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深层网络有效地提高了重建图像的精度,但是拥有大量参数,使训练时间过长。因此,改进了一种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将全局残差学习和局部残差学习相结合,有效地降低训练深层网络的难度,并且通过递归学习控制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证明了递归残差网络在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的有效性,改进的网络可以获得更好的主观视觉效果以及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图像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在医学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处理过程中存在噪声复杂、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和深度学习残差网络的甲状腺超声图像结节检测方法。采用统计阈值中值滤波方法,提高结节边缘特征,实现超声图像自动增强;构建CNN6-Residual模型提取和筛选结节特征,使用跨层连接和残差学习降低网络训练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7.03%,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态场景下的非均匀盲去模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问题。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去模糊算法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去模糊不彻底和细节丢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和多特征融合的去模糊网络。与现有的单分支网络结构不同,所提网络由两个独立的特征提取子网组成。主干网络采用基于U-Net结构的编码器-解码器网络来获取不同层级的图像特征,并使用残差注意力模块对特征进行筛选,从而自适应地学习图像的轮廓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另外,为了补偿主干网络中下采样操作和上采样操作造成的信息损失,进一步利用具有大感受野的深层次加权残差密集子网来提取特征图的细节信息。最后,使用多特征融合模块逐步融合原分辨率模糊图像以及主干网络和加权残差密集子网生成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能够以整体的方式自适应地学习更有效的特征来复原模糊图像。为了评估网络的去模糊效果,在基准数据集GoPro数据集和HIDE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复原模糊图像。与现有方法相比,提出的去模糊算法在视觉效果上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了很好的去模糊效果。  相似文献   

4.
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受到错误拍摄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图像会出现信息受损等退化现象,其中图像模糊是最为典型的图像退化问题。本次研究以改进常规的残差网络为基础设计了模糊图像无损复原方法。为解决图像模糊中常见的运动模糊,首先通过线性点扩散函数仿真简单的运动模糊模型,并采集模糊图像。其次,通过与跳层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常规的残差网络,解决因网络深度增加带来的梯度弥散和梯度爆炸问题,简化优化后的残差网络结构。最后,将模糊图像输入到优化后的残差网络中,完成模糊图像无损复原。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图像的高频率细节,有效保留了图像边缘特性,复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董彪  张生  韩韧 《信息与控制》2023,(5):669-678+688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模型规模大、重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获得性能和网络规模优越平衡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首先,利用局部更宽残差块结构,设计了两级残差特征提取模块;然后,以该模块为基础,使用特征图循环传递的方式来构造深层特征提取网络,这可以使得多个网络层共享参数,提高了网络的效率;最后,改进了以往惯常使用的上采样方法,为了弥补分辨率扩张带来高频信息的损失,采用多尺度联合学习的机制构建上采样模块。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类型网络相比,本文方法在维持网络规模较低时,获得了优秀的性能指标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医学图像分辨率,提出一种将FSRCNN算法与DRN算法融合的超分辨率重建的方法。算法将FSRCNN算法的五层卷积网络融入到DRN算法中,融合的模型进行了两方面改进处理:1)在下采样过程中将反卷积层置于特征提取层前面;2)在上采样过程中使用RCAN残差网络代替RCAB残差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PSNR和SSIM方面均高于现有的主流算法,重建图像的纹理更加清晰,便于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提高医学图像的清晰度对于医生迅速的做出病情的诊断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充分提高医学图像的纹理细节清晰度,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选取合适的数据集,使用非常深的卷积神经网络,多次级联较小的滤波器,充分提取图像中的信息;使用残差学习的方式以及Adam优化方法来加快深层网络模型的收敛;将不同放大倍数的训练集组合成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提高性能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参数数量与训练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PSNR、SSIM、FSIM均高于现有的几种算法,重建出的图像细节更加丰富,边缘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典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网络较浅、提取的特征少、重建图像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设计了由密集残差网络和反卷积网络组成的新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原始低分辨率图像输入网络,利用密集残差学习网络获取更丰富的有效特征并加快特征梯度流动,其次通过反卷积层将图像特征上采样到目标图像大小,再利用密集残差学习高维特征,最后融合不同卷积核提取的特征得到最终的重建图像。在Set5和Set14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和Bicubic、K-SVD、SelfEx、SRCNN等经典重建方法进行了对比,重建出的图像在整体清晰度和边缘锐度方面更好,另外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分别提高了2.69?dB、1.68?dB、0.74?dB和0.61?dB。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达到了图像超分辨率的增强任务。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云层污染,它会导致图像信息缺失,降低遥感数据的可用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稠密残差网络的多序列卫星图像去云算法。首先,该网络使用多序列的有云卫星图像作为输入,能为网络提供更多的时序特征信息,提升去云效果;其次,在网络中段使用稠密残差层,以保证卷积层之间最大程度地传递和使用特征信息,让生成的修复图像整体结构合理、边缘细节更加清晰;最后,使用像素上采样来增强空间信息的利用,提升修复效果。该方法在欧洲"哨兵-2"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指标为27.59和0.854 0,两项指标均超过了该数据集的原处理方法STGAN,提升了遥感图像去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长江  杨晓敏  严斌宇  芦璐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899-2904
单传感器捕获的彩色-近红外(RGB-NIR)图像存在光谱干扰,从而导致重建出的标准彩色图像(RGB)图像与近红外(NIR)图像存在色彩失真以及细节信息模糊。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去马赛克方法,通过引入跳远连接与稠密连接解决了梯度消失和梯度弥散问题,使得网络更容易训练,并且提升了网络的拟合能力。首先,用浅层特征提取层提取了马赛克图像的像素相关性以及通道相关性等低级特征;然后,将得到的浅层特征图输入到连续多个的残差稠密块以提取专门针对去马赛克的高级语义特征;其次,为充分利用低级特征与高级特征,将多个残差稠密块提取到的特征进行组合;最后,通过全局跳远连接恢复最终的RGB-NIR图像。在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上使用公共的图像与视觉表示组(IVRG)数据集、有植被的户外多光谱图像(OMSIV)数据集和森林(Forest)三个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基于多级自适应残差插值、基于卷积卷积和神经神经网络以及基于深度残差U型网络的主流的RGB-NIR图像去马赛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珂  高策  郭丽茹  苑津莎  赵振兵 《计算机应用》2017,37(11):3244-3248
针对非受限条件下人脸图像年龄分类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s)和大数据集微调的非受限条件下人脸年龄分类方法。首先,选用深度残差网络作为基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处理人脸年龄分类问题;其次,在ImageNet数据集上对深度残差网络预训练,学习基本图像特征的表达;然后,对大规模人脸年龄图像数据集IMDB-WIKI清洗,并建立了IMDB-WIKI-8数据集用于微调深度残差网络,实现一般物体图像到人脸年龄图像的迁移学习,使模型适应于年龄段的分布并提高网络学习能力;最后,在非受限人脸数据集Adience上对微调后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采用交叉验证方法获取年龄分类准确度。通过34/50/101/152层残差网络对比可知,随着网络层数越深年龄分类准确度越高,并利用152层残差网络获得了Adience数据集上人脸图像年龄分类的最高准确度65.01%。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更深层残差网络和大数据集微调,能有效提高人脸图像年龄分类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通常无法感知源图像显著性区域,导致融合结果没有突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各自的典型特征,无法达到理想的融合效果.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的改进残差密集生成对抗网络结构.首先,使用改进残差密集模块作为基础网络分别构建生成器与判别器,并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挤压激励网络来捕获通道维度下的显著特征,充分保留红外图像的热辐射信息和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信息;其次,使用相对平均判别器,分别衡量融合图像与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对差异,并根据差异指导生成器保留缺少的源图像信息;最后,在TNO等多个图像融合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生成目标清晰、细节丰富的融合图像,相比基于残差网络的融合方法,边缘强度和平均梯度分别提升了64.56%和64.94%.  相似文献   

13.
针对肺部X-ray图像在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出现的肺部边缘不清晰以及器官纹理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残差注意力的X-ray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嵌入残差块中构建网络基本块,在加速网络收敛的同时,使网络更加关注图像的边缘纹理特征;设计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进行特征提取,保证结构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多级残差学习加速网络训练,并允许构建更深层次的网络;融合上采样图像与Bicubic图像完成最终重建,弥补特征提取过程中的特征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PSNR、SSIM均高于现有算法,且重建出的图像具备更加丰富的细节和清晰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样本空间特征利用不足的问题。将深层残差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运用到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利用深层残差网络更深的网络结构,挖掘样本邻域空间中的深层特征,实验证明此特征具有更好的可分性。同时,针对深层卷积网络有监督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有标签样本不足导致的过拟合现象,提出基于深度迁移学习方法的训练策略,通过迁移网络在另一相关数据集中训练得到的网络浅层卷积核参数,再使用目标数据集对深层卷积核参数进行微调,提高了残差网络在少量有标签样本情况下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复原后的运动模糊人像图像的轮廓模糊、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级跳跃残差组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运动人像去模糊方法。首先,改进残差块以构造多级跳跃残差组模块,并改进PatchGAN的结构以使GAN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层的图像特征;其次,使用多损失融合的方法优化网络,从而增强重建后图像的真实纹理;最后,采用端到端的模式将运动模糊的人像图像进行盲去模糊操作,并输出清晰的人像图像。在Celeb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eblurGAN(DeblurGAN)、尺度循环网络(SRN)和MSRAN(Multi-ScaleRecurrentAttention Network)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分别至少提高了0.46 dB和0.05;同时,所提方法的模型参数更少,修复速度更快,且复原后的人像图像具有更多的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现有图像转换方法的深度学习模型中生成式网络(generator network)结构单一化问题,改进了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的结构,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网络(ResNet)和稠密网络(DenseNet)两种不同结构的并行生成器网络模型。方法 构建残差、稠密生成器分支网络模型,输入红外图像,分别经过残差、稠密生成器分支网络各自生成可见光转换图像,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线性插值算法,将各生成器分支网络的转换图像进行融合,获取最终的可见光转换图像;为防止小样本条件下的训练过程中出现过拟合,在判别器网络结构中插入dropout层;设计最优阈值分割目标函数,在并行生成器网络训练过程中获取最优融合参数。结果 在公共红外-可见光数据集上测试,相较于现有图像转换深度学习模型Pix2Pix和CycleGAN等,本文方法在性能指标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上均取得显著提高。结论 并行生成器网络模型有效融合了各分支网络结构的优点,图像转换结果更加准确真实。  相似文献   

17.
肖雅敏  张家晨  冯铁 《计算机工程》2021,47(2):293-299,30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图像超分辨率模型网络结构过深,导致高频信息丢失以及模型体积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由多个残差模块构成的多窗口残差网络优化模型,通过使用多个不同尺寸的窗口对同一特征图进行提取,获取更丰富的高频与低频信息,并过滤出深层网络的所需特征。残差模块中较大尺寸的窗口采用较小尺寸的滤波器和多层映射层叠加组成,可在减少参数总量的同时增强网络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A+、SRCNN、ESPCN等模型相比,该模型可有效利用原始图像信息生成细节更清晰的超分辨率图像,且在主观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残差网络和密集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网络中间层的部分有用信息丢失和融合图像细节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残差超密集网络(Dual Residual Hyper-Densely Networks,DRHDNs)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DRHDNs分为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两部分。特征提取部分通过将超密集连接与残差学习相结合,构造出双残差超密集块,用于提取特征,其中超密集连接不仅发生在同一路径的层之间,还发生在不同路径的层之间,这种连接使特征提取更充分,细节信息更丰富,并且对源图像进行了初步的特征融合。特征融合部分则进行最终的融合。通过实验将其与另外6种图像融合方法对4组脑部图像进行了融合比较,并根据4种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比较。结果显示,DRHDNs在保留细节、对比度和清晰度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其融合图像细节信息丰富并且清晰,便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针对极端低光情况下的图像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编码解码网络和残差网络的 端到端的全卷积网络模型。设计一个包括编码解码网络和精细网络2 部分的端到端的全卷积网 络模型作为转换网络,直接处理短曝光图像的光传感器数据得到RGB 格式的输出图像。该网 络包含对抗思想、残差结构和感知损失,先通过对极低光图像编码解码重构图像的低频信息, 之后将重构的低频信息输入残差网络中进而重构出图像的高频信息。在SID 数据集上进行实验 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极端低光情况下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低光增强之后的视 觉效果,增加了细节表达,使得图像中物体的纹理更加清楚和边缘更加分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基于受损图像修复的算法应用在磁共振图像上效果不佳,严重降低该类图像的医学应用价值。为获得细节更加丰富的磁共振图像,提高其应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编码-反卷积网络解码框架的算法。使用双三次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像素点取值归一化,用修改的深层残差网络提取图像特征,用反卷积恢复图像细节,完成图像重建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磁共振图像的修复效果上相比其它算法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