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侃  丁静 《江苏建筑》2016,(4):75-78
随着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省为主的城际铁路成为重点。本省境内软土分布广泛,软土区域内城际铁路桥梁均采用群桩基础。如果对其沉降特性没有一个详细而准确的了解,其结果是要么设计过于保守,造成工程浪费;要么工程措施不足,给铁路运营带来隐患。故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的研究为该地区城际铁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即对该区域内软土区群桩基础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育民  张津伟 《岩土工程界》2009,12(12):42-44,47
桩基础以其承载力高、沉降量小、适应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尤其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随着桩基础在工程上的大量使用,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因素造成的桩基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文章以某住宅小区桩基础工程事故为例,对该桩基工程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阶段工程实践数据和我省非端承群桩基础设计方法的分析 ,提出了在我省采用通过群桩基础的整体沉降进行非端承群桩基础设计的思路 ,以及该方法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现有群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方法,对其中常用计算方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了评价。该方法能较多考虑影响桩基沉降的因素,推荐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法进行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可供设计及其施工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Poulos解的交叉厂房柱桩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炼钢厂房设计为工程背景,采用Poulos和Boussinesq弹性理论计算桩土刚度,采用Reissner厚板理论分析桩基础承台,并利用该方法对交叉厂房柱的桩基础的总体沉降、差异沉降、桩顶反力、承台内力等结果进行了计算。通过总结分析结果,验证了规范的结论,并分析了此类基础的规律,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减少沉降桩基础沉降计算的实用公式和地基强度验算方法 ,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减少沉降桩理论进行分析 ,阐明了在天然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过大的情况下 ,采用减少沉降桩基础设计方案 ,能够给工程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此理论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多层有地下室建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上海一例在五层有地下室的框架结构中,成功应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工程实例.与常见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不同的是:该工程的地基持力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而不是在上海常用的表层褐黄色黏性土硬壳层.文中比较了按常规桩基础设计和按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设计的经济指标,指出在多层有地下室的建筑中,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长桩基础承载性状的研究大都为工程静载试验的基桩,有关长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的机制研究较少,亟需深入研究。通过大比例尺长群桩基础模型试验,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基桩桩身轴力、侧阻力和承台底土压力的承载性状随群桩沉降发展的相关结果,深入分析了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机理。该成果可为长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综合上部结构、桩基础、地基土体3方面对云南某住宅楼的倾斜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下部土体及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物采用锚杆静压桩止倾加固,采用截桩迫降的处理方法对该建筑物进行纠倾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本工程截桩迫降法纠倾速度快、沉降稳定易控制且能保证整幢房屋均匀地回倾;在截桩结束封桩后,沉降能迅速稳定,工后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当前,软土地区的工程越来越多,但目前软土地区桩基础沉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区桩基础沉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沉降的机理和计算方法,然后对软土地区桩基础的沉降监测和处理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温州地区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某厂综合楼工程竣工后出现较大的沉降。利用锚杆静压桩对基础进行加固,由锚杆静压桩和水泥搅拌桩、土组成复合地基对工程进行地基处理。文中介绍了加固前后的承载力和沉降分析,提出了有效技术措施对基础进行处理,保证刚性桩、柔性桩、土共同作用。实测资料表明采取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对加层建筑物基础加固是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度为99.9 m的桩基础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事故工程,为减小其地基压缩量及更好地增强建筑基础的整体刚度,从而制止沉降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结合该高层建筑结构特点以及地质条件,基于“加强基础刚度,止沉调平”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增补筏板+外部筏板外扩+锚杆静压桩”的纠倾加固方法,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增补筏板+外部筏板拓宽+锚杆静压桩”技术为主的综合纠倾加固方案是可行的;对于过量沉降以及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桩基础高层建筑,采用“增补筏板+外部筏板外扩+锚杆静压桩”的综合纠倾加固方案将原桩基础转化为桩筏复合地基,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地基基础承载力,同时利用锚杆静压桩布置数量、施工的先后顺序、施工时间差异对基础承载力进行调整,可以为大楼自然回倾创造条件,达到既制止其沉降与倾斜又适当纠倾的目的;外部筏板拓宽既能在纠倾过程中减缓沉降趋势,也能在建筑物使用过程起到防止复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翔  孙剑平  夏风敏 《建筑结构》2020,50(6):57-60,28
基于多桩型复合地基理论,将长短桩应用于复合桩基的加固设计中。针对某高层住宅楼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对桩基加固设计方案选择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采用补较长钻孔灌注桩加固处理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方案,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变形稳定,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倾斜,取得了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郑勇  游丰 《山西建筑》2010,36(28):108-109
采用桩基沉降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对西安市长安区某住宅楼进行了桩基沉降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工程桩基础沉降量、整体倾斜值均符合规范要求,桩基沉降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于鹏  王建平 《山西建筑》2007,33(32):25-26
对最近理论界提出的两种布桩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在筏板基础中应用疏桩基础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于疏桩基础可能产生过大沉降的弱点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满足建筑物对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桩基是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型式,以桩基承载力支撑上部结构荷载,在软土地基地区建造多层建筑,为控制过大沉降,采用以控制沉降为主的桩基,形成桩土复合地基。论述了为不同目的桩基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应用桩基设计软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的多层建筑,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时,一般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但沉降多数超过允许值。一幢3层办公楼,当采用筏板基础时,计算基础中点沉降达254.4mm,当基础下设置少量减沉桩后其沉降减至135.6mm,表明多层建筑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可以减少房屋沉降,同时工程基础造价与桩基础比较节省约33%。  相似文献   

18.
疏桩基础中桩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和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并使建筑物基础满足整体承载力的要求。针对黄土地基存在湿陷性的特点,对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处理应充分考虑复合桩基设计的要求。研究了地基土刚度和桩基支承刚度的调整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超  罗晓勇 《工业建筑》2013,43(3):142-146
某超高层建筑高243 m,主体结构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基础选用桩筏基础形式。该工程主楼、裙房、纯地下室地下连为一体,形成大底盘主、裙地下连体建筑基础。为有效控制差异沉降,采用了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注浆和设置后浇带等有效措施。在简要介绍该工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该工程基于结构布置、地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的基础设计,重点介绍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旋挖桩的工程应用及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旋挖桩是在软土地区采用的一种新桩型 ,软土地区桩基沉降计算对于预估建筑物最终沉降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采用基于 Mindlin弹性解的 Geddes方法 ,对旋挖桩基的沉降计算进行了弹性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