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采用HPLC法同步测定蛹虫草中虫草素及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GE protecol C18(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95,V/V),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1.0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虫草素和腺苷分别在16.875~540μg/m L、19.375~620μg/m 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6。该方法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用于同步测定蛹虫草中虫草素及腺苷的含量,具有简便、准确和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食材辅料虫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法研究提取虫草花中多糖成分,利用红外光谱法检验脱脂后石油醚的团变化情况,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花多糖。实验表明微波提取功率为140 W,辐射4 mi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含量,比色测定溶液在487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相关线性关系y=13.8032x+0.2233,R~2=0.9932,适用于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多种高药理价值的化合物。其中蛹虫草多糖的含量为4%~10%,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增强免疫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药理研究以及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诗清 《广州化工》2010,38(1):106-107,130
研究比较Sevag法、改良的Sevag法和澄清剂法对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中杂蛋白去除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Sevag法、改良的Sevag法和澄清剂法对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中杂蛋白的脱除率分别为:80%、83.2%、91.3%;多糖损失率分别为:14.3%、18.1%、14.2%。比较这三种去除杂蛋白方法,澄清剂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虫草菌丝体中腺苷和虫草素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虫草菌素的生物活性;对比了虫草菌素与腺苷的3种定性分析方法,其中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行。检测结果表明待测的古尼拟青霉519样品中含有腺苷,蛹草拟青霉菌丝体中含有虫草菌素。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其所含有的核苷类化合物、虫草多糖、虫草酸甾醇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成分可发挥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镇静催眠及抗炎抑菌的作用。近年来各界学者对其研究异常火热,且在保健食品与保健药品的开发中应用亦广泛。本文即对近几年蛹虫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其食用及药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培养得到蝉花虫草子实体,初步探究其培养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虫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蝉蛹粉比例为25%、料液比为2.4时,蝉花虫草子实体干重最高,子实体中粗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含量分别为110.0 mg·g~(-1)、38.62 mg·g~(-1)、0.323 2 mg·g~(-1),均高于神农架野生蝉花虫草子实体的;与大别山野生蝉花虫草子实体相比,除粗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外,其它2种活性物质含量均较高,但都低于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实体。  相似文献   

8.
孙兰凤  孙倩  潘琦 《辽宁化工》2014,(4):503-504
测定人工北虫草及废料酶解液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判断酶解过程对腺苷和虫草素的影响。以kromasil 5u 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人工北虫草废料酶解液中腺苷和腺苷的含量为11.24 mg/L和70.40 mg/L。废料酶解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腺苷和虫草素,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项目对虫草菌菌种SD-801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选育,筛选出最佳菌株C-235,虫草多糖含量在10%~12%。经过提取及精制,虫草多糖含量达到45.9%。该项目还对多糖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得出各组分结构特点。急性毒性试验及药理试验表明,虫草多糖无毒,是很有前景的抗癌药物。虫草多糖的提取、精制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纯度。  相似文献   

10.
以酶活力为考核指标,对新鲜蛹虫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确定新鲜蛹虫草中SOD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新鲜蛹虫草用量0.5g、磷酸缓冲溶液用量20mL、磷酸缓冲溶液pH值8.0、超声提取时间20min、(NH4)2SO4饱和度42%,在此条件下,SOD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是以中老年人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为主的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蛹虫草是东南亚传统的食药两用真菌,本文系统总结了蛹虫草在PD中神经保护作用的最新进展,重点归纳了其在多巴胺调节、抗细胞凋亡、抗氧化、抗炎、抗内质网应激和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方面的分子机制。强调了蛹虫草对PD治疗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安全有效的天然PD替代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氯酸钾-盐酸苯肼-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蛹虫草子实体中硒含量的方法,并对其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研究。在测定范围内,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1,加标回收率为92%~96%,硒含量相对标准偏差是1.8%,该方法用于蛹虫草子实体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操作方便,成本低,为富硒蛹虫草菌株筛选和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简便易行的硒含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蛹虫草发酵液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以对肝癌细胞抑制率为指标,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优选出培养基中最佳氮源及其浓度以及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KH_2PO_4)最佳浓度;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关键因素之间的配比。结果蛹虫草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浓度20.22 g/L,蛋白胨浓度17.57 g/L,KH2_PO_4浓度0.92 g/L,硫酸镁浓度0.5g/L,在该条件下,肝癌细胞抑制率为70.121%,与模型预测值(70.938%)相接近。结论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从根本上提高了各活性物质的产量,对后续蛹虫草抗癌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虫草素是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具有抗癌、抗肿瘤等活性,主要由蛹虫草菌液体发酵生产,然而低产量限制了其应用。考虑到高浓度虫草素积累对其生物合成过程产生强烈反馈抑制,提出了应用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移除部分虫草素、弱化反馈抑制作用以提高虫草素产量的策略。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虫草素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的大孔树脂NKA-Ⅱ,并优化了大孔树脂使用量(60 g·L-1)、吸附温度(37℃)和解吸剂种类(100%乙醇)。在30 g·L-1葡萄糖的分批发酵体系中,经过两次树脂吸附,发酵21 d后虫草素产量达到644.50 mg·L-1,较对照组提高32.07%;随后,将树脂吸附分离策略应用于补料分批发酵体系,虫草素产量达到787.50 mg·L-1,较对照组提高35.78%。这些结果表明,将虫草素液体发酵与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耦合,有效弱化了虫草素反馈抑制,显著提高虫草素产量,为虫草素高效生产分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工艺进行研究。以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筛选的水平区间,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在78℃下,按照33 m L/g料液比,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2 h,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6.11%,与模型的预测值接近。该工艺简单可靠,为虫草多糖的进一步产业化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发酵菌丝粉中腺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倩 《天津化工》2007,21(1):55-58
本文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发酵菌丝粉中腺苷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ODSHypersil(5μm,125×4mm)色谱柱上,以0.06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四氢呋喃(150:1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nm,腺苷的检出限为50.25μg/mL,成功测定了不同批号虫草发酵菌丝粉中腺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1%,分析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虫草活性成分虫草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延缓虫草素快速代谢的三类方法:附加防止脱氨基的侧链基团、与腺苷脱氨抑制剂联合应用、采用纳米材料包埋及其研究进展,指出选用新型材料,采用纳米技术包埋虫草素是解决虫草素快速代谢问题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泳  余潮彬  张兆霞  张军  庄旭忠  邢喆 《广东化工》2012,39(11):186-187
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了由蛹虫草提取虫草素的含量。先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标准测定以拟订标准回归公式,再将提取样品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得出虫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9 nm,虫草素吸光度与虫草素浓度间的标准回归方程为Y=65.5143 X+0.0386(R2=0.9801),结合回归系数从而获得经验公式:虫草素的浓度C(mol/L)=0.0153×A(其中A为吸光度值),并且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几种提取样品的虫草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菌胞外多糖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碳氮源的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对蛹虫草菌(C.militaris)胞外多糖(EPS)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使其胞外多糖产量由3.2g/L提高到5.4g/L,与初始发酵工艺条件相比多糖产量提高了68.75%,发酵周期由120h缩短到96h.胞外多糖发酵的最适碳源为甜菜糖,最适氮源为KNO3.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显著性因子是甜菜糖和酵母浸出粉,培养基中各成份的显著性排列顺序为:甜菜糖>酵母粉>KNO3>MgSO4·7H2O>FeSO4>K2HPO4.  相似文献   

20.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热点。文章以"蛹虫草菌丝体的发酵及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实验设计为例,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一改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验证实验模式,以期提高《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