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为满足电脑横机控制器网络化发展方向的要求,在分析传统电脑横机单机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电脑横机控制器的CAN总线的调度仿真方法,并设计了1 台电脑控制器同时控制2台电脑横机的“PC+节点”的网络控制结构。通过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中的电动机、电磁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件等效为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网络节点,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Truetime工具箱,按照双电脑控制器的网络结构,建立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电脑横机的仿真模型。并对CAN总线的动态调度算法和混合调度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得出混合调度算法可满足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要求的结论,验证了利用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目前主流计算机具有主频高、存储容量大和传输性能好的优点,提出利用计算机直接与横机驱动控制器相连,构成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结构。利用Truetime工具箱建立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电脑横机驱动控制模型,结合网络具有数据丢包的特性,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在低概率数据丢包的情况下,伺服驱动系统可响应控制数据的控制要求。该网络化横机驱动系统为低成本、高速度的电脑横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三层控制式国产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案,研究组成控制系统的伺服电动机控制方式的改进,总体采用ARM+ DSP的控制系统,并用一套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代替2个分立的交流伺服电动机(横机主轴伺服电动机和摇床伺服电动机),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SVPWM)算法及磁场定向控制算法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系统不仅容易控制,启动速度快,超调较小,并且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控制精度高,抗扰动能力好,在提高了集成度的同时使整个控制系统同步性及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电脑横机控制系统机头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F040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完成对电脑横机机头执行元件的控制。机头控制器由核心板、电动机驱动板、选针器与电磁铁驱动板和电源底板几个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及电气原理。该方案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数据传输量少,可应用于CAN总线传送方式的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Linux嵌入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向军  刘妹琴 《纺织学报》2007,28(3):107-110
通过分析电脑横机整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以ARM微处理器S3C2410和协处理器FPGA为中心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的嵌入式横机控制系统,利用GPIO驱动程序实现S3C2410和FPGA之间的通讯,编织控制程序可完成从读入花型数据到编织出图案的整个过程。基于Qt/E设计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可提供简单、快捷、友好的人机界面。与传统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相比,该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CAN总线的模块化横机机头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网络化、模块化、高速化的电脑横机发展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横机机头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多节点通讯可行性分析,提出机头控制系统CAN拓扑网络通讯构架,运用总线节点优先级调度的方法来提高CAN通信的实时性,根据横机成圈机理进行模块化设计,各控制模块作为一个节点连接到CAN通信网络,与其他控制单元进行数据通信,并给出了CAN驱动程序和基于命令解析主程序的设计。经现场运行证明,该系统通信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和FPGA的电脑横机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脑横机功能要求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的全自动电脑横机控制系统,提出采用32位处理器ARM和FPGA作为嵌入式全自动横机的主控制和从控制,以及基于此设计思路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这种控制器性价比和集成度都比较高,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脑横机的机械结构和编织工艺的分析,得出织针组件及机头组件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法,并从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出发,分析和验证了CAN通信总线针对电脑横机通信的相关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利用CAN总线实现电脑横机的主控制系统与机头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应用CAN总线控制器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电气隔离,有效地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在电脑横机上稳定实现多种编织工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全自动电脑横机摇床横移运动的振动噪声问题,提高摇床横移的速度、平稳性和准确性,设计基于TMS320F28335内置EPWM模块的电脑横机摇床控制系统。对摇床横移运动特性及控制要求进行分析,阐述了EPWM模块产生摇床驱动电机控制信号的原理及详细配置方案,并给出了相关硬件电路,提出了一种利用EPWM调频功能实现摇床S形调速及精确定位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脑横机起底工作原理以及起底编织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Cortex-M3内核ARM处理器的电脑横机自动起底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根据步进电动机驱动剪刀夹子的控制要求,提出了多段速度控制概念以及离散化的直线型步进电动机加减速控制方法;提出起底升降的变力矩控制,以满足起底编织各阶段不同拉力要求。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起底编织控制要求,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成形电脑横机高速准确的花型数据传输要求,设计一种采用分级控制的全成形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该主系统采用STM32F407与Cyclone IV EP4CE30F23共同控制,子系统以FPGA架构建立,主子系统间通过FPGA建立并行总线。详细阐述高速通讯电路的设计思路,包括LVDS接口设计、FIFO缓存区设计、LVDS传输的PCB设计等。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实现花型数据大量、高速、准确的传输,并满足高速编织要求,为研发全成形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Windows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建中  杨海明 《纺织学报》2004,25(5):117-119
介绍了基于Windows的开放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分层体系、硬件支撑框架、软件构架和程序开发电脑横机的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主界面。  相似文献   

13.
电脑横机产品的编织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由选针器、度目三角、翻针三角、挺针三角、接针压板、导纱器、机头、沉降片电动机、罗拉及摇床机构协调工作才能完成。通过研究电脑横机机头关键部件,即电磁式电子选针器、电磁铁和步进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驱动原理,为机头中的各类执行元件设计详细的驱动电路,并简单说明了控制系统的控件信号需求。设计的电路板在横机上通过实际编织运行,各执行元件动作可靠,编织稳定,为电脑横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32位处理器芯片SH7145的嵌入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对该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介绍了其操作层与控制层硬件设计的构成和特点,并从操作系统和调试烧写方面阐述了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电脑横机选针控制的提前量和保持量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脑横机的选针控制是整个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关键,选针不准确,不仅会使编织的花型错乱还可能引起机构的误动作而损坏机械结构。中在设计和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电脑横机选针控制中的选针提前量和选针保持量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此两量的确定方法,可供电脑横机选针系统改造时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双系统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入手,以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以Visual C++6.0软件为开发工具,采用CAN总线上位机和DSP下位机的两级控制结构开发双系统电脑横机上位机控制软件,以实现对DSP为核心的电脑横机的操作与控制。介绍了PC和DSP下位机的两级控制结构、数据转换、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软件操作界面的设计,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运行模块、文件操作模块、串口通讯这4部分内容。在浙江恒强335系列电脑横机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软件相比,该软件界面更友好,实时性强、可实现复杂的花型编织,有助于提高国产电脑横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μC/OS-Ⅱ嵌入式全自动横机控制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的全自动横机控制系统,分析电脑横机功能要求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系统采用一个32位ARM处理器及扩展电路作为横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载体,采用μC/OS-Ⅱ作为控制系统的实时操作平台。控制系统采用多任务设计,利用μC/OS-Ⅱ操作系统实现任务优先级的调度和任务间的通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电脑横机上位机的需求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脑横机上位机设计方法.分别介绍了硬件设计中的ARM处理器、电源模块、存储模块、USB存取模块、LCD触摸屏模块、JTAG模块和串口模块、以太网模块;提出了一种以ARM-Linux为平台的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法.指出电脑横机上位机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采用的是宿主机/目标机的开发模式,其中Qt-Embedded的移植包括准备资源和搭建移植环境、配置编译安装以及移植tslib和Qt-Embedded-4.6.0、环境变量的配置等步骤;Qt界面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实现、建立信号与槽之间的关系、实现自定义的槽函数3个方面.使电脑横机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性能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丛洪莲 《纺织导报》2016,(9):96-100
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是横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热点技术,四针床电脑横机本身的机构配置及其全成形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该技术背后蕴含诸多研究价值。本文梳理了四针床电脑横机及其对应的CAD设计系统的发展历史,指出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四针床电脑横机和CAD设计软件均为岛精公司所有,其中四针床电脑横机为MACH系列,对应的CAD设计软件为SDS-ONE APPEX 3系统下的Knit模块。文章还分析了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服装的CAD设计流程,指出了全成形工艺设计软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脑横机织针运动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滑块机构的无机头电脑横机单针驱动机构。利用方程解析法对其单针驱动机构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参数下的电动机转角与织针位置间的关系。利用Solid Works软件完成虚拟样机的建模,并对设计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有利于推进针织多功能横机、三维针织机等新型纺织装备的自主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