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于低压配电网的载波传输特性造成电力线载波通信不可靠,尤其是低压配电网对载波信号的衰减,是导致通信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实际现场测试数据,对低压配电网载波信号的衰减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恒  李帆  毕伟 《湖北电力》2015,39(2):41-43
为提高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应用水平,本文就现场运行环境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载波现场测试设备,对典型台区开展电力线载波通信特征参数现场测量和分析,为采集系统技术方案的确立及采集系统的现场运维提供决策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供用电》2016,(11)
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及国内智能电网的深入建设,国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逐步实现全自动化。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方案主要采用远程通信方式加本地通信方式组成。文章探讨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本地通信各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探索性地提出基于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完成水、气、热、电表四表采集,完成了从表记到后台主站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的技术优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优势,可提升数据采集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环境下的智能电表载波模块通信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在国内居民用户大批量推广并已开始全面挂网运行,而作为智能电表最主要的通信模块之一的低压电力线载波模块的通信性能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本文在实验室内模拟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搭建了一个低压电力线载波测试环境,采集了6种居民用户常用的用电设备电力线噪声,并在此环境下对国内6种载波模块进行了通信成功率测试,得到了载波信号在线路衰减和用电设备噪声干扰情况下的通信数据。通过测试有助于深入了解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以及为现场通信方案的选择实施与故障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力载波通信把电力线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需重新敷设线路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电力载波通信信道也具有噪声干扰大、频率选择性衰落等缺点。以上难题得到解决后,将使载波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和大力推广。文章从低压台区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技术现状,采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以及低压电力载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三种常用的本地通信方式——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低压窄带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从通信技术原理、信道特点、组网技术和方案、适用对象和范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的比较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对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技术的研究,参考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相关技术标准,提出了微功率无线和载波双信道抄表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方案,它具有窄带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两个信道的通信能力,且信道之间互相独立并行工作,同时又相互协作,互相补充,发挥出各自信道的优势,有效地保证了系统通讯的畅通,实现了通信高实抄率和高准确率,不仅为建设高效、稳定、实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大规模应用微功率无线和载波双信道抄表技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由于具有零施工、无辐射、电力公司专有的特点,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日臻成熟,由于具有速度快、路由性能强、抗噪声能力出色等优势,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流本地通信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各自优劣,对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力线信道环境的特殊性,致使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存在着抄表距离短、通信成功率低等问题.从提高通信可靠性的角度出发,文章探讨了电力线载波中继路由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中继技术的低压载波抄表.该载波抄表按照节点间的电气距离,根据电力线信道状态动态地建立和维护载波中继路由,保证了通信的成功率.通过将该载波抄表嵌入到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实现了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低压载波自动抄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自组网方案普遍采用载波侦听/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CSMA/CD)机制实现电能表号的自动上报,但是实际应用中却出现多起载波通信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大地耦合电容的测试以及对漏电保护器工作机理的分析,发现高频电力线载波信号在强度高于一定阈值时可能会引起漏电保护器动作,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 CSMA/CD 机制的自组网技术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时,由于无法控制并发的载波模块数量,也就无法控制高频电力线载波信号的强度,从而可能造成用户的漏电保护器动作.因此得出结论:1)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不适合采用CSMA/CD 机制,从路由的有效性、通信的经济性、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采用集中控制路由技术;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中,可以选择用户数据档案下发的装载方式来规避采用 CSMA/CD 机制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