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得到压力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规律,对试车台现用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使用标准动态压力激波管,对动态压力传感器进行激励,得到试车台几种典型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证明目前用于静态测量的典型传感器在500 Hz以内的动态测量是可用的,为目前通用压力传感器用于动态测量的可用范围提供了依据。同时,得到了测压管道的幅频特性图,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得到了管路系统固有频率、响应时间与管长、管径等各种因素的关系,为实现引管方法的高温动态压力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航天液氢/液氧发动机测控领域,实时获取准确的低温推进剂管路压力参数至关重要.为提高低温压力参数测量的准确性,研制了一种浸入式超低温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敏感膜片集成了应变电阻、灵敏度温度自补偿电阻和测温电阻,通过灵敏度温度自补偿技术、压力/温度复合测量技术,实时对产品零点及灵敏度温度误差进行原位补偿,实现低温推进剂...  相似文献   

3.
王海东 《火工品》2006,(2):44-45,53
利用锰铜压力传感器测量磁电雷管爆炸时的动态轴向输出特性,以冲击波峰值压力来定量表征雷管输出威力.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雷管底部的输出压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三种不同的含能材料(JO-9159、B炸药和某推进剂)燃烧转爆轰实验中,使用高量程Y-YD-1254型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对燃烧转爆轰(DDT)实验中管内不同位置处的压力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幅度可以从几个兆帕到十个吉帕,适用于测量固体炸药或推进剂在燃烧转爆轰过程中不同位置处的压力变化,尤其适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用传感器测量迫击炮弹基本药管输出压力的方法.首先设计了用于测量基本药管输出压力的本体,分别利用安装在测压本体内的压力传感器和测压铜柱,对某迫击炮弹基本药管的输出压力进行了测定.通过数据处理对两种测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压力传感器可满足试验要求,测量精确度高于铜柱法,可用于全面评定基本药管.  相似文献   

6.
孙宝元  曾其勇  钱敏  徐静  柏平  黄尚诚  刘维 《含能材料》2004,12(Z1):240-243
针对化爆材料切削特点,首次将薄膜式热电偶引入切削温度测量,研制出一种将切削与测温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新型薄膜热电偶快速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在要求的0~600℃测温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热稳定性,而且响应快,时间常数小于0.8ms.该测温传感器与我所自行研制的压电式动态切削测力仪,测试软件一起构成测温、测力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本文着重介绍测试系统中温度测量部分.监测系统已安装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并投入使用.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压电测压传威器在内弹道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武器的动态压力测量条件下,测压传感器的特性不同于它的静态压力特性(测压传戚器的静态压力特性常用砝码式静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封爆炸胀接管爆轰结束端开裂现象并探究其界面结合形式,首次使用一种可靠的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对铝-钢同轴管水封爆炸胀接撞击压力进行测试,得到并比较了压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沿金属导爆索爆轰波的传递方向,基管与覆管的碰撞压力峰值呈递增趋势,表明引起末端开裂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压力的增加。计算得到撞击压力峰值的平均值为532.9 MPa。根据爆炸复合中撞击速度与撞击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已知撞击压力的情况下得到碰撞速度为52.57 m·s~(-1)。经分析可知,界面碰撞产生的温度并不足以使界面发生熔化。界面的金相照片亦显示其结合方式主要为金属间的直接结合,未出现过渡层和熔化现象,表明采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测量水封爆炸胀接的撞击压力、利用所得数据来推断界面结合形式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一种基于面压力传感器的无仪器佩戴式驾驶员疲劳识别方法.设计实施一种通过安装在驾驶员靠背上的面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信号的试验,将面压传感器时域数据进行频域信号处理,通过心电信号与面压信号的相干函数计算,验证面压力传感器信号中蕴藏心电信号的结论.通过对与心电信号相干系数进行降噪、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数据处理及数据修正,提取出和心率变异性信号LF值一致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面压传感器进行驾驶疲劳报警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伺服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需求,研制一种背压式硅压阻压差传感器.传感器基于硅的压阻效应,与目前硅压阻压差传感器使用薄膜隔离式敏感芯体不同,其感压芯片的背部直接接触被测介质感受压力,避免了硅油介质传递压力.因此,敏感芯体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传感器长期承压的可靠性.介绍背压式硅压阻压差传感器的原理及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芯体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传感器通过性能试验以及环境适应性试验的考核,并在伺服系统上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证明能够满足伺服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用动态补偿数字滤器对应变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补偿,使之提高测量精度并能用于爆炸冲击波测量的一种方法。实验结果与经验值比较,补偿前.后对比、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说明在一定条件在变式测压系统也可用于爆压的测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面光栅式转矩测量的方法来测量航天叶轮泵超高速回转轴的转矩.通过弹性扭轴把扭矩转换成转角,再通过光栅盘把转角转换成光脉冲,经光电转换和数据处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输出.对量子化误差、转速的获取、转轴的超高速对转盘和弹性轴设计的影响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对策.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减小系统动态误差的措施.与现有的转矩测量仪器相比,该系统可对100 000 r/min以上的超高速转轴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动态误差小.  相似文献   

13.
张博伦  周荻 《兵工学报》2020,41(11):2225-2233
讨论大气层外细长型柔性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是在测量器件附加柔性影响的情况下控制刚体姿态跟踪指令。提出动态面姿态控制方法,以实现姿态指令跟踪。建立柔性形变的2阶动态模型,结合刚体角速度与柔性形变的关系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针对轨控发动机质心偏移等因素产生的干扰力矩,引入角加速度计的测量,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得到各轴向的估计力矩,将其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柔性飞行器,采用所提出的状态估计及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姿态跟踪误差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14.
尾撑机构是为大型低速风洞研制配套的多用途支撑设备,其主要用途包括:支撑战斗机模型完成大迎角 状态测力、测压试验任务,迎角连续变化范围-15°~90°,侧滑角连续变化范围±35°;支撑大尺度模型(最大翼展达 6 m)完成常规测力、测压、地效试验等任务,满足迎角连续变化范围-10°~75°;支撑特殊模型进行特种试验,包括 细长体模型、螺旋桨模型、动力模拟试验模型等。标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机构刚性强,模型支撑牢固,运行灵 活,模型姿态变化定位精确,可满足常规和大量特种模型支撑和姿态变化需要。  相似文献   

15.
The accurate monitoring of optical thin-film thickness is a key technique for depositing optical thin-film. For existing coating equipments, which are low precision and automation level on monitoring thin-film thickness, a new photoelectric control and analysis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new system, main techniques include a photoelectric system with dual-light path, a dual-lock-phase circuit system and a comprehensive digital processing-control-analysis system. The test results of new system show tha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tabilities and 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in-fihn thickness are extremely increas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in-film thickness, which indicates the duplication of thin-film thick-ness monitoring, is equal to or less than 0.72%. The display resolution limit on reflectivity is 0.02%. In the system, the linearity of drift is very high, and the static drift ratio approaches zero.  相似文献   

16.
在弹体侵彻混凝土靶的试验研究中,混凝土结构动态响应参数的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多种结构响应测试方法的分析,给出了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时,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参数的测量方法及传感器的埋设方式。用海量数据采集系统对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方法正确,所得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英武 《含能材料》2011,19(1):106-112
将适当简化的药浆涂在不燃带基上,快速固化后形成复合固体推进剂薄层<'[1]>.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进剂高效燃速仪的技术构想.该仪器由燃烧室、压强和温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组成.燃烧室容纳1650 mm长的燃烧试件,试件上覆盖1051根相隔1.50 mm的熔丝.燃烧室压强控制有三种模式:手工的、台阶式的和线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靶场舰载测量雷达实时姿态测量困难,雷达天线中心点实时坐标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综合考虑靶场现有的试验保障能力、装备布设及参试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GPS天线的载体姿态实时测量和测量点位实时修正与雷达零位误差动态修正相结合的雷达测量信息修正方法。给出了详细的雷达测量信息修正方法、修正模型及修正流程,并对修正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及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精度的雷达天线中心坐标实时测量及雷达测量信息姿态修正,有效解决了舰载测量雷达实时姿态测量和部位修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