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糯扎渡水电站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环境保护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3个方面展开。介绍了糯扎渡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意义、概念、指标和主要内容,并且概要说明了糯扎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实施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基本情况。实践表明,规划及其实施对于糯扎渡水电站和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支持,也可以为我国水电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小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小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发展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具有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水电工程的发电功能能减少人类对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和具有重要的减排作用,而且在我国的能源价格体系中承担着相当的成本,但水电开发由于其具有的两重性,即产生了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巨大正效应,也产生了直接可见的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备受争议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我国各种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水利水电建设是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下解决水电开发生态问题的5大难点,认为尚难破解水电规划开发生态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解决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日益严重的关注。就国家的发展而言,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水电资源的开发,而另一方面,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可能威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协调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土石坝工程为例,研究、探讨了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了建设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的一些相关准则。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协调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指出了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水电工程建设与自然演化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即提出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理念,系统分析探讨了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理念的基本原则.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可以通过人力与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水电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巴河水电开发对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尼洋河流域左岸支流——巴河的水电开发,重点分析水电工程的兴建对巴河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景观生态等的影响。提出合理开发水电工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防治措施:规划和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施工期尽量减少干扰,严格按照各类法规进行;竣工期注重植被恢复,完善各类景观恢复措施;运行期注意调节径流,保证河流最小生态水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深入,在水电开发工程建设活动中,注重实现质量效益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逐渐成为提升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引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水电站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体系。着重阐述了"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协作关系和谐"的一级目标架构,以及二、三级目标的内核,并介绍了建设猴子岩绿色水电站的实施规划与具体做法。对于促进水电资源合理有序环保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以水电清洁能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水电评估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国内外绿色水电研究现状,提出以国际绿色水电认证体系、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为基础,从防洪、航运、能源、生态环境、移民生态补偿、库区文化景观补偿等角度出发,分析长江上游典型区域梯级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各阶段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提炼出具有完备性、独立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探寻我国绿色水电评价指标及其阈值。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试点评估,建立覆盖水电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保护-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评估体系,以保证我国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每个环节的“绿色性”,促进我国水电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磐安县水电开发规划建设,以溪炉港流域规划为例,剖析水电开发现状及水电开发规划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按照磐安“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的综合发展战略,在新一轮水电开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下游村镇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提出保护环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保护群众利益,适当控制、有序开发,多功能、多目标综合开发4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水电开发的大国,如何实现工程项目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我国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四个主要区域的代表性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调查分析,从关注和控制主要影响因素考虑,识别了全国范围内绿色水电的影响因素,筛选出了我国绿色水电评价要素,并针对不同区域水能资源分布特点可能导致水电开发规模的不同,分析了小水电工程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效果,筛选出了小水电绿色评价要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对水电开发提出了更高的生态环保要求,只有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的监管,才能形成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流域水电开发新格局。笔者结合工程实际,从环保规划、体系建设、专项设计、措施落实、监督管理等角度,分析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开发生态环保全过程管理的探索性工作,总结了建设单位强化自我监管、全面保障环保措施落实取得的初步成效,对推进“绿色水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小水电评价的作用、内容及标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小水电评价是从环境、社会、经济和安全四个方面,对处于运行阶段的小水电站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小水电站以经济、政策或技术方面的激励.在分析国际水电环境认证制度、水电可持续性评估规范和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小水电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施技术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核心的绿色小水电评价,从而发挥行业引导作用,促进实现小水电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四个方面分析了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且探讨了评价基线和标准阈值两个评价标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源 《人民黄河》2012,34(2):126-127,13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除害兴利、产生丰富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但同时对河流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水坝安全管理、退役与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宁 《中国水利》2004,(23):27-30
从中国水库大坝建设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21世纪中国水库大坝建设管理中的若干问题,重点阐述了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中的降等与报废制度,以及病险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同时,依据有关法规,提出了水库大坝建设与运用要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与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等.倡导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绿色水工程,建立对各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5.
赵士和 《水力发电》2005,31(9):65-68
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在抽水蓄能电站普查的基础上搞好选点规划工作,经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第一期开发工程和开发顺序;进而根据所选站点面临的电力市场特点和态势,开展工程建设必要性的论证;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电网的需要,应贯彻大、中、小并举的方针;抽水蓄能电站一般位于大城市或风景区附近。开展前期工作时要充分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的生存和发展更寄托于电价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与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任务,而对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的中国来说,清洁能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产业必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本文以中国水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模态为研究目的,从资源、市场、人才与技术、资本和市场机制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水电产业的优势。并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水电产业的相关要素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展望:推演出本世纪前叶我国水电产业需经过三大发展阶段--合理规划利用、重点开发集约经营、步入国际水电市场的发展进程。这三个发展阶段承前启后,相辅相成,将对中国水电产业(行业)的发展以及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水电开发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水电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对生态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促进农村水电建设和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要在农村水电的规划设计、新技术与材料的研究应用、工程施工中重视环境因素,实现农村水电开发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应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加强生态调度,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研究,尽快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并建议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为各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