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伟仁 《轻金属》1997,(5):40-43
对采用热煤气为能源的皮江法镁厂的总平面布置形式,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指标及竖向设计等进行和研究和探讨。对年产500-2000t皮江法镁厂总平面布置形式提出8种布置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皮江法炼镁,已成为我国生产金属镁的方法之一。在短短的数年里,已有几十家用该法生产的镁厂建成投产。其生产规模,从年产几十吨到数千吨不等。而以中小型居多数。该法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其主要原材料如白云石、菱镁矿、原煤等在我国分布很广,且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但是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皮江法炼镁工艺的技术差距和出路(2)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日瑶 《轻金属》1996,(3):40-43
我国皮江法炼镁工艺的技术差距和出路(2)徐日瑶(中南工业大学湖南长沙410083)4我国皮江法炼镁的出路近两年来我国按皮江法生产镁的厂家已有数百家,其设计产量已超过4万t,这些工厂生产效率一般较低,能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一般也只能达到国标二级镁(9...  相似文献   

4.
我国皮江法炼镁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守义 《轻金属》2005,(6):37-40
我国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镁大国,镁及其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产镁大国的称号,是由落后的皮江法支撑起来的。我国的皮江法炼镁,在各个工艺环节上都与国外的镁厂有差别,最终导致整个工厂的指标与国外的镁厂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徐日瑶 《轻金属》1996,(2):38-43
本文介绍了世界产镁国的生产方法及今后西方国家镁的供需理及西方国家镁的发展,日本按皮江法炼镁的技术水平及其退出镁冶炼行业的原因,中国皮江法炼镁的技术水平与日本镁冶炼的差距;中国皮江法炼镁的出路;中国在皮江法炼镁工业发展中看法上的片面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皮江法炼镁工艺的技术差距和出路(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世界产镁国的生产方法及今后西方国家镁的供需量及西方国家镁的发展,日本按皮江法炼镁的技术水平及其退出镁冶炼行业的原因,中国应江法炼镁的技术水平与日本镁冶炼的差距;中国皮江法炼镁的出路;中国在皮江法炼镁工业发展中看法上的片面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黎 《轻金属》1999,(4):38-40
介绍了皮江法炼镁从原料进厂到压制成球整个过程中工艺指标的控制要求及方法。保证为真空热还原提供合格的球团,可大大提高镁的还原收率和精炼收率,缩小我国皮江法镁厂与国外同类厂家的工艺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8.
皮江法镁厂要抓质量重开发求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以骏 《轻金属》1999,(3):39-43,50
综述了世界镁市场的消费增长情况和镁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尽管国外镁的消费与生产可维持平衡,但是皮江法镁产量不足。我国的镁多为皮江法生产,有一定的质量优势。因此,镁企业要扬长避短,抓质量,他名牌,在世界镁市场上以质量取胜。由于镁铝价格比降低,将会促进镁的消费。密切注视市场需求,不断开发镁的新产品,在竞争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以骏 《轻金属》2000,(9):47-49
直接燃煤的简易皮江法炼镁,已在我国广为应用,约占镁总产量的80%,烯煤还原炉是镁厂最主要的耗能设备,也是主要的烟尘污染源。改进燃煤装置及炉型结构,是镁厂节能和防治的需要。因地制宜试验选择先进的燃煤装置及相应的炉子结构是当务之急的技术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0.
郭以骏 《轻金属》1992,(2):41-45
本文评述了我国皮江法炼镁技术发展的现状,并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作比较,探讨了中小硅热法镁厂技术改造的措施和途径;认为,随着还原罐材及制罐工艺的改进、新燃烧技术的应用,皮江法炼镁的生产成本将会下降,亦将是我国主要炼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质化原镁的生产是皮江法炼镁的方向,影响原镁质量的因素较多,解决必须从全过程抓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皮江法炼镁工艺过程的特点,在综述国内外硅热法炼镁生产和试验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论证了皮江法工艺改革的出路在于将火焰外加热的还原炉,改变成电内热式还原炉,从而降低炼镁能耗,提高设备产能。  相似文献   

13.
皮江法炼镁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举顺  李相增 《轻金属》1995,(11):34-38
皮江法炼镁技术发展现状冷举顺(河南省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3)李相增(河南省三新冶金技术设计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3)前言90年代以来,皮江法炼镁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300余家炼镁行业,总产能约达数万吨。尽管皮江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皮江法炼镁工艺还原罐内传热介质的物性参数分析、物料传热分析、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还原罐内热量传递规律和温度场分布规律,得出了皮江法还原罐内热量传递速率决定还原时间和生产效率的结论,并提出了改进我国皮江法炼镁工艺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皮江法热还原炼镁在我国金属镁生产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其能耗高、污染大且效率低,成为影响镁行业持续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鉴于此,国内外针对皮江法进行了不断改进,并开发出新型炼镁工艺.液-液还原和固-液还原炼镁因其效率较高、周期短、能耗小等优点,成为热还原炼镁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固-液...  相似文献   

16.
皮江法炼镁工艺在清洁生产上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41年,皮江先生(Lloyd M.Pidgeon)研究开发了炼镁工艺(一种硅热还原法),从此开始了金属镁的工业化生产。皮江法炼镁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小、规模可大可小、成本较低的特点,因此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目前皮江法炼镁工艺的缺点是能源高,污染严重,劳动强度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重视,皮江法炼镁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将着重探讨皮江炼镁技术的提升途径,使之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一大批规模不等的皮江法(又称热法)炼镁厂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其中以河南、山西两省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建成大小规模不同的热法炼镁厂约400多家.我国的镁产量从1995年起,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皮江法炼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思想,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皮江法炼镁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代谢的数量特征和环境负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江法炼镁工艺的资源和能源输入量较大,1 t商品镁锭的资源输入总量和资源直接输入量分别为76 t和24 t;生态包袱是资源直接输入量的3.1倍。CO2和SO2排放情况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虽然皮江法炼镁单耗指标不断降低,但由于镁产量增加较快,导致CO2和SO2直接排放量连年增长,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精练保护过程是CO2和SO2直接排放的主要责任者。此外,由硅铁生产引起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轻金属》2020,(4)
正陕西投资集团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采用东北大学开发的"一罐出清洁绿色炼镁"技术建一个生产能力120 kt/a的镁厂。此工艺在炼镁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是世界上最节能环保的炼镁法,它的还原时间由皮江法的10 h缩短到1~1. 5 h,镁的综合回收率由75%提升到大于90%,消耗标煤由5 t/t镁下降到(3~3. 5) t/t镁,CO2排放量由23 t/t镁降至(11~13) t/t镁,成本比皮江法的低30%以上。此工艺于2019年4月份以"绿色清洁炼镁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相似文献   

20.
皮江法炼镁的发明人──皮江简介皮江法炼镁的发明人姓皮江(Pidseon)名劳埃德·蒙哥马利。他1903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马克哈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的家迁居温哥华,后来又搬到曼尼托巴。1925年,皮江在曼尼托巴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来在麦克吉尔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