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玻璃采光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庭设计中,且对中庭室内光热环境和建筑能耗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优化玻璃采光顶遮阳与通风来提高中庭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已成为既有中庭建筑改造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玻璃采光顶中庭建筑改造和室内光热环境的相互关系可以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应用Citespace软件回顾并总结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采光顶玻璃性能优化研究、玻璃采光顶遮阳优化研究和中庭空间通风优化研究3个方面展开,对优化策略、中庭光热环境优化研究方法、测点空间分布和中庭光热环境优化评价要素4个方面进行分析概述,并归纳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然采光有利于节省照明能耗,改善建筑空间的光环境质量.通过研究三向建筑的中庭形状、中庭高度、中庭面积、中庭的天窗面积、玻璃材料与中庭天然采光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师设计中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天然采光有利于节省照明能耗,改善建筑空间的光环境质量.通过研究四向建筑中庭的形状、中庭高度、中庭面积、中庭的天窗面积、玻璃材料与中庭天然采光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师设计中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公共建筑中庭空间高能耗的问题,选取苏州地区8个公共建筑中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庭热环境、光环境实地测量。分析得出中庭的外围护结构形式:采光朝向、窗墙比,对中庭内部物理环境有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中庭模型,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中庭能耗及采光分析,最终提出适宜苏州地区的中庭采光朝向和窗墙比,为该地区公共建筑中庭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玻璃采光顶中庭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设计中。设计师追求通透的空间效果使采光顶玻璃面积越来越大。合理设计玻璃采光顶遮阳设施对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有重要意义。以寒冷地区山东省某高校图书馆的采光顶中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试和现场调研分析中庭室内热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分析模型,基于DesignBuilder和Ecotect软件分析了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构造形式的遮阳改造对图书馆中庭的室内温度、能耗和自然采光的影响,提出适宜于采光中庭遮阳改造的构造方式及做法。其中,采用高反射率-低透射率卷帘遮阳方式,其节能和降温效果最明显;采用低反射率-低透射率遮阳方式,其中庭的自然采光均匀度最佳;而采用高反射率-低透射率遮阳方式,其中庭的自然采光均匀度次之。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节能和自然采光的情况下,采用高反射率-低透射率卷帘遮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建筑自然光环境是室内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某教育建筑为例,通过对自然采光模式下室内光环境分析研究,运用Ecotect软件模拟方法,从采光照度和均匀度两方面探究中庭空间室内光环境质量,并研究采光天窗不同遮阳方式对室内光环境影响,提出最佳遮阳方案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筑能耗的控制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基本方式。而作为被动式能耗控制的基础,采光中庭的空间形态构成将对建筑能耗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采光中庭的存在必须有四个必要的基本条件:室外环境、母体建筑、采光界面和采光中庭自身的构成方式。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采光中庭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因子,进而研究其能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华中建筑》2021,39(5)
光环境是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是实现建筑绿色节能的重要策略。以厦门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空间为例,探讨通过可变建筑表皮的设计对室内的光环境进行优化。研究中设计了一种可变表皮系统,通过表皮形态的变化适应不同的室外光环境,利用参数化性能模拟工具——Ladybug工具包对表皮进行逐时的形态生成,并比较分析六种不同表皮形式下的室内光环境,对室内光环境质量中的照度水平、采光质量、眩光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可变表皮能改善室内采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加室内舒适采光的时间,减小室内不舒适眩光出现的概率,较好地调节自然采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庭在现代建筑空间的演绎与表达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与特性.作为“室内化庭院”的空间化身, “光”在中庭空间内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本文通过解读不同中庭空间顶界面遮光处理所展现的不同“光”空间类型,探索不同有机营造方式带来的中庭空间体验变化和内在规律.这种变化与规律在光对空间的表现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并对空间氛围的最终营造展现出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综述与软件模拟的方法,发现影响中庭综合物理环境的建筑要素。结果表明,平面尺度、剖面形态(炎热地区)对采光、声压级等物理环境的影响是协同的;平面形状、剖面形态(寒冷地区)及天窗形式等对物理环境的影响是矛盾的。在建筑设计初期,将建筑设计要素协调设置,使光环境、声环境及热环境等得到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11.
选取酒店建筑中庭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寒冷地区既有酒店的中庭形式进行了归纳,并提取多个典型空间样本进行冬夏两季的热环境实测及数据分析,以了解不同形式中庭空间的热环境特征,并探究不同空间设计要素对热环境的影响,为酒店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空间布局、空间尺度、采光界面及遮阳构件的设计对酒店中庭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分布规律有所影响,通过中庭空间设计的优化可缓解或避免室内热环境问题,并降低空调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13,(Z1):70-73
采光中庭设计根据地域和气候环境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形态,根据国内2个寒冷地区的采光中庭设计的建筑案例,结合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寒冷地区采光中庭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以CFD分析软件为工具,对大型商贸建筑中庭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热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庭采光顶遮阳、通风及建筑立面开口的优化建议,从而优化室内通风效果,提高空气品质,并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共建筑中庭物理环境舒适度不 足,且建筑集成化物理性能模拟较缺失。基于中 庭物理环境待优化的目的,通过Grasshopper建 立集成参数化模拟平台,以光环境、热环境、风 环境舒适性为评价维度,以全年热舒适小时数、 采光系数、全天然自然采光百分比、眩光指数、室 内平均风速为优化指标,对京津冀地区典型二、 三、四向中庭的层高、中庭天窗比、窗墙比、窗台 高度、走廊宽度等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模 拟,并基于上述模拟最优解集运用Odeon对语言 传输指数进行进一步筛选,分别获得优选设计参 数指标,并获得以光热舒适性为目的的中庭设计 参数建议。所提出的集成化模拟流程和可为建 筑设计初期的中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室内采光不仅利于使用,对降低建筑能耗也有重要的贡献。针对当前部分核心式中庭采光不足、照明能耗大等问题,选取苏州某高校图书馆中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主观问卷和软件模拟三个途径对研究对象进行自然采光现状分析,总结了该中庭采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既有核心式中庭可行的光环境优化策略。指出绿色思维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提高长春高校教学楼中庭光环境为目的 ,采用Radience软件对典型中庭空间天窗采光模拟,得出相同尺寸不同天窗方位中庭的采光系数、最大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值,通过比较分析,南北向长的中庭空光环境优于东西向长的中庭,提出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合理的中庭空间布局及遮阳措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玻璃采光顶融建筑技术、建筑功能于一体,为建筑物创造舒适、近似室外空间的内部空间。论文以汕头苏宁电器广场中庭玻璃采光顶应用为例,介绍玻璃采光顶型式、面材的选择,节能、通风、排烟、防排水设计,接缝密封胶的施工。  相似文献   

18.
采光中庭由于其独特的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已在办公建筑中广泛应用,中庭结构的合理设计对建筑自然采光、建筑能耗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Autodesk Ecotect和Ra-diance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不同中庭平面布局、尺寸比例以及幕墙朝向对办公建筑自然采光系数、全年自然采光满足率DA、天然采光照明节能率、室内照度全年满足率的影响;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esignbuilder数值软件比较分析采光中庭形态优化设计对办公建筑人工照明、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光环境现状,按照展品对采光的要求对展示空间进行分类,归纳出其典型的采光形式和展品陈列布局方式,通过计算展示空间在不同工况下的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亮度分布和不舒适眩光指数等采光参数,对展示空间的光环境进行仿真分析,由此确定适宜的采光形式和采光构件,提出相应的采光优化策略,即从采光形式和构件两方面进行采光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采光优化策略可改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采光质量,使不同类型展示空间获得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该办公总部是一座带有大型采光中庭的4层建筑,环绕着采光中庭设有进深15m的翼楼。带有中庭的平面不但使室内布局高度灵活,有助于员工间的联系接触,也优化了流线,串联起各个区域。环绕着中庭的蜿蜒露台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体验,从天窗射入的自然光和自然建材的使用营造出这个具有北欧风格的现代建筑。一个大型楼梯串联起各个楼层,该楼梯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会面交谈的场所——咖啡厅和休息室等社交空间均位于楼梯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