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金沟河八家户水文站1955~2010年的观测资料,对金沟河流域的水文与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认为:流域内的冰川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源,影响径流年际、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在6~8月,径流过程略滞后于气温和降水过程。金沟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16.3倍;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径流系列的年际变差系数Cv值为0.14。  相似文献   

2.
渭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渭河流域径流序列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代际变化等的研究表明:渭河流域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林家村站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最大;受流域的调节作用,径流年际变化幅度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渭河流域60年代平均径流量普遍高于其他年代。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渭河流域径流的趋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径流量在1956~2010年间呈现显著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沅水干流安江水文站年径流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线性回归法、R/S分析法、Kendall趋势检验法的理论,对沅水安江站1959~2013年实测年径流量时序变化的趋势特性及丰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沅水年径流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但是并不明显;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为稳定。通过对沅水安江站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为沅水流域治理、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湟水干流近60年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湟水干流1956-2015年海晏、西宁及民和水文站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采用累计距平、滑动平均、M-K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湟水干流径流年内年际变化、趋势性、突变特征及其周期性。结果表明:湟水干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年际变化波动明显,经历了"丰—枯—丰—枯—丰"5个循环交替,目前处于丰水期。湟水干流径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站分别以0.0011×10~8、0.0247×10~8、0.0120×10~8m~3/a的幅度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小波分析表明湟水干流存在3a、9a及25a左右的振荡周期,其中25 a左右的周期振荡最强,为径流量序列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5.
依据鄱阳湖流域“五河”7个入湖控制水文站及出湖湖口站观测资料,对其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李家渡、柘林站进行径流还原,得到7个入湖站和出湖站1953~2011 年天然径流序列。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各站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家渡站年径流量比以往研究结果增加25%左右,且枯水期增加更明显,与上游站点天然径流演变规律更具有一致性;“五河”各站天然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入、出湖各站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1953~2000年,入、出湖各站径流均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但21世纪以来各站径流量处于下降趋势;各站年径流序列存在33~35 a的变化主周期,与流域年降水量变化主周期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江流域径流量分布规律及其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江流域主要控制性水文站石角站近45年(1956~2000年)径流量序列为基础,分析了北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系列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存在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1992年前后发生了一次跃变,但跃变的成因与趋势的成因不一致,趋势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跳跃主要受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许景璇  代俊峰 《人民长江》2018,49(10):41-46
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_n的范围为0.73~0.78;径流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均匀,且均匀程度相似,变差系数C_V值的范围为0.19~0.21,年极值比K的范围为2.53~2.69;1954~2016年漓江流域上游径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桂林水文站在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大溶江水文站在1958,1963年等年份发生突变,灵渠水文站在1968年等年份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Morlet小波分析的丹河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丹河流域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根据山路平水文站1955-2000年的逐月平均流量资料,采用基尼系数法和集中度(期)等方法对丹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进行研究;并运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R/S分析法对全年、汛期和非汛期的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使用Morlet小波对各径流序列的变化主周期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955-2000年,丹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十分均匀,各时期的年内分配过程主要为"复式峰"型,最大峰值出现在8月份;流域全年、汛期和非汛期3个径流量序列均呈显著递减趋势,且未来递减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反持续性;丹河全年和汛期的径流序列具有相近的丰-枯交替变化周期,包含4、10和15 a左右的变化主周期;而非汛期径流序列存在15和28 a左右的丰-枯交替变化主周期。  相似文献   

9.
金沟河径流与洪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金沟河出山口一带1955~2008年的观测资料,对金沟河流域的径流与洪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认为:流域内的冰川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源,影响径流年际、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在6-8月,径流过程略滞后于气温和降水过程。金沟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16.3倍;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径流系列的年际变差系数Cv值为0.14。  相似文献   

10.
对泗交水文站1975年~2019年,月、年径流系列进行年内变化规律及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泗交站径流年内分配不均衡,不同年代平均径流较多年平均径流年内分配不一致,各年代月径流量年内分配曲线有单峰和双峰的现象,且受降水量分布影响明显。经年际趋势分析计算,泗交站径流量多年来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实例数据为依据,从探讨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入手,利用样本数据的均值、极值、Cv值和出现频率等统计参数,对伊春河流域径流的成因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得出了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各季径流相差悬殊,流域径流年际分配相差较小,径流量年际补给较充足的结论,针对分析结果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李仙江流域内水文站观测资料,利用参证站法和面积综合指数法分别对该流域年平均流量和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李仙江流域径流来源于降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是相应的,总的特点是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13.
用卡拉苏水文站1960年~2019年的月径流数据,结合趋势分析等方法 ,对卡拉河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卡拉苏河流域为代表的同类型的流域径流信息。运用三种方法推算滚滚铁里克河年径流量。结果表明:(1)年平均径流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径流量在1981年发生突变。(2)径流年内分配过程线均呈“单峰”形态,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8月。(3)本次推荐采用“等值线图法”计算成果作为滚滚铁里克河设计径流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选取晋西北昕水河大宁水文站1956~2000年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径流变化动因,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丰水历时短,枯水历时很长;存在一个5~6年左右的变化周期;流域年径流量下降趋势及变异显著;相对于气温升高及降水量变化,人类活动引起下垫面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河入海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5):10-14
以黄河口利津水文站1950—2012年实测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与多元回归方法,对入海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流域气象资料探讨了入海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入海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10月;入海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入海径流量在年代际上具有明显的丰枯变化特征,径流量随时间呈振荡式变化,各年代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为0.185~0.481,径流总体下降趋势显著;入海径流量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与入海径流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海流兔河韩家峁水文站1957-2010年实测径流资料,利用基流指数(BFI)方法计算了河流基流量,并分时段分析了径流年际变化、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程度及变化幅度等特性。结果表明:①流域基流指数为0.864,即80%以上的河水来源于地下水的排泄。②20世纪50-60年代,年径流量较高;70-80年代,年径流量有所下降;90年代,年径流量持续下降至最低值;而2000年以来,年径流量有所回升。③径流年内分配比较均匀;50-60年代,径流年内分配较不均匀;70-90年代,径流年内分配趋于缓和;而2000以来,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
江苏太湖流域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太湖流域(1956—2012)降雨为基础,分析江苏太湖流域径流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该流域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及两者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径流都呈增长趋势。降雨平均每10年增加29mm,径流平均每10年增加26mm;降雨在年内季节分配上,夏季、冬季呈加大趋势,春季、秋季呈减小趋势;加大的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导致径流在年内分配的更加不均匀,径流集中在汛期,汛期径流量约达年径流量的84.8%,加大了某季节内的洪水、干旱风险。  相似文献   

18.
大盈江干流径流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盈江为西南地区的中缅国际河流,流域内人口集中,水能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水电站建设发电,流域内人类活动对径流势必造成影响。对下游干流拉贺练水文站1980~2008年径流资料分析得出:流域内人类活动对径流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不大,年径流量基本保持一致 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各年代月径流量年内变化曲线为双峰形,径流量年内分配基本保持一致 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周期性表现为短周期5~7a,长周期约为14a。  相似文献   

19.
以大别山黄尾河流域长时间序列的径流资料为基础,利用累积距平法、Cramer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揭示了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周期性变化等特性。研究看出径流的多时间尺度结构明显,主要存在34~40年,11~34年和10年以下3类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中10年以下的小尺度周期变化显著,中心尺度在6年左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夏季径流量比例最大,几乎是全年径流量的一半,冬季最小,春季径流量大于秋季径流量。流域受自然、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径流时空变化的随机性、非线性及非平稳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20.
根据莱芜水文站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通过序列趋势检验方法和变差系数法分析了牟汶河水沙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牟汶河含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大径流量意味着大含沙量,径流的增减和泥沙的变化具有同步性;②在年内分配方面,与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相比较,泥沙的年内分配更不均匀,并且含沙量的年际变化也比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③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呈总体减小趋势,含沙量的减小程度大于径流量的减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