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作面支架液压系统仿真与稳压供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翔  王然风  赵阳升 《煤炭学报》2018,43(5):1471-1478
为提高工作面支架对采煤机的跟随特性,以支架运行过程不同动作供液需求特征为研究起点,基于工作面支架系统的液压原理,利用AMESim建立了支架液压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液压支架动作的供液过程,分析总结了供液流量对支架动作速度和过程压力的作用规律,并提出了适应支架动作的稳压供液理念。通过理论分析稳压供液过程特性,推导出适应支架动作的稳压供液流量的数学计算公式,该公式表明:同一支架液压系统下,稳压供液流量主要由支架动作类型、动作行程、动作数量、卸载阀压力设定等因素决定。最后,在仿真模型中验证稳压供液技术,对比液压支架运行过程的额定供液与稳压供液方案效果,结果表明:稳压供液技术不仅保证了支架动作快速执行,同时减少了系统压力波动,减缓了支架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  相似文献   

2.
基于AMESim液压支架升降回路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液压支架升降回路组成机构和工作原理,根据液压原理图,搭建了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对电液换向阀的运动特性和该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支架在初空载、支撑、卸载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设计者提供各模型运动参数,为进一步分析和优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三自由度双并联液压支架的机构原理和工况稳定性,基于并联拓扑结构理论,论证该液压支架具有x、y、z方向的让压卸载能力;其次,建立大倾角工况力学模型,论证液压支架在大倾角工况下的稳定性;最后,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该液压支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静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三自由度双并联液压支架具有良好的大倾角稳定性和适应性,及较强的抗扭性,各部件满足工作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1前言 液压支架是现代化矿井井下采煤工作面主要的掩护支架,为采煤机操作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掩体和安全空间,也是采煤机/溜槽的移动支点.液压支架卸载系统的功能就是实现支架回缩,保证液压支架卸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增加无故障运行时间,是提高采煤效率和工作面正常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以国产QY120-14/31掩护型液压支架为例,分析液压支架卸载能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勇  陈延康 《煤炭学报》1993,18(5):33-40
在对液压支架瞬态压力冲击的试验研究基础上,笔者对支架液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其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系统卸载过程中流体动态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提供了系统流体动力学参数分析的方法,为系统动态压力的控制和系统动态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磊 《煤》2023,(5):86-88
乳化液泵站为液压支架、超前支架等提供动力,乳化液泵站供液特性会直接影响支架运行控制情况,进而对煤炭生产产生影响。对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供液系统结构及供液特性进行分析,给出增加乳化液泵供液流量措施;采用AMESim软件构建仿真模型,分析供液管路压力降、卸载压力对支架降柱动作影响。研究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丰富采面液压支架运行控制方面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以ZZS4600/13/25型液压支架为例,介绍了用Sold Edge三维机械设计CAD软件对液压支架进行实体建模和运动仿真分析的方法,并结合Sold Edge软件的特点,探讨了进一步对液压支架进行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试验台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液压支架的试验标准分析,讨论了内加载液压支架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的工况进行仿真,为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及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矿机械》2013,(11):64-66
利用UG建立了ZY6000/25/50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三维参数化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对液压支架进行了运动仿真,将仿真后的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定位尺寸和极限参数与对应的液压支架设计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和设置的仿真参数的合理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获得液压支架的运动过程和有关参数,为液压支架的研制和优化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Pro/E与ADAMS的液压支架运动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液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其导入仿真软件ADAMS中。应用ADAMS对液压支架进行了运动仿真,并对液压支架升降时顶梁端点的运动轨迹、掩护梁与水平夹角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更好地获得液压支架的运动过程及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ZF13000/21/40型放顶液压支架进行仿真分析,介绍了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建立液压支架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液压支架在扭转和偏移工况下顶梁和底座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应结果对液压支架提出合理的结构优化建议,为改善液压支架结构和提高工作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8):200-202
介绍了液压支架立柱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立柱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支架升降柱过程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仿真了立柱内泄漏和泵站额定流量的大小对升降柱性能的影响,同时仿真分析立柱受冲击力作用时的升柱速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白涛  李中凯  王瑞 《煤矿机械》2012,33(3):10-11
主要介绍液压支架数字样机参数化设计与仿真方法,通过建立液压支架的三维实体模型,对液压支架进行参数化设计并进行数字样机仿真,从而达到缩短液压支架的设计周期,实现快速设计和降低材料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运动状态的仿真及监测,建立液压支架虚拟样机模型,在Unreal引擎中进行虚拟场景搭建。用位移传感器获取液压支架前立柱与后立柱的位移参数,并将其导入液压支架运动学方程,再利用遗传算法对液压支架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将求解的结果作为Broyden算法的初始值继续迭代,从而求得液压支架位姿参数,用以驱动虚拟场景中液压支架的运动,结合HTC Vive虚拟现实设备对液压支架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及监测。  相似文献   

15.
梁利闯  田嘉劲  郑辉  焦素娟 《煤炭学报》2015,40(11):2522-2527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液压支架的力传递特性,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液压支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液压支架的立柱液压缸、平衡液压缸、顶梁、前连杆、后连杆以及掩护梁等效为弹性体,用预载荷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静载荷,用阶跃载荷模拟基本顶断裂或垮塌时对支架的冲击力。基于此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于顶梁不同位置时液压支架各铰接点的力传递系数和各铰接点力对冲击载荷作用位置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位置对液压支架各铰接点力传递特性的影响不同,各铰接点对冲击载荷作用位置的敏感度也不相同。这些计算结果对于液压支架的自适应控制和等强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贾大玮 《煤矿机械》2012,33(3):43-44
以ZF720型液压支架为例,介绍了利用UG软件实现液压支架模型的运动仿真及分析的方法和具体步骤,采用运动函数驱动,以动画表现液压支架的整个运动过程,用图表反映运动仿真结果,为液压支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半卸载交替推进式薄煤层液压支架的液压油源—双作用手动柱塞泵,它采用独特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手柄往复一次可以排出2次液压油,体积小,结构紧凑。根据半卸载交替推进式薄煤层液压支架应用压力和流量要求,对齿轮齿条和柱塞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并用ANSYS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完成了双作用手动柱塞泵关键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肖自斌  张森 《煤矿机械》2014,35(5):17-19
基于理论计算、虚拟样机技术以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综采液压支架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建立液压支架的四杆机构力学模型与数学模型,对液压支架结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建立刚性参数化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液压支架进行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了系统的承载特性。基于有限元算法,利用ADAMS对关键元件完成了模态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煤矿机械》2016,(5):1-3
针对液压支架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介绍国内外液压支架产品标准的概况,解析GB25974煤矿用液压支架新国家标准与原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液压支架用阀煤炭行业标准的差异,以及新标准实施对促进液压支架技术进步的作用。介绍液压支架技术标准体系及现行标准情况,提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完善液压支架技术标准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液压支架是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重要支护设备之一,也是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其工作过程和状况如何,对液压支架的工作性能和效率影响很大。使用Pro/E软件对液压支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实现了液压支架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运动仿真,其仿真结果对液压支架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