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内容为教材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第二节“程序的循环结构”的第3小节“循环的嵌套”。本节共1课时。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这节课时,我考虑到:第一,必修教材要求学生对数据库的应用和特点是有概念上的了解即可,是为选修打基础;第二,学生对数据库的了解基础是薄弱的,而且,对网络数据库的应用也是少之又少;第三,我们的教师对数据库理论也欠缺,熟练的是数据库的应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综述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概率”范畴。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冬宁 《中外电器》2010,(9):36-38,42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根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数据的加工处理》一节安排的,主要任务是借助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分析等。本章节的教学任务计划用三个课时完成,本节为第三课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先锋英语第一册Unit 9 How many教学内容的第六课时,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句型How many…are there?There is/are…,并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尝试应用句型描述事物的数量,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书中Uncle booky's story time,意在通过这个小故事,再次复习、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  相似文献   

6.
姜庆好 《中外电器》2010,(18):14-14,45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引导线动画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二册(上)第三单元第五节“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中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线动画,主要内容是引导层的添加,绘制引导线,使图形等沿引导线运动。教材是以活动的形式将知识点引入,很好地应用引导线能够使制作出来的动画增色不少。因此,引导线的应用在本单元中是一个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科技时代和更激烈竞争的时代,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国家教委推出了“面向ZI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其出发点是为迎接ZI世纪的挑战,培养基础扎实、掌握高科技、勇于开拓、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及适应能力的拔尖人才。要培养人才首先应抓好教材,必须深化教材工作的改革,加快教材建设,促进教材研究,强化教材管理,特别要结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下面谈谈面向21世纪高等工科教…  相似文献   

8.
蒋蔚 《中外电器》2012,(9):32-35
●教材分析《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一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点的内容,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搜索引擎和网络信息下载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陈东旭 《中外电器》2011,(12):24-25
教材分析与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第四章第三节《计算机动画制作》。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运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体验探究、任务驱动、分层次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作品合成的一般过程为主线,辅以“半成品加工”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激励学生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多媒体作品。  相似文献   

10.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是重大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4章第2节。学生刚认识了多媒体素材,是学习多媒体素材处理的第一课时,是一节操作型的新课,是后面轻松变脸的基础,是学生掌握Photoshop软件使用的关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洁 《中外电器》2010,(14):26-27
【教材分析】 《信息集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阶段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中的第一节。第六章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本节内容操作性强,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逐帧动画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二册(上)第三单元第二节中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逐帧动画,主要内容是导人图片、关键帧的使用。本节课重点介绍帧的概念、动画原理。通过对逐帧动画的修改来熟悉Flash界面,掌握部分常用操作,是Flash操作从静态到动态承前启后的一课,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操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秋林 《中外电器》2008,(12):43-44
《信息价值的判断》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信息获取中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是信息获取链中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学习了对问题或任务进行信息需求的分析与确定,本节课就是要解决学生在得到信息后如何做出判断的问题,以便在信息活动中做出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是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IP地址和域名相关的知识,已经为学习本课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同时教学内容实践性又很强,是本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耿海蓉 《中外电器》2008,(11):50-53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新纲要云南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九册。新编教材总体上更适用,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上也较为灵活,给教师上课以很大的发挥空间。教材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一般特征。教材上呈现的内容叙述性内容较多,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去认真理解它,这又是一节探究课,目的是探究教材如何使用才能与学生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何丽 《中外电器》2010,(19):40-4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第五章第四节《ASP脚本的应用》,介绍动态网页技术ASP,是对前三节内容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钱卫清 《中外电器》2011,(23):26-28
教材分析 《“形状补间”动画》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第3节中的内容,是《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基础模块第三阶段的“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倩 《中外电器》2011,(3):67-6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人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基础上,接着讲解人性器官快速成熟的阶段——青春期,主要是青春期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制作神奇的遮罩动画》。我设计了以应用遮罩动画制作毕业电子相册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这种源于生活的学习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TCP/IP协议》一课选用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科技》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二节“因特网及其服务”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了解因特网服务应用之前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在空间上较难想象和理解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