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半监督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利用l2-范数建立谱图易受到噪声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鲁棒的半监督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利用全局线性回归函数建立多标签特征选择模型,结合l1图获取局部描述信息提高模型准确度,引入l2,1约束提升特征之间可区分度和回归分析的稳定性,避免噪声干扰。在4种开源数据集上借助多种性能评价标准验证所提出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性和对外界噪声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低分辨率模糊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lp-l2范数的超分辨率盲重建方法。该方法分为模糊核估计子过程和超分辨率非盲重建子过程。在模糊核估计子过程中,使用双lp-l2范数先验同时约束锐化图像和模糊核的估计,并使用图像梯度的阈值分割,实现锐化图像lp-l2范数约束的自适应组合;在超分辨率非盲重建子过程中,结合估计到的模糊核,使用基于非局部中心化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方法重建出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仿真实验中,与基于双l0-l2范数的方法相比,该算法重建结果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0.16 dB,平均结构相似度(SSIM)提高了0.0045,平均差方和比降低了0.1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估计出较准确的模糊核,最终的重建图像中,振铃得到有效抑制,图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于稀疏表示的行人再识别都是通过松弛l0正则项为l1正则项以达到逼近l0范数稀疏性的目的.在满足有限等距性质(RIP)条件下,l1和l0具有等价性,然而在具有杂乱背景、物体遮挡等众多干扰因素的行人再识别任务中,却很难满足RIP条件.因此,文中提出混合l2/l1/2范数的组稀疏表示方法,通过将gallery集中同一行人图像序列视为一组,利用l2范数约束组内结构,l1/2范数约束组间结构,对遮挡和杂乱背景等干扰因素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判别性,引入人体结构约束,将行人图像划分为若干近邻块区域,针对每一区域分别构造适应性的混合l2/l1/2范数的组稀疏模型,最终融合全部稀疏模型得出再识别结果.在当前具有挑战性的2个多行人图像序列数据集PRID 2011和iLIDS-VID上的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耿源谦  吴传生  刘文 《计算机应用》2020,40(4):1171-1176
为能够复原出高质量的清晰图像,提出一种混合正则化约束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首先,根据模糊核的稀疏性,采用L0范数的正则项对模糊核进行稀疏约束,以提高模糊核估计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图像梯度的稀疏性,采用混合一阶和二阶图像梯度的L0范数对图像梯度进行正则化约束,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最后,由于所提出的混合正则化约束模型本质上是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非盲反卷积阶段采用L1范数数据拟合项和全变分的方法复原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复原出更加清晰的细节和边缘信息,复原结果的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秩与稀疏方法一般将前景看作背景中存在的异常像素点,从而使得在复杂场景中前景检测精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加权Schatten-p范数与3D全变分(3D-TV)的前景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将观测数据三分为低秩背景、运动前景和动态干扰;然后利用3D全变分来约束运动前景,并加强对前景目标时空连续性的先验考虑,有效抑制了不连续动态背景异常点的随机扰动;最后利用加权Schatten-p范数约束视频背景的低秩性能,去除噪声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高阶RPCA(HoRPCA)和张量RPCA(TRPCA)等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综合衡量指标F-measure值是最高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也处于最优或次优状态。由此可知,所提模型在动态背景、恶劣天气等复杂场景中能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提取精确度,且提取的前景目标视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非负矩阵分解(NMF)应用于聚类时,没有同时考虑到鲁棒性和稀疏性,导致聚类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核技巧和超图正则的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KHGNMF)。首先,在继承核技巧的良好性能的基础上,用L2,1范数改进标准非负矩阵分解中的F范数,并添加超图正则项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数据间的内在几何结构信息;其次,引入L2,1/2伪范数和L1/2正则项作为稀疏约束合并到NMF模型中;最后,提出新算法并将新算法应用于图像聚类。在6个标准的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线性正交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方法,KHGNMF使聚类性能(精度和归一化互信息)成功地提升了39%~54%,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算法的稀疏性和鲁棒性,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一般将前景看作背景中存在的异常像素点,从而使得在复杂背景中前景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核范数与3D全变分(3D-TV)的背景减除模型。该模型以RPCA为基础,利用加权核范数来约束背景的低秩性,考虑了不同奇异值对秩函数的影响,使其更接近实际背景的秩;然后利用3D-TV来约束前景的稀疏性,考虑了目标在时空上的连续性,有效抑制了复杂背景对前景提取造成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算法对比,所提模型的F值基本上是最优的,且能准确地分离图像中的背景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利霞  班颖  王学文 《计算机应用》2020,40(9):2737-2742
针对常用背景减除方法忽略前景时空连续性的问题,以及动态背景对前景提取的干扰问题,基于张量鲁棒主成分分析(TRPCA)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背景减除模型。该模型利用改进的张量核范数对背景进行约束,加强了背景的低秩性,保留了视频的空间信息;然后用3D全变分(3D-TV)对前景进行正则化约束,考虑了目标在时空上的连续性,有效地抑制了动态背景和目标移动对前景提取造成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分离视频中的前景和背景,且与高阶鲁棒主成分分析(HoRPCA)、带有新核范数的张量鲁棒主成分分析(TRPCA-TNN)和基于克罗内克基的鲁棒主成分分析(KBR-RPCA)等方法相比,综合评判指标F-measure值均处于最优或次优状态。由此可见,所提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前景背景分离的准确度,抑制了复杂天气和目标移动对前景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陈利霞  班颖  王学文 《计算机应用》2005,40(9):2737-2742
针对常用背景减除方法忽略前景时空连续性的问题,以及动态背景对前景提取的干扰问题,基于张量鲁棒主成分分析(TRPCA)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背景减除模型。该模型利用改进的张量核范数对背景进行约束,加强了背景的低秩性,保留了视频的空间信息;然后用3D全变分(3D-TV)对前景进行正则化约束,考虑了目标在时空上的连续性,有效地抑制了动态背景和目标移动对前景提取造成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分离视频中的前景和背景,且与高阶鲁棒主成分分析(HoRPCA)、带有新核范数的张量鲁棒主成分分析(TRPCA-TNN)和基于克罗内克基的鲁棒主成分分析(KBR-RPCA)等方法相比,综合评判指标F-measure值均处于最优或次优状态。由此可见,所提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前景背景分离的准确度,抑制了复杂天气和目标移动对前景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王海鹏  降爱莲  李鹏翔 《计算机应用》2020,40(11):3133-3138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问题,为了降低RPC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了牛顿-软阈值迭代(NSTI)算法。首先,使用低秩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与稀疏矩阵的l1-范数的和来构造NSTI算法的模型;其次,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优化方式求解模型的不同部分,即用牛顿法快速计算出低秩矩阵,用软阈值迭代算法快速计算出稀疏矩阵,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原数据的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分解;最后,得到原始数据的低秩特征。在数据规模为5 000×5 000,低秩矩阵的秩为20的情况下,NSTI算法和梯度下降(GD)算法、低秩矩阵拟合(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分别提高了24.6%、45.5%。对180帧的视频前景背景进行分离,NSTI耗时3.63 s,时间效率比GD算法、LMaFit算法分别高78.7%、82.1%。图像降噪实验中,NSTI算法耗时0.244 s,所得到的降噪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残差为0.381 3,与GD算法、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和精确度分别提高了64.3%和45.3%。实验结果证明,NSTI算法能够有效解决RPCA问题并提升RPCA算法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1.
非凸加权核范数及其在运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近年来,低秩矩阵分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运动目标检测中。但该类方法一般将矩阵秩函数松弛为矩阵核函数优化,导致背景恢复精度不高;并且没有考虑到前景目标的先验知识,即区域连续性。为此提出一种结合非凸加权核范数和前景目标区域连续性的目标检测算法。方法 本文提出的运动目标检测模型以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作为基础,在该基础上采用矩阵非凸核范数取代传统的核范数逼近矩阵低秩约束,并结合了前景目标区域连续性的先验知识。该方法恢复出的低秩矩阵即为背景图像矩阵,而稀疏大噪声矩阵则是前景目标位置矩阵。结果 无论是在仿真数据集还是在真实数据集上,本文方法都能够取得比其他低秩类方法更好的效果。在不同数据集上,该方法相对于RPCA方法,前景目标检测性能提升25%左右,背景恢复误差降低0.5左右;而相对于DECOLOR方法,前景目标检测性能提升约2%左右,背景恢复误差降低0.2左右。结论 矩阵秩函数的非凸松弛能够比凸松弛更准确的表征出低秩特征,从而在运动目标检测应用中更准确的恢复出背景。前景目标的区域连续性先验知识能够有效地过滤掉非目标大噪声产生的影响,使得较运动目标检测的精度得到大幅提高。因此,本文方法在动态纹理背景、光照渐变等较复杂场景中均能够较精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区域。但由于区域连续性的要求,本文方法对于小区域多目标的检测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2.
史加荣  郑秀云  杨威 《计算机应用》2015,35(10):2824-2827
针对现有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方法忽略序列数据的连续性及不完整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低秩矩阵恢复模型——正则化不完全鲁棒主成分分析(RIRPCA)。首先基于序列数据连续性的度量函数建立了RIRPCA模型,即最小化矩阵核范数、L1范数和正则项的加权组合;然后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来求解所提出的凸优化模型, 此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最后,将RIRPCA应用到视频背景建模中。实验结果表明,RIRPCA比矩阵补全和不完全RPCA等方法在恢复丢失元素和分离前景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运动目标检测旨在分离视频的背景与前景,然而常用的低秩因子分解法往往难以综合地处理动态背景和间歇性运动的问题。考虑到背景减除后的偏态噪声分布具有潜在的背景修正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低秩因子分解和泛化差异性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模型。首先,利用时间维度像素分布的峰值位置以及偏态分布性质选取一个不含离群像素的子序列,并计算该子序列的中值以形成静态背景;其次,利用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对静态背景减除后的噪声建模,并把基于空间平滑的建模结果作为可靠性权重参与到低秩因子分解中,以此建模综合背景(含有动态背景);最后,依次利用时间和空间连续约束提取前景。其中,针对时间连续性,提出了泛化差异性差分约束,从而通过相邻视频帧的差异信息抑制前景边缘的扩增。实验结果表明,与PCP、DECOLOR、LSD、TVRPCA、E-LSD、GSTO六种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F-measure值最高。由此可知,所提模型在动态背景、间歇性运动等复杂场景中能有效提高前景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hybri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salient objects in an image. It consists of two processes: local saliency estimation and global-homogeneity refinement. We model the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problem as a region growing and competition process by propagating the influence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seed-patches. First, the initial local saliency of each image patch is measured by fusing local contrasts with spatial priors, thereby the seed-patches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are constructed. Later, the global-homogeneous information is utilized to refine the saliency results by evaluating the ratio of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likelihoods propagated from the seed-patches. Despite the idea is simple, our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consistent performance for detecting object salienc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can accomplish remarkable precision and recall rates with goo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王海鹏  降爱莲  李鹏翔 《计算机应用》2005,40(11):3133-3138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问题,为了降低RPC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了牛顿-软阈值迭代(NSTI)算法。首先,使用低秩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与稀疏矩阵的l1-范数的和来构造NSTI算法的模型;其次,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优化方式求解模型的不同部分,即用牛顿法快速计算出低秩矩阵,用软阈值迭代算法快速计算出稀疏矩阵,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原数据的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分解;最后,得到原始数据的低秩特征。在数据规模为5 000×5 000,低秩矩阵的秩为20的情况下,NSTI算法和梯度下降(GD)算法、低秩矩阵拟合(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分别提高了24.6%、45.5%。对180帧的视频前景背景进行分离,NSTI耗时3.63 s,时间效率比GD算法、LMaFit算法分别高78.7%、82.1%。图像降噪实验中,NSTI算法耗时0.244 s,所得到的降噪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残差为0.381 3,与GD算法、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和精确度分别提高了64.3%和45.3%。实验结果证明,NSTI算法能够有效解决RPCA问题并提升RPCA算法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田园  黄鑫  李明楚 《信息与控制》2022,51(5):554-565
建立基于凸优化方法重构矩阵信号X=[x1,…,xn]的一组充分条件,X具有列稀疏性和平坦性的结构特征,即每个列向量xj至多具有s个非零分量、同时所有列向量的l1范数具有相同数值。所采用的矩阵范数是|||X|||1≡maxj|xj|1。工作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无观测误差和有观测误差的情况,针对求解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