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三个结合"工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阐述了材料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办法和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实践证明,"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化教育时代行之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行业背景院校在专业化特色人才培育上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对其特色型人才培育以严重冲击,同质化教育模式使行业背景院校人才特色逐步消失,保持行业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必须培育"自主性、创新性、专业性和个性化"心理和行为特色人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定位和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类招生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介绍了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分析了当前高校存在着办学理念趋于"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实行导师制;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实践措施来提高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类招生就是按"专业大类"招生,是适应"宽口径,厚基础"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大类招生情况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会有许多变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为适应新的招生方式,在此课程的教学上进行了积极改革。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高校招生和培养的两大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机械类专业的实施方式,论述了各自的实施方案与模式,分析了两者的优点与缺点,对机械大类人才培养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协同推进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探索并实践高职文秘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今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的新课题。阐述了高职文秘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并从课程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管理、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三方面对高职文秘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要求构建教师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教师教育应该采取分层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与在职教师)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针对地培养其成为小学、中学、高校教师,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主要是本科生)采取混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成为小学、中学、高校教师。该模式主要包括针对专升本学生和通过一定考试的小学和初中教师的"1+1"模式;针对研究生和通过一定考试的在职高中、高校教师的"2+X"与"3+X"模式;针对4年后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分流的本科生的"4+X"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探索并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训结合、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凸显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结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开展了"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以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规划体系为指导、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机制、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为辅助的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成效的"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高等职业专业培养目标的统领下,明确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对实现这种结构所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所形成的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得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质量评价等,而且在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运行、应用能力培养、继续学习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双师"素质教师保障等方面,应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重要指标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管理创新与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教育理念,以及基地的文化建设对教育理念的蕴含与体现,构建了以"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块,形成了"333"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阐述了基地的作用以及收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实际情况,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之间产生了诸多不平衡。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地方本科教育职业化的趋势,并阐述了本科教育职业化的基本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三师型"教师和"校企深层合作"等主要方面,以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达到企业与中职学校"双赢",实现中职教育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是在普通"双元制"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我国在进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本土化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之路上,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下探索了高等教育阶段共性教育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3+1"教学模式,并形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说明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3+1"教学模式是一种人才特征鲜明、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2 1"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是"工学结合"的具体实践,是加速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介绍了"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探讨了如何界定"2 1"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的内涵以及.2 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应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可以此为契机,科学定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发掘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重视,同时也实施了订单教育模式,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共同收益的桥梁。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制订了订单班,对订单班的实施过程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改进。"订单式"教育模式值得继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题研究了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目标,结合专业与课程实际,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项目为导向的"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案,并且面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2011级学生实施该方案,实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标,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在当前工程教育的一个新目标CDIO模式下的"工程材料与加工"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的改革和思考,探讨课程CDIO培养模式,为CDIO教育模式在本课程的实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