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发电机失磁保护原理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新、旧两种原理、发电机失磁故障发生后的系统的特征量、发电机失磁后造成的危害。详细地介绍了新的逆无功原理的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方案配置、整定值的设定。并对发电机失磁保护两种原理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用逆无功原理的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法处理发电机失磁问题时相对于传统的阻抗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多种优点;它是处理发电机失磁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新、旧两种原理、发电机失磁故障发生后的系统的特征量、发电机失磁后造成的危害.详细地介绍了新的逆无功原理的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方案配置、整定值的设定.并对发电机失磁保护两种原理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用逆无功原理的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法处理发电机失磁问题时相对于传统的阻抗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多种优点;它是处理发电机失磁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华东电力》2013,(3):665-668
介绍了传统的基于机端阻抗测量方法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原理,指出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机端导纳测量方法的汽轮发电机失磁保护原理,并对上述两种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基于导纳测量方法的失磁保护原理是一种更接近于发电机实际运行极限的原理。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基于机端导纳测量方法的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整定方法以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用于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中发电机端电压自动跟踪于系统电压单元的原理与设计方案。为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创造条件。对与之相关的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及励磁有关操作也作一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了现有永磁直流发电机电压不稳的缺点,介绍了稳压永磁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稳压永磁直流发电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CAD设计框图,设计了永磁直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装置,详细分析了其调节原理,给出了样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东  龚宇  金万兵  唐任远 《电源学报》2005,3(3):227-230
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是在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基础上,在电机的定子或转子上加入电励磁绕组以调节电机主磁通的新型发电机。文中首先对现有的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结构进行了改进,并详细分析了其改进后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结合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的发电机电励磁控制系统。最后通过实验数据与设计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现有永磁直流发电机电压不稳的缺点,介绍了稳压永磁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稳压永磁直流发电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CAD设计框图,设计了永磁直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装置,详细分析了其调节原理,给出了样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并网前定子电压控制与并网发电后的有功无功控制原理;在STAR-90仿真支撑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双馈异步发电机模型和控制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永磁发电机在负载或转速变化时难以维持输出电压恒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发电机。详细介绍了其结构与调压原理,建立了发电机的等效磁路模型,推导了空载调压范围的解析公式;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深入分析了发电机磁场的分布规律与调节能力;研制了一台10 k W混合励磁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混合励磁发电机能够满足调压要求,并验证了该发电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戴骥  葛阳波 《东方电机》2009,37(5):56-61
本文介绍了岭澳二期核电发电机氢油水系统控制原理、技术参数、主要功能及其特点,对发电机氢油水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发电机非线性恒无功励磁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恒无功和恒功率因数控制方式研究对小型发电机组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导了使用非线性零动态方法实现的发电机恒无功励磁控制规律,并对采用这种控制规律后,系统的稳定性做了详尽的分析。最后,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在该控制规律下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稳定无功方面比常规反馈励磁控制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磁控电抗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磁控电抗器(MCR)中自励磁式MCR励磁稳定性不高,铁心的直流励磁电流在电网电压波动时易受影响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外励磁式MCR,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介绍。外励磁式MCR装置包括MCR本体和励磁控制系统;设计了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由外励磁式MCR装置、固定电容器(FC)滤波器和无功补偿控制单元3部分组成。其无功补偿控制单元可分为信号取样、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显示等模块,对控制单元的软件流程作了介绍。通过试验电路对装置的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根据系统无功功率的情况进行补偿,功率因数能始终保持在0.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宝钢电厂0号与3号发电机无功分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宝钢电厂0号和3号发电机无功调差试验数据,计算两机调差特性,分析了发电机无功分配与机组容量不相配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对于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在并列点调差系数应相等的要求,将两机AVR调差系数都设定为5%的对策,同时建议适当提高0号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增益。  相似文献   

14.
1000 kV特高压输电系统无功补偿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在我国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由于其特殊性,因而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方式与以往熟知的无功补偿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也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如受端电网无功补偿的配合问题,1000kV系统用电容器装置的电压等级、分组问题,串联电抗器的选用问题,以及电容器投切时的电压控制问题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文章认为:1000kV变压器第3绕组采用110kV是合理的,但选用断路器要慎重;应尽可能将电容器组的容量分小;电容器组用串联电抗器应尽量选用小电抗率电抗器。  相似文献   

15.
无功功率服务是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电厂的无功电价又是无功市场辅助定价的基础。对发电厂的无功生产成本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发电厂无功电价划分为无功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并通过算例证明无功辅助服务在电力系统功率传输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发电厂的无功服务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其由自觉地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远行。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弦条件下无功功率定义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非正弦电路中,有功功率定义已被公认,无功功率的定义却一直还没有定论。本文描述了在非正弦波形下有关无功功率的三种定义,其一是时域分析法,其二是频域分析法,其三是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对已提出的一些无功功率定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最后总结了新的无功功率理论应该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发电侧无功成本与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功功率服务是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电厂的无功电价又是整个无功市场定价的基础。该文对发电厂的无功生产成本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发电厂无功电价划分为无功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概念清晰,易于计算。研究表明发电厂的无功服务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其自觉地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王砚宁  赵静 《电气传动》2006,36(8):54-55,64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输配电及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其质量与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对无功补偿控制器动态响应时间的检验测试方法予以介绍,以便无功补偿控制器生产厂家在产品检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虑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的改进连续潮流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连续潮流法是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强有力的方法和工具。常规的连续潮流程序中,使用发电机无功出力最大值Qmax近似表征其无功出力限制。在实际系统中,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受制于励磁电流的调节能力。从稳态角度出发,提出了使用发电机内电势Eq近似表征无功出力限制的处理方法,建立了考虑励磁电流限制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模型,并提出改进的连续潮流算法。该算法在考虑发电机无功出力最大值Qmax的基础上,将无功出力达到最大值的节点视为有功、内电势恒定(P-Eq)节点。该节点根据有功出力、功角值以及机端电压对校正环节中的无功出力进行修正,更好地模拟了发电机在励磁电流限制下的无功特性。IEEE-30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步电机作发电机运行时,无功功率消耗大,功率因数低,输出功率小。本文通过以DSP芯片TMS320F240为核心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系统,实现了对所需无功分量进行精确计算,准确跟踪系统无功变化,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自动和循环投切,达到了对系统动态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控制器投入运行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和风机输出有效功率,降低了发电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