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瑞俊 《山西建筑》2012,38(5):189-191
详细介绍了关角隧道进口Ⅱ线工程地质情况、塌方的原因以及穿越砂层隧道塌方区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塌方情况描述、塌方处理和穿越塌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所介绍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6,(7):87-88
结合工程实际,对某高寒隧道塌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整体分析了此次塌方发生的原因,并对塌方后的处治措施以及处治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针对该隧道提出了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方案,采用喷射混凝土稳定塌方,对于塌方区进行了注浆加固,对塌方后已施工的部位进行初期支护,最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管道山岭隧道开挖掘进中,遇到断层破碎带、软弱地层、地下水丰富地段,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极易发生塌方,甚至造成冒顶事故。论文以藤家湾隧道为例,在软弱千枚岩地层中发生塌方后,通过对隧道塌方体进行认真分析后,采取注浆固结塌方体、布设导水管、超前管棚支护等多种措施后,顺利通过了塌方区,其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饱水黄土突泥、突水、大变形、塌方冒顶等诸多工程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施工安全问题,对隧洞施工工艺进行了全面优化改进,主要包括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掘进、减小施工循环进尺、稳固并增强钢拱架、增厚底拱干硬性混凝土垫层,以及洞底设置排水盲沟与地表设置降水井加强排水等诸多工程技术措施,全面有效保证了围岩与一次支护体系稳定安全。隧洞大规模塌方冒顶采取塌方区地表注浆固结塌方体、洞内深孔固结灌浆加固围岩以及塌方区双排长大管棚注浆法超前支护等综合工程技术措施成功处理。  相似文献   

5.
张银龙  刘宇  矫伟刚 《山西建筑》2008,34(8):322-323
结合具体隧道塌方实例,对塌方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超前小导管技术对此塌方区进行处理的过程,实践证明此技术措施是正确的,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隧道塌方的危害性,从水文地质条件、隧道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预防和治理隧道塌方的措施,旨在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7.
成国文 《山西建筑》2012,(23):169-170
通过分析隧道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塌方区,处理后并加强监测。从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得到的结果可知,其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小导管预注浆处理塌方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隧道塌方区加固后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25~YK73+95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分析塌方原因后,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拱架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2个监测断面,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监控量测和有限元计算得到隧道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规律基本一致,且小于规范允许值,表明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施洪乾 《四川建筑》2012,(1):107-108
以新开岭隧道软弱夹层塌方段为工程背景,详细论述其塌方原因和采取的工程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定。研究表明:地质因素是引起工程塌方的主要原因,做好掌子面地质描述工作,及时分析和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确保围岩级别判定准确和支护参数满足强度要求是减少塌方的关键;增强塌方影响区段支护强度,封闭塌方体围岩,提高塌方区支护强度并及时施作,填充塌腔体是处理塌方有效手段;塌方段初期支护结构最终趋于稳定,说明该工程对策有效、安全、可靠,其具体施工方案可为类似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隧道塌方在近年的隧道施工中时有发生,文中通过介绍河口隧道塌方的过程、原因和治理措施等,为同行合理治理隧道塌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