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某公司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单级轴流式动叶可调引风机的改造。引风机由单级改为双级动叶,解决了引风机失速问题,同时使引风机效率提高、电耗大幅降低。锅炉引风机改造取得了良好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国产200MW机组原配置的锅炉富裕蒸汽量较大,随着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锅炉富裕蒸汽量更大。通过汽动给水泵改造,利用部分锅炉富裕蒸汽驱动给水泵,增加了单机供电量,相当于主机增容,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较好的方法。通过对电动定速给水泵和变速给水泵的比较,说明汽动给水泵运行稳定性较好,使机组整体运行经济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就大同第二发电厂改造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部分建议,为国产2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汽动给水泵启动方式的分析,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汽动给水泵代替电动给水泵运行,不仅降低了机组厂用电率,更重要的是简化了机组启停操作,提高锅炉给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双列调节级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其动叶的汽流弯应力计算是叶片强度振动的重要问题。在汽轮机变工况时,由于焓降、流量的改变,调节级动叶汽流弯应力将发生重大变化。研究了调节级背压、负荷以及蒸汽参数对汽流弯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调节级背压的减小会增大动叶的汽流弯应力,其中第二列动叶的增幅大于第一列;在第一组喷嘴即将达到临界流量时,动叶汽流弯应力最大;在初参数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汽流弯应力与蒸汽压力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某厂动调轴流引风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起因液压缸故障引起机组跳闸的事故,并分析了故障原因,主要有两点:动叶指令函数死区过大;RB保护动作无法触发.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一种对风机状态参数信号进行综合判断的优化方案,对引风机的故障进行融合处理,并触发引风机跳闸,再通过RB保护动作,从而有效避免了机组主燃料跳闸,提高了机组安全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体膨胀式波纹管蒸汽疏水阀排量不稳定、漏汽率高等问题,分析波纹管热动元件的热工特性.基于Riedel蒸汽压方程和气液平衡方程,建立饱和蒸汽压式波纹管热动元件的热力学模型,设计相应实验系统,进行不同参数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式波纹管热动元件伸长量是相变温度的单值函数,近似呈指数关系;采用不同混合比、刚度及填充方式,可调节疏水阀的排水过冷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组冷态启动用电泵开机耗电大的问题,采用邻机供辅汽冲转1台汽动给水泵来替代电动给水泵,实现机组的冷态启动,从而增加了机组启动方式的灵活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重点阐述了无电泵启动方式的可行性和具体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分析了燃水比、过剩空气系数等影响汽温波动的因素以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正常运行和RB工况时燃料、给水和总风量关系,提出了简单、有效的RB过程汽温控制策略,给出了送、引风机实际RB过程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机组负荷、主汽压力等机组参数的变化结果.大唐潮州电厂4号机组应用及试验结果表明,该RB控制策略对过程汽温、汽压等参数控制效果良好,对同类机组RB过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华电国际山东邹县发电厂自投产以来,4台锅炉的送、引风机先后发生了各种不同的故障,经过不断的改进、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着重介绍了SAF28-18-16-1型轴流式动叶可调引风机安装、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风机运行中出现机械故障的状态诊断、原因分析及处理.通过分析探讨找出原因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华电国际山东邹县发电厂自投产以来,4台锅炉的送、引风机先后发生了各种不同的故障,经过不断的改进、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着重介绍了SAF28-18-16-1型轴流式动叶可调引风机安装、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风机运行中出现机械故障的状态诊断、原因分析及处理.通过分析探讨找出原因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叶顶间隙和汽封齿数对叶顶泄漏量、叶顶间隙内和动叶出口的三维流线以及动叶出口熵增分布的影响,以带有高低齿叶顶汽封的汽轮机高压第一压力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三维定常流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叶顶间隙增加,叶顶泄漏量增加、动叶出口流线偏移加重、熵增的影响区域变大和掺混损失增加.随着叶顶汽封齿数增加,叶顶泄漏量减少、动叶出口流线偏移减轻、熵增变小以及掺混损失降低.叶顶泄漏流引起的掺混损失主要集中于动叶出口顶部7%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以带有高低齿叶顶汽封的汽轮机高压第一压力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叶顶间隙和汽封齿数对叶顶泄漏量、叶顶间隙内和动叶出口的三维流线以及动叶出口熵增分布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三维定常流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叶顶间隙增加,叶顶泄漏量增加、动叶出口流线偏移加重、熵增的影响区域变大和掺混损失增加.随着叶顶汽封齿数增加,叶顶泄漏量减少、动叶出口流线偏移减轻、熵增变小以及掺混损失降低.叶顶泄漏流引起的掺混损失主要集中于动叶出口顶部7%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曲面拟合理论在离心式风机调节性能曲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送、引风机是电厂的重要辅机之一,准确地监测其运行状态和及时的调整其运行方式是实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以曲面拟合理论为基础,以试验数据为依据,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离心式风机调节性能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该数学模型通用性强,可靠性高。满足工程要求,为实施送、引风机的在线监测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引风机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送引风系统的主要辅机设备.对韶关电厂引风机变频改造进行介绍,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韶关电厂采用安全可靠性高、能稳定控制引风机电机转速的变频调速装置,维持炉膛负压在规定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发电机组在增减负荷和变工况过程中,因采用引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来调节机组的运行,将导致大量节流损失、磨损严重、调节迟缓等缺点.中山横门电厂125MW汽轮机发电机组引风机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进行节能改造,保证引风机变频改造后满足燃烧工况需要及炉膛燃烧以及变频器安全运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压变频器在国电铜陵电厂2×600MW机组引风机中的改造方案,然后简述了相关运行方式、控制逻辑,最后针对改造后引风机变频器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藏在注蒸汽热力采油过程中,井间一旦发生汽窜,导致蒸汽无效循环,将严重制约蒸汽波及体积的扩展和原油采收率的提高。用二维可视化实验装置,研究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的汽窜现象以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间汽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蒸汽的推进实际为蒸汽驱动冷凝水与变温热水驱动原油的渗流过程;驱动前缘以外,油藏温度逐渐降低,呈现常规非活塞水驱油特征,水的渗流速度快于原油,呈现明显的突进现象,窜流通道两侧留有大量剩余油,注采井间汽窜时的平面波及系数仅为43.16%;而在热波及区域内,存在绕流残余油与角隅滞留油。影响井间汽窜的主控因素包括:井位与高渗带位置关系、平面非均质性、厚度、原油黏度、注汽速度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压变频器在国电铜陵电厂2×600MW机组引风机中的改造方案,然后简述了相关运行方式、控制逻辑,最后针对改造后引风机变频器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气藏动态监测、分析和管理是气田开发管理的核心,它贯彻于气田开发的始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藏连通性、气藏流体性质、驱动方式、储量、气藏及气井生产能力和规模、储量动用程度及剩余资源潜力和采气工艺措施效果及井况等分析,并进行超前预测。而其中,储量核实、产能分析和驱动方式的确定尤为重要。所采用的技术应该是综合的、多学科的和静动结合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气藏动态监测、分析和管理要最后落实到开发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上。  相似文献   

20.
国产200MW单元机组再热汽温调节采用汽/汽交换器与喷水联合调节方式,原设计意图是以汽/汽交换器为主要调节手段,而喷水为辅助调节,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但由于汽/汽交换器一个表面式换热器,容积迟延很大(4—6分钟),所以至今无法投入自动,因此在客观上形成了以喷水减温为主的再热汽温调温方式。这样就加大了热损失。本文提出了利用Smith预估原理并采用国产KMM型可编程序调节器组成具有预估补偿的再热汽温联合控制统系。仿真试验表明这样的系统既能保证再热汽温调节品质又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