩子选购服装时,应注意不要选择化纤织品。化纤织品制成的衣服,特别是内衣,在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会产生静电。静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静电火花。一般而言,人体对2kV的静电压就会产生电击感(发麻的感觉),虽然电流极小没有危险,但会使孩子不舒适并引起恐惧。  相似文献   

9.
导电纤维的开发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况 合成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由此给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化纤织物易产生静电,严重地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许多工业部门明确规定不准穿着化纤工作服。在易燃易爆气体场所,化纤工作服所引起的人体带电,具有“活动火柴”之危险;容易带静电的工作服在精密仪器车间,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同样不能使用,因为静电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毛纺针梳机常用Y12型静电消除器,减少纤维的静电干扰。该装置依靠高压针尖放电原理,使用时间长后,由于电蚀作用,针尖变钝生锈影响放电效应。生产中静电消除器电路部分经常出故障,修理困难,费用较大。83年我厂毛纺车间的静电消除器全部调新,损失达5000元之多。挡车工反映,静电消除器常触及人体,很不安全。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参照了国外八角罗拉及国内有关资料和样品,试制了金属的八角罗拉装置,以代替针梳机上的 Y12型静电消除器,经过毛纺车间、毛条车间针梳机的生产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八角罗拉装置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静电消除…  相似文献   

11.
静电植绒是目前纺织行业新兴的利用高压静电场在坯布上面栽植短纤维的高新技术。静电植绒产品具有立体感强、耐磨、阻燃、隔音、保暖等特点,且应用的原材料无异味,无污染,对人体无毒无害,是一种风格独特、手感柔软、色泽艳丽的绒毛制品。静电植绒工艺简单、成本低,已广泛应用在橡胶、塑料、人造革、装饰产品,及一些小批量的旅游产品中。近年来,随着丝  相似文献   

12.
静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在工厂里,静电是一种危险的事故根源。静电放电的主要危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火灾或爆炸;破坏正常的作业;损害设备尤其是电气设备;可能伤及人体使操作人员心理上产生惧怕。在纺织工业中由于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用量的不断增加,加上工艺速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燥的工作环境使生产中的静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一、防静电的方法接地  该法通常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人们很难将材料的所有面与地面物有良好的接触,而且,一旦与接地物分离,马上就有可能重新产生静电。所以这一方法,只对加工材料本身是良导体…  相似文献   

13.
齐成 《丝网印刷》2005,(11):26-28
在织物印花中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效果的产品,静电植绒印花就是其中的一个。静电植绒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在坯布上面栽植短纤维的技术,其产品具有立体感强、耐磨、阻燃、隔音、保暖等特点.而且应用的原材料无异味,无污染,对人体无毒无害,是一种风格独特、手感柔软、色泽艳丽的绒毛制品。  相似文献   

14.
测定地板覆盖物静电电压的原理有测定电阻率、人体电压和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等三类。用人体电压试验的缺点是:试样尺寸大,因人而异,操作费时,需要大的恒温恒湿试验室,使试验费用昂贵而无法进行室内例行试验。英国羊毛工业研究协会WIRA曾对以  相似文献   

15.
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魏磊课题组通过机械拉伸的方法,可控地提高了杂乱分布的静电纺丝(PVDF-TrFE)压电纤维的平行度,并对高度平行的压电纤维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静电纺丝制备的压电纤维因其优良的柔韧性和可拉伸等性能,可制成柔性电子元器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对人体  相似文献   

16.
<正> 化学酸清洗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一般采用封闭罩把酸槽密封再高空外排,或用塑料球复盖液面以控制酸雾外溢,但仍难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由鞍山市静电技术研究所和鞍山带钢厂联合研制成功了静电就地抑制酸洗槽酸雾新方法,首先用在带钢的酸洗中,取得良好效果。该项新技术是应用强大的静电场,高浓  相似文献   

17.
纺织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因为摩擦和感应而产生静电现象,尤其是合成纤维,由于其回潮率普遍较低,导致合成纤维制品的电荷积聚现象更加显著,所积聚的静电电荷容易引起灰尘附着、服装纠缠肢体等现象,较高的静电压可以对人体产生电击,引起电子元器件损伤,甚至导致起火和爆炸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抗静电纺织品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静电的形成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织物在制造的过程中,要按照织物的用途进行抗静电处理,同时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抗静电性能分析,保证符合人们穿着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天然酚类化合物因其对人体健康具有众多益处,近年来在食品、营养学和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酚类化合物较差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运载这些酚类化合物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静电纺丝是一种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廉的纳米级纤维制备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可作为纳米载体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包埋和控制释放,因此可作为包埋酚类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影响参数、常用的聚合物基质和优势,对静电纺丝技术包埋天然酚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刘亚欣 《国外丝绸》2008,23(1):12-15
组织工程包含支持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三维支架的构建,其目标是制造出人体能适应的并可发挥生理学功能的“新型组织”。为此,具有适应性、拟生态几何学(包含几个数量级)的支架已变得尤其重要。静电纺丝支架的功能多样性较其他技术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在人体内成为常规使用以前,仍必需改进。静电纺丝孔与纺纱纱孔一样,尺寸太小细胞无法通过。当组织工程作为一个分支发展到成熟阶段时,这些提高内部增殖的支架的后处理工艺有望产生可观的效益,更广泛的认识静电纺丝工艺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