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输电线路设计过程的需求特点,主要介绍了三维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中的应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及3D GIS技术,构建输电线路三维选线平台,并在大新—南宁500 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应用。GIS系统功能包括三维优化选线、设备管理及高级功能管理,是线路运维信息化技术的扩展及设计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在输电网络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庆  龚庆武 《高电压技术》2006,32(10):94-97
为克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二维GIS的不足,在研究了输电线路GIS中不同模型的构造方法后,设计并实现了输电线路结合虚拟现实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虚拟现实的三维输电线路场景采用VRML语言建立,用JAVA语言控制,用JDBC-ODBC与空间数据库和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的连接。从而实现可交互的三维输电网络。研究表明此系统解决了三维模型与数据库中输电设备的关联问题,并具有三维设计、查询和分析功能,满足了输电线路GIS的各类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GIS技术的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及GIS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管理需求的特点,本文以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例,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高层模型(DEM)及相应算法实现海量三维地表模型的构建和如何运用设计模式的构造方法实现输电设备的关联组合等问题,并通过建立方位数据中间层的方法将地表数字高层模型、输电设备三维模型及各类属性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了输电线路GIS系统的各类维护及查询要求,并为该平台日后成为线路设计、培训模拟等高层应用的平台构建了良好的开放性框架。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三维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钦刚 《电力建设》2008,29(6):35-0
根据输电线路管理需求的特点,提出利用数字高层模型(DEM)、三维设备模型、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二维GIS 等多种业界领先技术,实现基于GIS 的三维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建立设计数据、规划数据、设备模型、设备属性一体化的数据模型。该系统的软件功能满足输电线路规划、设计、培训模拟等业务要求,同时完成设备、设施空间和属性信息的维护和查询。  相似文献   

5.
卢佳 《电工技术》2024,(2):109-111
传统方法在输电线路路径全景智能规划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规划耗时较长,而且规划的输电线路路径也 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智能规划效果,为此提出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路径全景智能规划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采 集器采集现场GIS数据,利用三维GIS技术对数据进行转换、映射以及平差,生成输电线路三维场景,利用加权栅格 矩阵在三维场景内对路径进行规划,以此完成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路径全景智能规划.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法的 输电线路路径规划耗时较短,而且规划路径长度也较短,在输电线路路径全景智能规划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彭  金欢  马潇  房正刚  刘蕊 《电气技术》2015,(3):125-128
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利用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及三维GIS技术,构建输电线路三维选线平台。通过在甘肃沙州—阿克塞(民主)330k VⅠ、Ⅱ回线路工程设计选线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优化选线实践中,设计技术人员可清晰,逼真的看到三维输电线路场景,克服利用传统二维地形图进行输电线路选线的不足,可优化线路路径,节省线路投资,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最终提高线路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双召 《电工技术》2023,(18):35-37
常规的输电线路隐患缺陷识别方法使用二维AI识别技术训练输电线路隐患缺陷样本数据,易受数据迭代作 用影响,导致识别性能较差,因此基于GIS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输电线路隐患缺陷识别方法.利用GIS技术构建了 有效的输电线路缺陷可视化识别模型,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输电线路隐患缺陷智能识别算法,从而完成了 输电线路隐患缺陷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输电线路隐患缺陷GIS识别方法的识别AP 性能指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停留在二维或人工管理阶段,难以适应无人机巡视技术的发展需求。为此,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三维数字化巡检管理平台,替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以宁波市某输电线路为试点区域,结合实景建模技术、 Laravel框架模式,整合了输电线路信息,成功构建了基于GIS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管理平台,实现了无人机巡检作业流程化管理、巡检资料的三维精确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巡检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5,(4)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输电线路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研究了基于Skyline三维GIS平台和高清航拍影像数据来构建三维输电设备状态监测平台的方法。通过应用Skyline数据合成技术,将高清航拍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合成为Skyline场景底图。通过激光点云数据和3DMax结合的方式,完成三维杆塔的矢量建模。在Skyline场景底图、杆塔矢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输电线路走廊。在三维输电线路走廊的基础上,结合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就可以构建三维输电设备状态监测平台,实现三维模拟巡检、输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突发故障可视化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三维数字化设计是近年来输电线路设计研究中的热点方向,为解决三维数字化输电线路路径规划中的海量数据挖掘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使用云平台和三维GIS技术,建立了复杂地理信息的数字化成本评估模型,并将其成本评估模型等效为加权栅格矩阵,再使用数据挖掘中的Q-learning方法进行最优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对输电线路设计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其结果可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提高65%,同时设计成本降低5%.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GIS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送电线路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本文研究了三维送电选线GIS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三维设备模型、海量数据处理等多种业界领先技术,通过断面图分析对杆塔进行排位优化,将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断面图及其设备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满足送电线路选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电力系统可视化界面开发方法,使用MapInfo软件,设计绘制包括基础地理层、发电厂层、变电站层、220 kV输电线路层、500 kV输电线路层的GIS图。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MapX的电力系统GIS人机交互基本功能及高级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空间功能、查询功能、详细数据展示功能、专题图功能、鹰眼图功能、等高线图功能、3D可视化功能,高级功能包括关联多屏显示功能、自适应调节功能。在整个系统中,基本功能可以较为简单地进行实现;高级功能突破了简单的二次开发限制,针对性更强,且具备了更专业的人机交互功能。依据电力系统中不同的使用特点和需求,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其他高级功能。在对电网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维护时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架空送电线路工测实时绘图系统》是一个在架空送电线路终勘定位中采用便携机在 Excel 环境中记录、计算测量数据, 在Auto CAD状态下实时绘制平断面图、塔基断面图的计算机 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晓光 《电力勘测》2013,(3):66-70,77
本文概述了三维设计技术应用现状,介绍了以三维GIS、多源海量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为主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开发了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可实现三维场景下的数字化设计工作。从平台架构、主要技术路线、数据管理及三维协同设计业务等功能应用方面介绍了平台建设思路。通过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技术和海量数据资源,可提高咨询设计服务水平,为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及信息化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动态化变电站二次设计图纸的二次回路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自动建模技术将CAD版的变电站二次设计图纸自动转化为动态仿真图纸,并与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三维仿真系统一一对应,可在三维场景里对二次回路元件进行测量、操作,同时,也可在仿真图纸界面看到对应的二次回路原理图、节点图等实时反映的元件状态变化。系统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二次回路计算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变电站二次回路各节点电气量,为二次回路仿真测量、元件动作逻辑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在南方电网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南宁局投入使用,以500kV南宁变二次回路为仿真对象,实现了二次回路仿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线图的配电网GIS应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单线图的配电网GIS地理情息系统(以下简称DDM/GIS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特点及应用开发体会,提出了一种电力GIS系统开发的新思路,即从单线图入手.“先绘制单线图.再向地理图映射,最后形成完整的配网GIS系统”的技术路线,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