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涂装》2009,(1):22-22
1pH的调整 在实验室里,基本上确定了三价铬彩色钝化工艺配方:硝酸铬,20~30g/L;氧化剂,4~5mL/L;pH调整剂,4~6mL/L;pH,1.5~2.0。 根据上述三价铬钝化工艺确定了pH范围,pH低于1.0时钝化膜层发雾,反应较快:pH高于2.5时钝化膜层色泽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钢铁表面氟铁酸钾转化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钢铁表面制得了氟铁酸钾转化膜,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酸洗、钝化、吹干和上漆.钝化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氟化钾100~130g/L,浓硝酸70~80 mL/L,四价无机钛盐促进剂0.5~1.0 g/L,室温,pH 2~3,时间15~30 min.采用金相显微镜、EDS能谱和硫酸铜点滴试验等方法对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钢铁经此工艺钝化处理后其耐蚀性能及与基体和有机涂层的结合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Zn-Ni合金镀层的黑色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含M为10%~14%的Zn-Ni合金镀层上先钝化再进行封闭处理,可获得色泽均匀、结晶细致的转化膜、讨论了钝化工艺条件及封闭剂、pH值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经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钝化配方为:40g/L铬酐、40mL/L醋酸、10g/L成膜促进剂、0.45h/L硝酸、温度20℃、时间30~40s。研究了封闭条件,确定的封闭剂的组成为:120~220g/L硅酸钠,1~3g/L氟化钠,0.1~0.3g/L硫酸锂,最佳pH值为10.5硫酸铜点滴实验、中性盐水浸泡实验、扫描电镜以及交流阻抗测试表明:Zn-Ni合金镀层先经钝化再经封闭处理后耐蚀性能明显提高:该钝化工艺操作简单,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锌酸盐镀锌层的三价铬蓝色钝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外观、醋酸铅点滴实验和中性盐雾实验(NSS)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一种三价铬钝化膜的最佳工艺条件:0.1mol/L CrCl3,0.2mol/L有机羧酸CM,0.24mol/LNaNO3,0.01mol/L Co(NO3)2,8g/LNa2SiO3,pH为1.2,钝化温度为10℃,钝化时间为30s。探讨了配合物CM浓度、硝酸钠浓度、氯化铬浓度、硝酸钴浓度、硅酸钠浓度及钝化液pH、钝化温度、钝化时间的影响。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钝化膜呈蓝色,均匀,能通过48h NSS实验。  相似文献   

5.
奚兵 《电镀与环保》2006,26(6):44-46
0前言 镀锌低铬钝化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由180g/L、40 g/L高铬二次钝化基础上降到2~5 g/L低铬钝化新工艺,并且钝化膜的耐蚀性基本上可达到高铬钝化的耐蚀性,初步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将低铬彩钝化和白钝化常见的膜层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纯锌片、钢铁镀锌片及含杂质锌片3种锌材进行三价铬钝化处理,钝化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为:硝酸铬50g/L,硝酸钠25~55 g/L,柠檬酸25~50 g/L,氯化钠70~80 g/L,硫酸钴25~50g/L,室温,pH 2.0,时间30~90 s.对比了不同锌材表面钝化膜的外观、金相形貌及耐蚀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三价铬...  相似文献   

7.
以过渡金属硫化物M替代钴(镍)盐作发黑剂,在镀锌层表面得到黑色钝化膜。钝化液的配方与工艺为:Cr2(SO4)335g/L,有机羧酸X6g/L,柠檬酸32g/L,过渡金属硫化物M2g/L,FeSO410g/L,NaNO37g/L,NaH2PO415g/L,pH=2.0,室温,时间30s。钝化膜层乌黑均匀、附着力合格;经封闭后的三价铬黑色钝化膜,其耐蚀性等级高于市售含钴盐发黑剂的三价铬黑色钝化膜,且达到六价铬钝化的耐蚀等级;钝化膜中不含六价铬;钝化液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镀锌层四酸型军绿色钝化工艺。研究了钝化液中4种酸的含量和钝化时间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CrO36g/L,H3PO42mL/L,H2SO42mL/L,H3NO33mL/L,温度25℃,pH1.5,钝化时间100s。所得钝化膜为光亮的军绿色,耐蚀性较镀锌层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阳离子为锌和锰的磷化液,可以满足阴极电泳配套性要求的无镍磷化工艺。通过对磷化膜膜重,溶出率、结晶形貌、膜成分、电泳后漆膜附着力、抗,中击、耐腐蚀等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锌离子1.2g/L、锰离子O.8g/L、磷酸根16.0g/L的磷化工艺条件下形成的磷化膜性能指标符合阴极电泳配套要求,与常规锌锰镍系磷化膜基本无差别,性能指标远远高于高锌磷化工艺磷化膜。磷化膜的主要性能指标:P比为85.53%,膜重为3.2g/m2,晶型呈粒状,晶粒大小为3~4μm,磷化膜电泳溶出率为3.7%,附着力和冲击试验均合格,磷化膜与电泳漆复合膜(厚度为20.3μm)盐雾试验500h,单边扩展小于1mm,表面无气泡。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电厂运行锅炉的特点和对其管样进行的小型清洗试验结果,确定了本次化学清洗工艺为复合有机酸酸洗,柠檬酸漂洗,双氧水钝化。复合酸质量分数:4%~6%,柠檬酸质量分数:0.2%~0.5%,双氧水质量分数:0.1%--0.2%。化学清洗结束后,汽包、水冷壁管均已清洗干净;根据清洗管样和腐蚀指示片的测定结果,除垢率为98.1%,腐蚀速率为1.01g/(m2·h),腐蚀总量为16.2g/m2,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IMT794—2001)中规定的优良标准。金属表面形成完整的、呈均匀深灰色的钝化膜。  相似文献   

11.
与锌铁低磷三元合金电镀工艺相配套的低铬彩色钝化液主要由13 g/L CrO3、10 g/L活化剂和适量含硅化合物组成.钝化膜封闭的工艺条件为:有机硅溶液20 mL/L,甘油40 mL/L,表面活性剂少许,pH3~5,室温,浸泡时间30S.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钝化膜的微观形貌.通过在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测量以及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钝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含硅钝化膜耐80℃热水浸泡3 min及耐120℃热冲击1h的性能优于常规钝化膜.加入稳定剂可使含硅钝化液存放4个月而不发生凝胶现象.封闭后,钝化膜的微裂纹中填充了纳米SiO2,其憎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锰酸钾的质量浓度、钼酸铵的质量浓度和钝化温度对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影响。采用硫酸铜点滴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钝化膜的耐蚀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高锰酸钾20g/L,钼酸铵25g/L,磷酸80mL/L,钝化时间10s,电流密度0.2A/cm~2,钝化温度30℃。采用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的钝化膜均匀地覆盖在镀锡板表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发一种绿色无铬的钝化工艺,所得钝化膜的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的。研究了电镀锌层在钛磷硅钼复合体系中的钝化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硫酸铜点滴实验和中性盐雾实验等方法测试了钝化膜的形貌和耐蚀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钝化液的最优配方为:三氯化钛10mL/L,磷酸1.8mL/L,硅酸钠18g/L,钼酸钠0.85g/L。其中硅酸钠的质量浓度对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最大。采用二次钝化工艺能有效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采用上述配方和工艺能够得到一种淡蓝色的无铬钝化膜,其耐蚀性优于三价铬钝化膜的,硫酸铜点滴时间能达到80s,中性盐雾实验的变色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硫酸的质量浓度、硫酸钠的质量浓度、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浓度、尿素的质量浓度、钝化温度及钝化时间对铝合金表面无铬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得到钝化液的最佳配方为:硫酸60~80g/L,硫酸钠40~60g/L,无水硫酸铜6~8g/L,尿素20~30g/L,钝化温度30~40℃,钝化时间10~20s。  相似文献   

15.
专利实例     
电镀锌合金两则2 0 0 2 30 1 电镀锌 -锰合金电解液电镀锌 -锰合金电解液组成如下 :碱金属盐 1 0~ 1 5 0 g/L;硼酸 30~ 90 g/L;水溶性锌盐 1 0~ 2 0 0g/L;水溶性锰酸 1 0~ 5 0 g/L;碱金属的萄萄糖酸盐或酒石酸盐 60~ 1 40 g/L。用碱调整镀液的 p H值为6.1~ 7.1。该镀液不含氯化铵和氟硼酸盐 ,可以使用惰性阳极或锌阳极 ,为了提高耐蚀性 ,可将镀层在下述溶液中进行黑色钝化 ,钝化液由六价铬、至少一种羧酸和硫酸铜组成 ,不含银离子。该锌 -锰合金电镀液主要用于工业精饰 ,如紧固件、螺栓、螺母和托架等功能性零部件的电镀。(世界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大量工艺试验研究并确定了锡青铜材料化学钝化处理的最佳工艺配方和参数,并采用硝酸点滴方法对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佳钝化工艺参数为:重铬酸钠120~130 g/L,硫酸4.8~5.2 g/L,氯化钠7~8 g/L,温度θ为22℃,钝化时间t为4 s。处理后的锡青铜表面形成了光亮的彩虹色钝化膜,耐硝酸点滴试验的时间延长了3倍多,提高了锡青铜钝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进行盐雾试验,研究了新型三价铬彩色钝化剂SF-571和蓝白钝化剂SF-572对镀锌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进口钝化剂进行对比。氯化钾镀锌工艺为:KCl200g/L,ZnCl250g/L,H3BO335g/L,柔软剂30mL/L,光亮剂1.5mL/L,25°C,25min,电流密度2A/dm2。电化学分析表明,所有镀锌层钝化膜在1%NaCl溶液中均存在钝化现象,采用自制钝化剂SF-571和SF-572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达到或优于用进口钝化剂所得膜层。对比膜层的表面形貌可知,自制钝化剂钝化所得膜层表面更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18.
《电镀与精饰》2006,28(6):43-44
该发明提供了在钢板上电镀具有优良耐蚀性和焊接性的Zn—Co—W合金电解液。该电解液组成如下:氯化锌60~200g/L;氯化钴0.1~6.0g/L;钨离子0.1~4.0g/L;柠檬酸0.5~10.0g/L;聚乙二醇0.1~2.0mL/L;导电助剂30~400g/L。其中全部钨离子均与柠檬酸形成络合物,从而防止了沉淀物的形成。采用该电解液可以在钢板上电镀Zn—Co—W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铬酸溶液对镀锡板进行钝化,对钝化液组成、阴极电流密度、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宏观表面质量、钝化膜的组成、漆膜附着力评价等方面对钝化膜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50 g/L CrO3+0.5 g/L H2SO4的钝化液中,阴极钝化电流密度控制在6~10 A/dm2、温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得到钝化膜总Cr含量达到10 mg/m2且Cr(OH)3/Cr2O3含量比在0.9~1.5,钝化膜附着力较优,耐蒸煮.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一种环保的镀锌层三价铬蓝白色钝化工艺。研究了钝化液中CrCl3·6H2O、Na3C6H5O7、NaNO3、钴盐等成分及pH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蓝白钝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rCl3·6H2O 48g/L,NaNO3 20g/L,Na3C6H5O7 18g/L,钴盐18g/L,室温,pH1.5,钝化时间8s。采用最佳工艺所得钝化膜为光亮、均匀的蓝白色,表面平整、致密,耐蚀性优于镀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