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使用FLUENT数值仿真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电芯间距、进风口竖直距离、出风口竖直距离、进口风速和工作压力对电芯干燥箱内风速场均匀度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揭示了均匀度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合理选择提供依据。由正交试验得到各参数不同水平的最优组合方案,以使风速场均匀度达到最大值。利用极差分析得出电芯间距为影响均匀度值的最主要因素。通过优化前后的数据对比,发现均匀度提高了21%,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钻杆纵-扭耦合振动模拟测试系统。基于该系统设计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驱动转速、进给速度、钻头直径、岩样强度和钻杆刚度对钻杆振动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以上各因素对钻杆振动的影响程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纵向振动幅值先减小后增大,但扭转振动幅值逐渐减小;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纵向振动幅值逐渐减小,但扭转振动的幅值逐渐增大;转速增加导致扭矩和钻压下降,而进给速度增加导致扭矩和钻压上升;采用小直径钻头,低强度岩样,低刚度钻杆均有助于减小钻杆纵向振动幅值,但均导致扭转振动幅值增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对纵向振动的影响程度最大,进给速度对扭转振动的影响程度最大。试验结果与已有钻杆纵-扭耦合振动两自由度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交互正交设计在凹印水性油墨中的应用,以快速获得印刷品中所用水性油墨的最佳搭配配方。方法采用色差仪、目测等方法对9色凹印机印制的18种水性油墨印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通过设计交互正交试验,并运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18种水性油墨印刷品的外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A2B1C1为最佳组合,印刷品的平均分值为91;通过分析银色色块得知,A2B1为最优组合,此时银色色块平均分值为41;分析红色色块得知,A1C2或A2C1组合较佳,平均分值分别为47和46;白墨与红墨,白墨与银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结论交互正交试验设计在凹印水性油墨配方中的运用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概述室外机金属部件暴露于大气中的腐蚀机制及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盐雾试验后的红锈面积作为判断标准,针对影响金属耐腐蚀性能的3个重要因素(金属基材、喷涂方式和涂膜厚度)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室外机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喷涂方式对耐腐蚀性能影响最大,金属基材、金属基材与喷涂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金属耐腐蚀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正确选择喷涂方式和金属基材并考虑2种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对提高室外机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gap效应对视觉搜索任务中搜索目标的显著性和搜索绩效的影响。采用gap值(11种时间值)×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角度(30°/60°, 20°/70°) 3因子组内设计实验,18名被试在不同gap值、极性和角度组合条件下完成一系列视觉搜索任务,测量指标为发现目标物的概率和反应时间。结果表明,gap值、角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搜索目标的显著性有显著影响,gap值和极性对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即gap效应对视觉搜索任务中搜索目标的显著性和搜索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Fe投加量、铁铜比、p H值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 H值Fe投加量铁铜比;最优因素组合为:Fe投加量为250g/L,铁铜比为6:1,p H值为3。  相似文献   

7.
双层纸浆模塑制品成型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改善纸浆模塑的表观性能,提高纸模制品的附加值。方法研究一种双层纸浆模塑制品的成型工艺过程,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双层纸浆模塑制品成型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正交试验表明,纸浆模塑制品的湿坯含水率和特种浆料的打浆度都能引起制品色差的变化,最佳条件下的色差ΔE=0.41。结论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3个条件因素对色差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湿坯含水率、打浆度和浆料配比,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佳条件因素,湿坯含水率为15%,特种浆料打浆度为20°SR,外层特种浆与内层普通浆的质量配比为0.45。  相似文献   

8.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硅藻土负载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铬黑T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负载比、溶液质量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铬黑T吸附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中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9.4%,其吸附效果最好;该材料对pH=5、初始浓度为20mg/L的铬黑T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8.19%,出水色度为2,小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中色度的直接排放限值;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公式。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沙柳材液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  郝一男  张路  安珍 《包装工程》2015,36(21):28-33
目的为了提高沙柳木粉的液化率,应用响应面法对沙柳木粉液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单因素试验对沙柳木粉液化工艺进行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试验因素之间的定量数学模型及单因素和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沙柳木粉液化率的影响。结果液化剂和木粉质量的比值(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对沙柳木粉液化率有显著影响。沙柳木粉液化的最优工艺为液固比4,反应时间140 min,反应温度170℃,催化剂质量分数5%,在此条件下,沙柳木粉液化率为97.84%,与模型预测值接近。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液化工艺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法在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正交设计的数学方法进行了实验设计,用传统的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PLA)微球,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的影响。寻找制备不同粒径微球的最佳条件,所考察的因素分别为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取乳酸浓度、搅拌速度、分散相与上体系比;并考虑了因素间可能有的交互作用,即分散剂浓度与聚乳酸浓度之间、与油/水相体系比之间、聚乳酸浓度与油/水相体系比之间的交互人艇。结果表明4因素对平均粒径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涵  谭平 《包装学报》2021,13(1):86-92
针对当前果酱品种单一、营养成分匮乏的问题,以原料比、加糖量、加水量、黄原胶添加量为单因素,进行玫瑰花山楂复合果酱加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获得复合果酱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楂浆玫瑰花的质量比为80:20,白砂糖的质量分数为55%,水的质量分数为40%,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0.4%时,玫瑰花山楂复合果酱色泽鲜亮,口感细腻,酸甜可口,黏稠度较好,易于涂抹。复合果酱成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为复合果酱的制作与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探究艾叶-丁香精油复配对番茄的保鲜效果。首先,以艾叶及丁香精油浓度、浸泡时间为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得到两种精油的最佳浓度及最佳浸泡时间;然后,以失重率和硬度为测试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复配比例,并通过测定番茄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来探究两种精油复配对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艾叶精油质量浓度为1.00 g/L、丁香精油质量浓度为0.50 g/L、浸泡时间为3 min时,保鲜效果最佳。以该比例涂覆番茄,贮藏10 d后,番茄果实的失重率和硬度分别为0.991%和21.2 N/cm2,较单因素试验中 1.00 g/L艾叶精油组和0.50 g/L丁香精油组,失重率分别降低约30.26%、26.88%,硬度提高约26.42%、20.75%。艾叶精油和丁香精油复配对番茄保鲜有一定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3.
A single aliquot protocol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natural dose in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SATL) is presented that makes use of polymineral fine grains extracted from ceramic materials. The protocol is demonstrated using aliquots made from two Neolithic sherds and is compared with results from an additive dose polymineral technique. The results of both techniques are in close agreement and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the new procedure, especially when sample availability is restricted, e.g. dating of small pottery fragments, or in cases of authenticity testing.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红鳍东方鲀鱼皮制得的胶原蛋白肽(1~5 ku)和红枣汁为原料研制胶原蛋白肽红枣汁复合饮料,并确定其最佳的生产工艺。方法以氮得率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脱腥时间、脱腥温度、活性炭添加量等3个因素对胶原蛋白肽脱腥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胶原蛋白肽和红枣汁的添加配比、蔗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对胶原蛋白肽红枣汁复合饮料风味、澄清度、香气、色泽的影响;以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温度对胶原蛋白肽红枣汁复合饮料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活性炭添加量为2.00 mg/mL,脱腥温度为45℃,脱腥时间为20 min,添加胶原蛋白肽和红枣汁的体积比为2:1,蔗糖的质量分数为2.50%,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0.15%,在压力0.02 MPa,温度105℃条件下灭菌10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所制得的饮料酸甜可口、口感顺滑,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特有的胶原蛋白香气。结论适宜的活性炭添加量、脱腥温度、脱腥时间,蔗糖、柠檬酸添加量,胶原蛋白肽和红枣汁的添加配比,以及灭菌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饮料的特有风味。  相似文献   

15.
红酒包装跌落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门超  李光 《包装工程》2018,39(3):38-42
目的研究红酒包装跌落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对缓冲衬垫进行优化设计。方法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红酒包装的实体模型,并进行跌落的仿真模拟,根据结果分析包装的受力以及变形情况。以衬垫底座厚度和衬垫壁高度为设计变量,以整体变形、衬垫质量为优化目标,对红酒包装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包装件的最大变形量为137.01 mm,优化后的衬垫底座厚度为23.06 mm,衬垫壁高度为183.1 mm。结论在衬垫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找到了最优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对红酒的保护能力,降低了红酒在跌落时的破损率。  相似文献   

16.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粒度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BAA用量及油水相体积比是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所得微球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具有多种活性基团,可用作药物载体和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某重型装备的运输用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工程轻量化的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案,以解决重型装备过度包装的问题。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运输用钢架包装箱的起吊工况和堆码工况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经验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结果优化后的钢架箱质量减少了942kg,质量减少比例达到了43%,起吊工况静强度安全系数为2.14,堆码工况静强度安全系数为1.94,稳定性安全系数有4.96倍。结论工程轻量化设计后的钢架箱满足屈服强度失效准则和稳定性失效准则规定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包装成本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
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晶晶  阚欢  刘云 《包装工程》2020,41(5):39-48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玫瑰茄多酚提取的最优方案;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确定制备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产自云南的玫瑰花和玫瑰茄为原材料,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玫瑰花、玫瑰茄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玫瑰花、玫瑰茄的浸提液为原汁,以综合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在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50min、料液比(g/mL)为1∶70条件下,玫瑰花、玫瑰茄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87±0.01)%;在添加浸提液的质量分数为40.50%、白砂糖的质量分数为14.10%、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0.20%、蜂蜜的质量分数为2.10%的条件下,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的综合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3.26±0.04。结论响应面法分析可以很好地对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的玫瑰花、玫瑰茄复合饮料呈红色、质地均匀、清澈透亮、酸甜适宜。  相似文献   

19.
高脚杯缓冲包装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巩雪  常江  孙智慧 《包装工程》2016,37(13):50-53
目的研究设计的包装结构对高脚杯的缓冲效果。方法建立高脚杯缓冲包装件实体模型,导入Ansys/LS-DYNA中,确定材料的性能参数及边界条件,进行跌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结果根据跌落仿真得到的应力云图,分析在跌落和回弹过程中包装件及内装物的应力变化,通过对最大加速度进行分析表明,设计的缓冲包装结构能够使高脚杯的最大加速度在80g以下。结论设计的缓冲包装满足产品脆值要求,达到了缓冲包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型转轮式红酒包装结构设计及其跌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野  赵雪微  智慧  张莉  杨飞  丁亮  邓宗全 《包装工程》2013,34(19):51-54
针对目前市场上单一的红酒包装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转轮式包装结构。通过计算得到了转轮式包装结构尺寸,并采用Pro/ E 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建模,导入到ANSYS/ LS-DYNA 环境中进行了跌落状态仿真模拟。通过仿真模拟结果与产品脆值的对比分析,对转轮包装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