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和发展,加强客户需求侧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对大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更显得十分重要,在最近的的大用户计量普查中发现存在许多与省公司所要求不符的地方,急需进行规范改造。本文结合贵州省电力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的规范要求,对大用户计量装置的改造从三个方面的结合提出一些建议,为避免电量的流失以及提高线损率创造条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以整体提高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郑琰 《宁夏电力》2007,(1):43-46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加强客户需求侧管理,特别是对大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显得更重要,在对大用户计量普查中发现存在一些与国家电能计量技术管理规范不符的情况,急需进行改造。本文结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对大用户计量装置的改造从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避免电量的损失以及降低线损率创造条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电流互感器变比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焱  李定柏 《江西电力》2006,30(5):37-38,40
根据最新计量规程关于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的规定,通过现场测试的数据分析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过大、过小时对计量的不利影响。利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可以查找变比选择不当的用户,依照用户历史用电情况及时调整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以保证计量的真实性、线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三相低压电能计量用户必须根据用电大小安装合适规格的三相电表,容量更大的用户还必须安装电流互感器,这些用电计量环境存在管理难度大、计量设备复杂的问题,偷电漏计量情况时有发生,电流规格为2(200)A的大电流三相电表的使用能够统一电表规格,简化检表、配送、安装维护的工作量,同时增加恶意偷窃电的难度,提高了计量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改造是一项兼顾了用户和电力单位双方利益的重要工程,是目前电力单位及众多电力从业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介绍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现状、改造设计原则和具体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秦红 《电气时代》1997,(10):12-12,23
我局在用电管理工作中,发现了一些计量问题,有些问题系由用户造成,有些问题则由电业职工造成,现将查见的三起计量故障分析如下: 故障1:有一用户,经抄表人员发现,用户的月抄电量突减,又了解到该用户最近用电负荷没有大的变化,我们派出人员到配电间检查,发现该户计量柜没有后柜门,用户在计量互感器上方又加了一组互感  相似文献   

7.
电能遥测计量监控的可行性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能遥测计量监控对供电企业降损增效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深圳地区电力市场的发展和用户结构特点,提出实行电能遥测监控分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即先对月用电量达10万kW·h以上的大用户实行遥测计量,然后再对小用户实行集中式抄表,并分别进行了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大用户是电网企业重要的客户类别,本文结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为加强大用户管理避免电量的流失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及大工业用户的响应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峰谷分时电价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措施之一。文中利用电价理论及有关 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峰谷分时电价的结构、定价策略以及大用户响应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对南 京市实施峰谷分时电价以来部分大工业用户的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些重点用户的响应 分析,认为合理的峰谷电价结构能收到较好的负荷调整效果,同时影响用户对峰谷电价响应 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在竞争性电力市场中,电能计量关系着市场计费、结算体系的建设,市场发展也影响电能计量业务、技术的进步。从竞争性电力市场模型入手,分析了电力市场中电能计量的新特点,并从计量服务集中化、电能计量技术同"动态电价"和"用户参与"的融合以及用电计量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对电能计量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对未来电能计量专业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现场计量装置、采集设备和配电网运行监测的实时性,提高对用户用电行为异常分析的准确性,研制了一套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系统,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实现了对计量装置和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并对用户违约用电窃电和计量装置故障进行了智能诊断。该系统采用SOA技术架构,由异常指标专家库、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和WEB应用三部分组成,并已在安徽省电力公司试运行,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反窃电和降低计量偏差造成的舆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地实施需要实现用户侧碳排放的精确计量。现有的碳计量方法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地聚焦于发电侧而忽略了社会生产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电力需求侧的能源消费行为需要颗粒度更精细的碳计量装置及平台实现碳的实时追踪与溯源。对此将碳价值的时变性与无偏性纳入到实际碳计量工作中,实现油、电、气等综合能源的碳流量的在线精确刻画。通过构建碳减排量计算模型和碳排放激励模型,形成对用户侧碳排放价值的衡量标尺。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碳计量装置与平台,利用采集到的实时碳数据主动控制与引导用户选择更低碳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低碳需求响应。经过在某企业半年多的运行监测与改造验证了所开发碳计量装置及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王新刚  赵舫  朱文君 《中国电力》2022,55(9):140-145
用户耗能的时空分布特性对于电网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电网建设的重要依据。电力运营商通过新型计量设备分析居民的用电行为,从而促进电网高效运营。针对区域用户画像问题,提出基于综合能源计量数据的区域用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多表合一”用能采集系统,引入用户的燃气消耗数据,基于层次聚类与自组织映射(self organized maps,SOM)聚类方法刻画用能特征分布,通过仿真实验说明所提方法在用能特性分析问题上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挖掘高耗能区域,能帮助电力运营商制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用户耗能的时空分布特性对于电网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电网建设的重要依据。电力运营商通过新型计量设备分析居民的用电行为,从而促进电网高效运营。针对区域用户画像问题,提出基于综合能源计量数据的区域用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多表合一”用能采集系统,引入用户的燃气消耗数据,基于层次聚类与自组织映射(self organized maps,SOM)聚类方法刻画用能特征分布,通过仿真实验说明所提方法在用能特性分析问题上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挖掘高耗能区域,能帮助电力运营商制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远程集中抄表系统与传统抄表模式、IC卡智能抄表产品进行了比较;介绍了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类型及主要特点,远程集抄系统在校园用电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校园自身的特点建立和推出了适合学校用电管理状况的新型三层用电管理系统(STEPS系统),为学校用电管理系统在现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扩频载波用户终端的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工抄录电能表已无法满足供电企业的需要,设计开发远程抄表系统势在必行。通过对目前国内远程抄表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直接利用低压电力线构成与低压电网系统结构相对应的,基于“用户电度表终端 配变集中器 营业站电能抄算主机”组网方式的远程抄表系统这一新颖的远抄方案,并对试点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与研究、用户电度表终端的总体设计、配变集中器的总体设计和营业站抄算主机的总体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建筑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潜力巨大,但限于目前的能耗监测技术而无法大范围应用。通过分析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的特性,提出了面向需求响应的建筑用能分解方法。基于建筑负荷工作时电流、功率、分相等特征差异,从多个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电力公共数据集中,提取了建筑负荷的三重能效特征,包括功率能效特征、暂态能效特征和稳态能效特征,并形成建筑负荷特征数据库。通过信息筛选、三重特征匹配和比较修正,对建筑负荷进行辨识,实现了建筑负荷的在线分解。在公共建筑的实际验证中,将分解结果与既有的分项计量数据比对,表明该方法对需求响应资源有较高的辨识精度,能够满足建筑级需求响应的能耗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宝平 《电力设备》2007,8(10):63-65
分析了低压电能计量柜在当前供用电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电能计量装置的一些新要求。对10~35kV高压电力计量箱与低压电能计量柜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介绍了10~35kV高压电力计量箱的配置、接线方式,以及维修和使用计量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燕飞  沈军 《华北电力技术》2012,(7):15-18,27
针对一起计量争议的情况,利用自然功率理论对输电线路轻载运行时对关口计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线路轻载运行时的最佳无功负荷控制,最终达到用户的功率因数在电网侧的计量为1。最后,对输电线路轻载运行时的计量误差进行分析,说明了轻载时电能计量误差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当前具有代表意义的智能双向表计技术、智能电器及插座技术、智能用电终端技术、智能用电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及互动式用电技术,分析了各项用电技术的特点及在智能电网中所承担的重要功能.可以预期智能用电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并在人类家居生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