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导弹试验,雷达在跟踪测量目标时,需评估雷达测量效能问题,以便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测量目标航迹数据。结合试验和工程实际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雷达效能分析方法。通过算例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影响雷达效能的因素中目标的过载、目标的姿态角和目标的温度对其影响较大,当目标匀速运动、目标机动性小和目标姿态稳定时,雷达跟踪较为稳定,雷达测量效能发挥较好。算例数据分析为雷达的使用提供了定量分析,可在靶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用于靶场武器试验的相控阵跟踪测量雷达多目标工作方式与特点。提出角度、距离捕获与跟踪及丢失处理过程的工作方式,对相控阵跟踪测量雷达在设计、使用中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靶场测量中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具备导弹全程覆盖与连续跟踪的优势,但其测量精度较差,通过为其配备接收站组成双基地雷达系统,可提高测量精度。本文主要介绍T/R-R靶场双基地雷达系统对探测目标定位及定位精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双基地模型可改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由单目标跟踪雷达来处理靶场测量任务太复杂。正在研制“多目标跟踪雷达”(MOTR),以解决现在的靶场问题和满足进入二十一世纪预定的需要。MOTR的装在底座上的相控阵使此雷达能以与AN/FPS-16相当的精度同时截获和跟踪10个目标。此雷达是机动的,能在8个小时以内就位和校准。系统所有的主要功能都在计算机控制下。不专用于跟踪的任何MOTR资源,都可为完善的搜索工作所应用。此雷达可多靶机控制,且也提供每个脉冲的目标幅相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国外多目标测量雷达的发展水平,脉冲体制和连续波体制多目标测量雷达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国外若干种最先进多目标测量雷达的用途、技术性能和靶场使用情况。本文还论述了多目标测量雷达的技术特性、靶场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脉冲体制和连续波体制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在对国内外脉冲体制和连续波体制的多目标测量雷达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靶场发展多目标测量雷达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靶场脉冲测量雷达链式工作方式易受多站信号干扰丢失目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靶场脉冲测量雷达组网的工作方式。文中阐述了组网工作方式的原理和优点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靶场雷达组网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基线长度下定位精度几何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站法线方向测量精度较低,长基线精度优于短基线。并且根据目标飞行轨迹,合适的雷达站点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和任务可靠性,同时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合理配置、集中管理,避免多任务冲突。靶场脉冲测量雷达组网的工作方式对提高靶场测控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靶场弹道测量多目标雷达数据实时处理中,在预测目标状态之前需要进行目标航迹起始。传统航迹起始算法的可靠性受第一帧数据的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在进行高射频连发弹丸初速测量等高精度多目标弹道测量试验时,异常的航迹起始会导致弹道测量出现严重偏差。根据连发弹丸初速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航迹起始与跟踪算法。首先,选择检测效果最佳的数据作为起始数据进行航迹起始;然后,采用双向α-β-γ滤波的跟踪滤波方法获得弹道参数的最优估计。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航迹起始与跟踪算法能够避免第一帧数据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提高了雷达测量弹道参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实时处理是现代导弹靶场的重要数据处理方式之一。本文讨论低空测量雷达对低空飞行目标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方法。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低空掠海目标的跟踪测量,我们将雷达测量数据变换到空间直角坐标后再进行滤波处理。提出修改的α-β-γ滤波及变增益算法。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与卡尔曼滤波相比,运算速度大为加快,滤波效果也令人满意。经对ATLAS雷达实测数据使用本算法表明,处理结果不错。  相似文献   

9.
张华生 《电讯技术》1998,38(2):11-17
航天战略地靶发射初始段测量除了产生必要的跟踪监视信息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获取安控信息源,文章从靶场的雷达环境出发,说明常规跟踪雷达不能实现对复杂背景下的载体(星箭,导弹等)跟踪,经分析研究,提出了MTT(Moving-Target-Tracking)技术的概念,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和工程样机在靶场跟踪的数据分析,说明MTT雷达是实现初始段精密跟踪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华生 《现代雷达》1999,21(1):28-33
星箭发射初始段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发射场区的安全。文章从靶场的雷达环境出发,分析了动目标跟踪(MTT)数学逼近原理。针对测角中的多普勒附加调制问题指出: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必须对测量系统进行补偿。经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和工程样机在靶场测量的数据分析表明,补偿技术是发射初始段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为靶场测量中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配备接收站,组成合作式T/R-R双基地雷达系统,可提高其测量精度。本文通过靶场T/R-R双基地雷达几何关系分布,对观测目标建立三种角度定位及定位精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T/R-R双基地模型可大大提高角度定位精度,为靶场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增加接收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吕韶昱  佟光  万建伟 《现代雷达》2007,29(10):57-60,63
由于多径回波信号的干扰,雷达对低空目标俯仰角的实时测量很难达到靶场外弹道测量的精度要求。结合目前靶场在装雷达系统,研究了掠海巡航飞行低空目标的俯仰角事后提取问题,为了提高低空目标俯仰角的测量精度,应用动态偏差补偿技术从雷达系统实时存储下来的视频信号中提取低空目标俯仰角参数。结果显示,动态偏差补偿技术可以显著改善俯仰角测量精度,为靶场试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崇贤 《现代雷达》1998,20(6):92-95104
介绍了靶场测量雷达新一代引导接收机。它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型锁相接收机,可对USB(UnifyS-Band)信号进行谱线识别和谱线跟踪,其捕捉范围和跟踪范围可达±180kHz。它能提供目标角误差信号、目标强度信息和目标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4.
雷达测量是靶场测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雷达精度试验时,由于测控雷达布站位置与所需鉴定雷达不同,需将测控雷达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到被鉴定雷达坐标系下,而由于坐标的转换,目标位置误差被放大,因此必须对转换后测控雷达的精度进行误差分析,以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试验数据处理要求精度。建立了目标位置、靶场测控雷达和被鉴定雷达位置分布与测量精度误差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测控雷达的分布和目标航路的设计对测量精度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AN/MPS-36雷达是美国RCA公司根据1968年5月美国陆军提出的“机动式靶场安全系统”计划而研制的,第一部MPS-36雷达于1970年1月正式交付白沙导弹靶场使用,雷达的设计吸取了美国靶场和基地主要精密跟踪测量雷达FPS-16和FPQ-6及其改进型的技术特点和丰富的运转经验,从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机动性等特点,能满足靶场各项业务的要求,成为美  相似文献   

16.
白沙导弹靶场遥测跟踪系统由10个自动跟踪站和4个手控跟踪站组成。这些跟踪站的工作频段为1435~1540和2200~2300兆赫。带有24呎抛物面天线的两套遥测捕获系统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6呎抛物面天线系统已从活动站变成固定站系统。有8呎抛物面天线的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与活动微波中继站可放在靶场内外,以保障靶场试验。 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的射频分系统已小型化,并与馈电装置合成一体,使自动跟踪可靠性大大提高。由于白沙导弹靶场两个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了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和两套遥测捕获系统的数字伺服跟踪能力。所用的跟踪系统接口硬件和软件都是由测量机构在白沙导弹靶场自行研制的。国家靶场管理局、数据收集分配和遥测部门把跟踪系统接口与跟踪系统对按在一起。跟踪系统接口使用两个Z80微处理机,并能用两种方式处理测量雷达数据。第一种方式是用成套的通用1108实时计算机设备,把雷达的XYZ数据变换成遥测站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数据。第二种方式是遥测跟踪站直接得到雷达XYZ数据,并完成自己的坐标变换。跟踪系统接口的附带优点是,为自检、伺服测试和系统准备测试提供了测试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SM)主被动传感器的协同定位与目标跟踪,提出了基于测量子集优选的目标跟踪算法。该方法利用ESM方位角测量与雷达距离、方位测量组成的各测量子集对目标的定位精度分析,遴选出定位精度最高的测量子集定位结果作为雷达对目标跟踪的融合量测,在雷达的跟踪门内进行量测确认,之后按照联合数据互联的方法,对多目标当前状态进行估计。仿真实验显示,该方法是异地配置雷达/ESM协同目标跟踪的一种点迹级融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明 《无线电工程》1995,25(3):8-17
本文着重讨论现阶段多目标测量雷达在常规兵器试验靶场(简称常规靶场)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光学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学雷达是靶场试验外弹道测量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大气对光波传播引起的折射效应,使得光学雷达测量中产生折射误差.针对靶场常用的光学雷达系统,根据光波射线在大气中的运行轨迹,利用逐次逼近法得到了实用的光学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对某靶场的实际测量数据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试验靶场,满足了靶场试验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视跟踪器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电视跟踪器的发展,以及它与雷达和红外跟踪系统相比较的优缺点、基本工作原理及各种分类方法,还指出了它们在电视制导、火炮控制、靶场测量、星体跟踪、飞机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