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们在硬质合金块上打0.8mm的小盲孔,使用的是上海第八机床厂生产的D6140A—1电火花机床,紫铜作电极,工作液用煤油。最初,我们用10A加工电流,一打火花,电极就弯曲了,工件上只留下一个小白点。我们改用负极性加工,工件接负极,效果就好得多。(见表1)在操作时,控制进给速度比正常时慢。电极周期提升在下降时宜慢,提升时宜快。  相似文献   

2.
在电火花加工中,通常采用机床的正极性进行加工,即将工具电极安装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侧,接脉冲电源的正极(高电位端);工件安装于工作台,接脉冲电源的负极(低电位端).  相似文献   

3.
问与答     
问:工具电极损耗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工具电极损耗直接关系着加工精度和加工生产率,是电火花加工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降低电极损耗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正确的选择极性。例如石墨—钢粗规准(当脉宽300~1000微秒)加工时,用负极性损耗小于0.5%,而改用正极性就要大于10%。一般在短脉冲精规准加工时采用正极性,即工件接正极;而长脉冲粗规准加工则采用负极性。但也不是绝对如此。 (2)脉冲宽度。短脉冲加工的相对损耗通常为20~40%,很难小于10%;长脉冲加工时的相对损耗,现有水平一般小于5%,要求低于1%是不难达到的。其中的原因除了极性效应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研制的DJT-1型中、精加工电极低损耗添加剂在煤油介质中使用,能使紫铜电极比原来降低损耗30~45%左右。电火花中、精加工电极的损耗问题一直是电火花型腔加工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在电火花中、精加工时利用电极的极性效应,将工件接到脉冲电源负极,工具电极接到正极的“负极性”加工容易呈现相对电极损耗较小的低损耗加工;使用耐腐蚀的铜钨、银钨等粉冶合金材料作为  相似文献   

5.
生产中,我们急需加工一件手动冲模的凹模,由于受生产周期和环境的限制,不能按正常的生产工艺进行。在没有电火花穿孔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利用 SCX—73型线切割床在一块己淬硬的 CrWMn 材料上加工出穿丝孔,顺利加工出凹模,解决了生产上的急需,我们的具体作法是这样的:首先根据穿丝孔的大小用紫铜加工了一个空心电极如图所示。将磁力千分表架固定在丝架上,空心电极与高频电源的负极同时装夹在表架上。调整表架,使电极尽可能垂直于工件,X、Y 方向均可。将冷却液的上出水管取下套在空心电极的尾端,下出水管关闭,冷却液采用北京产 DX—1~#,浓度10%左右。加工时,将高频电源调至五档,缓慢细  相似文献   

6.
根据外齿轴套(钢轨轧机中的重要零件,模数较大,旋转角也较大)的内斜花键孔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要求,我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旋转夹具,工件固定在夹具体内,央具体外铣有导向槽,当电极进给或回升时,工件随夹具体相应转动。考虑到电火花成型加工时,夹具浸在工作液(煤油)中,如果密封不好,蚀除物将进入夹具,时间久了,夹具容易研损甚至  相似文献   

7.
在深微孔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及电极材料等非电参数的选择对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揭示这些非电参数的工艺规律对提高深微孔电火花加工性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煤油和去离子水两种工作液,以加工效率为目标,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工艺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工作液在加工45钢和紫铜材料工件时为去离子水,加工铝合金材料工件时为煤油;利用黄铜丝、钨丝及钼丝3种电极材料,同样以加工效率为目标开展工艺试验,得出最佳电极材料在加工45钢工件时为钨,加工紫铜材料工件时为钨和钼,加工铝合金材料工件时为黄铜.上述研究在深微孔电火花加工中合理选择工作液及电极材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为深微孔电火花加工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利用两轴线切割机床同样也可以加工出带斜度的凹模。用两轴线切割机床加工完直的模具以后,我们用一根铜丝或铁丝(导电的金属丝都可以,一般用φ1至φ5mm 的铁丝,调直以后使用),将这根丝固定在线切割机床的线架上,然后接上脉冲电源的负极(正极仍接工件),因我厂生产的线切割机床脉冲电源的负极原来是接钼丝的,且与线架是绝缘的,因此在固定这根导电丝的时候必须使导电丝与线架绝缘,并且调整导电丝的高度,然后用控制系  相似文献   

9.
前言目前,电火花加工电源一般采用矩形和三角形电压脉冲参数,它反映在加工工艺中的问题综合表现为所选择的各种电规准参数都还不能很好解决加工生产率、加工光洁度、加工间隙、工具电极损耗及其表面质量等之间的矛盾,例如:(1)在粗规准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表面质量差,不易解决减少工具电极损耗与提高工件加工光洁度的矛盾,因而,在型腔加工中只能保证前者;在冲模加工中只能保证后者,往往不能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0.
《轧钢》1995,(2)
TM-1740D轧辊专用电火花机床,是我公司推出的一种专用设备,主要适用于螺纹钢轧辊标记的电火花加工。该机综合了电火花成型机的加工特点与螺纹钢轧辊标记的特殊用途,整机设计合理,外型美观。轧辊(工件)设手动转动机构,并有角度指示;主轴头采用摇臂式设计,回转180°,使工件的装卸变得灵活轻松;电极头设可转动四工件电极架,实现4个电极头同时加工。电极头采用转位结构,每个电极头可同时有4种不同电极,能极方便地调换电极。配以大电流控制箱,保证工件加工的效率与便捷。本公司可按用户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制造。备有…  相似文献   

11.
对钛合金Ti-6Al-4V进行了电火花加工试验研究,以加工极性、脉宽、峰值电流为试验因素,探讨其对TC4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电极相对损耗及工件表面微裂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占空比一定、采用正极性或负极性加工时,增加峰值电流皆可提高其材料去除率,且负极性加工影响更为显著;同时,负极性加工可获得较低的电极相对损耗。无论选用何种加工极性,增大峰值电流与脉宽,都会导致TC4钛合金加工表面出现显著的微裂纹,且负极性加工时的工件表面微裂纹密度大于正极性加工;同时,TC4钛合金加工表面皆有TiC生成,使电火花加工TC4钛合金时的材料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刘敬明 《模具制造》2005,(12):57-61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光学曲线研磨加工硬质合金时各工艺参数对加工工件质量的影响,以此得到优化的加工工艺参数,采用该工艺加工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Ra=77.61nm,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及其脉冲电源的发展电火花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对导电材料或零件进行尺寸加工的新工艺之一。其加工的机理,一般地可以说明如下。如图一所示,把被加工工件和工具电极相对置于绝缘的工作液(如煤油)中,工件和电极分别接脉冲电源的正、负两极,当两者相互靠近至很小的距离(约0.005~0.05毫米)时,工件和电极之间的某部分工作液被电离,并形成电  相似文献   

14.
工作辊擦辊器的上、下擦辊梁在加工中存在工件易变形、堆焊合金层厚度均匀性要求高、槽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对工件的工艺流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优化生产工序,使加工工艺满足了设计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相似文献   

15.
对雾中电火花加工中铜-钢电极对分别采用正-负和负-正接法时,工件端所分配的放电能量系数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放电加工中工件的温升、单蚀坑尺寸及放电平均电压、电流等,然后建立了热场与流场相耦合的物理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3.5,得到了内喷雾电火花加工在不同脉宽下工件的能量分配系数范围。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证明了前期实验中得到的在喷雾电火花加工中采用铜-钢电极对时,为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适宜采用钢工件接正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速电弧放电加工铝基碳化硅增强复合材料(Si Cp/Al)的性能。通过对体积分数为20%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实验得出:在峰值电流500 A、脉冲宽度10 ms时,材料去除率超过8200 mm3/min,电极损耗率约为2%。此外,研究了加工极性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得出电极负极性、大电流可用于大余量材料去除,电极正极性、小电流可用于小余量表面修整的结论。最后,采用高速电弧放电加工实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钻孔、铣削和切割等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在用YT15硬质合金电极对45钢进行电火花加工时,若采用正极性加工,可得到显微硬度大大高于基体且抗腐蚀性好的白亮层,但加工效率低,电极损耗快;若采用负极性加工,则无白亮层出现,但加工效率高,电极损耗小。基于以上经验,通过改变极性,对45钢工件进行电火花成形加工与电火花表面强化,可简单高效地得到高硬度的加工表面。  相似文献   

18.
在批量机械零件加工中,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通常会想方设法对一些通用夹具进行改装或者设计制造一些专用夹具,使工件在装夹时既快又稳,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时,这些改装过的通用家具和设计的专用夹具就更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加工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甚至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根据轮轴零件的工艺要求,设计了一套其在数控铣床上加工的专用夹具,实现了轮轴零件在数控铣床上优质、高效、多件同时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单脉冲放电的蚀除特征是放电加工的基本单位,开展单脉冲放电蚀除特征研究对于认识连续放电加工的过程以及放电加工时的电参数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单脉冲放电材料蚀除机制进行了介绍;然后基于材料的电—热模型,借助ANSYS软件对能量在材料内部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材料熔融区域的半径随脉宽变化的规律;最后在自主研发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开展了不同脉宽、不同极性下的单脉冲放电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极性如何,随脉宽增加,电蚀坑的直径、深度和蚀除体积都增大,但径深比减少;在相同脉宽下,工件接正极时的电蚀坑的直径、深度和蚀除体积比接负极时更大,但径深比更小;极性蚀除比(工件接负极时的放电坑的体积/工件接正极时的放电凹坑的体积)随着脉宽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典型零件外轮廓的加工,对型芯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线切割加工时设备的选用、电极丝的准备、工作液的配制、工件的准备、编制加工程序,进行工艺对比分析和合理选择,从而使零件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加工时能保证零件外轮廓的加工精度。这一经验总结也有助于今后加工类似零件时能达到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