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的自适应控制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了辩识。以铁矿资源开发为例,将年其建投资和矿石产量非分别作为控制量与受控量,建立了铁矿资源开发的输入自校正控制模型。为铁矿资源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这篇论文介绍了磨矿回路的分布自适应通用预测控制。这种多变量系统一般用于矿业中的富矿作业。它的特点是由于矿石性质和操作条件的改变而出现的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原矿给矿量、加水量、循环负荷和产品细度分别根据控制和被控变量进行选择。两个单人单出离散模型的参数是利用最小二乘法,同时考虑长期自适应控制的要求来确定的。利用建立在现象模型基础上的模拟装置已经求得了数字结果,该现象模型是通过质量平衡条件建立的.自适应控制器与固定参数控制器类似。这些结果说明了控制策略的自我调整能力和连续自适应性能力。它们也表明自适应控制特别适用于分布控制。  相似文献   

3.
重介悬浮液密度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雷平 《煤炭技术》2012,31(12):103-104
研究重介悬浮液密度模糊PID控制,对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适应于复杂的过程控制,可在线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4.
孙伟  曾盈  刘静 《煤矿机械》2013,34(5):63-66
针对常规滑模控制系统参数获取在现实中存在很大困难的情况,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其包含了2个模糊控制器,第1个模糊控制器结合一自适应参数α,用来逼近常规滑模控制当中的等效控制ueq。另外一个模糊控制器用来调整切换控制usw的切换增益E的大小,有效地抑制了抖振。该设计方法并不依赖于系统的具体参数,鲁棒性强。基于实际项目对南屯选煤厂原有装车系统进行改造的背景,对改造后的斗提机建模,并应用了本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伟  戴成梅 《煤炭技术》2012,31(10):44-46
介绍了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在二质量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减小系统的振荡,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系统内部结构和参数改变对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影响很小,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实现了对内部参数变化的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6.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速度自适应反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精度的伺服系统,考虑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机的定子电阻、黏滞摩擦因数及负载转矩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系统的伺服精度,提出了自适应与反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推导,它不但能够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完全解耦,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速度跟踪伺服性能的影响,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通过仿真,验证了自适应反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将改进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控制系统中,提出PMSM伺服控制系统自适应逆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不足,提出变换域变步长NLMS算法,解决非线性时变特性的跟踪控制问题。采用该算法对PMSM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逆控制方案精度高、跟踪快、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掘进机工作装置的自适应控制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悬臂式掘进机工作装置的控制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表现在机构模型的建模简化、液压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负载扰动以及对称阀控制的非对称油缸的特性等方面.基于误差方程多项式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使被控系统的输出渐进一致地跟随参考模型的期望输出,使自适应控制误差随时间的推移趋向于零,确保系统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设计了悬臂式掘进机工作装置速度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磨矿回路的自适应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磨矿回路分布式综合性的自适应前馈控制。这种多变量系统通常用于选矿工业中的矿石破磨。其特点在于,当矿石性质和运行条件变化时,系统的动态特性随时变化。新的给矿量和加水量、循环负荷、以及产品细度分别被选定为控制和被控制变量。考虑长期自适应控制的要求,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两个单输入--单输出参量的独立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参数固定的常规PID速度调节器易受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而很难达到高精度的控制要求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速度调节器。该调节器能根据当前速度误差和速度误差变化率,借助模糊经验推理出常规PID控制器的比例修正系数Cp,积分修正系数ci和微分修正系数ccl,实时在线调整常规PID控制器的参数。将之应用于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胡俊平  孙伟  黄堃 《煤矿机械》2012,33(12):72-74
为了能够提高焊管切割机的工作稳定性,深入地研究了模糊PID控制在其液压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了焊管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且设计了参数初始化和模糊化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技术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9,(11):154-159
针对不同煤层硬度下截割阻力不同引起电机转速不稳定工作的问题,依据PID控制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采用模糊增益的参数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截割电机调速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截割电机模糊PID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并给出了PID控制器参数随系统动态调整的控制策略,对电机转速有效控制,实现更高的精度要求。控制系统调整时间比传统控制时间短,且无超调产生,表明系统的跟随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逆控制实现的高性能调速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首次将不同于常规反馈控制的自适应逆控制理论应用于直流调速系统 ,解决了常规反馈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系统跟随性与抗扰性需折衷问题 ;利用其扰动消除器消除电机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对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 ,自适应逆控制系统比常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抗扰性、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异步电动机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王威  张新忠  郭秀荣 《煤矿机械》2013,34(1):183-184
针对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和结构参数易变等特点,采用矢量变换,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建立了模糊自适应PI调速系统的双闭环模糊控制仿真模型,对异步电动机模型参数进行分析整定。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与常规PID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自适应能力,没有超调和振荡,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新秋  杨鹤  杨景明  吕金 《矿冶工程》2014,34(4):115-118
针对重庆某铝加工厂双机架铝带热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波动问题, 分析了影响张力波动的原因。为提高张力系统的控制精度, 对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了算法改进, 采用无模型自适应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 并加入灰色预测模型, 通过超前预测来补偿系统延时及参数时变, 形成新的控制律作用在被控对象上。仿真结果显示, 基于灰色预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跟踪性、适应性、克服大时滞能力方面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以自适应逆控制理论应用于直流调速系统,解决了常规反馈控制系统所存在的系统跟随性与抗扰性需折衷等问题,并利用扰动消除器消除电机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对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自适应逆控制系统比常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跟随性、抗扰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尾砂胶结充填系统过程控制的特点,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智能自适应控制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炼镍用矿热电炉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模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自己提出的工业生产过程模糊自适应控制模型建模方法,为某冶炼厂熔炼车间炼镍用矿热电炉设计了一种生产过程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并研制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控制软件,该软件已在现场正常运行10个月,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窗自动监测与调节系统过程通道的时滞性,提出了Smith预估控制及自适应Smith预估控制方案,并对PID参数进行了优化整定。  相似文献   

20.
盾构掘进土压平衡控制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影响盾构土压平衡的掘进参数之间及其与土仓压力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了一个以推进力、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实时数据采样值为输入,螺旋输送机转速为输出的基于排土控制的盾构土压平衡控制模型.在Matlab中利用100组施工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优化,并采用另外100组数据对训练好的模型加以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说明该土压平衡控制模型能够很好地逼近盾构掘进此类非线性过程,同时可以对掘进参数进行有效的预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