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动态     
最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元件研制成功日本东芝公司、美国IBM和AMD公司近日联合发表新闻公报,这3家公司共同利用鳍式场效晶体管开发出面积仅0.128平方微米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元件,并确认这种世界上最小的SRAM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8(1):134-134
SeikoEpson公司(“Epson”)日前宣布开发出业内首款柔性TFT—SRAM(16 kbits)。公司期望TFT—SRAM在未来被用作小而轻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关键元件。  相似文献   

3.
"我不认为SRAM将来会像CPU那样成为电子系统的核心,但随着系统对SRAM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SRAM的表现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可以说,SRAM将成为系统设计中更为关键的支持元件."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存储器产品部高级应用经理Mathew Arcoleo说.因此,他认为未来的几年内SRAM市场将会持续稳定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高性能系统中,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直是关键性器件。SRAM广泛用做计算机中的二级(L2)缓存、存储常用变量和数据的高速暂存存储器,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查找表等。做为关键的系统支持元件,SRAM应该永远能满足系统性能。但不幸的是,情况并非总是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可供选择的SRAM架构很有限。一种专门满足大带宽网络应用需求的突破性SRAM新架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电子与电脑》2011,(12):105-105
SRAM领导厂商CyPress宣布Altera公司28nmStratixVGXFPGA开发工具包,选用CypressQuadDataRatell(QDRII)以及QDRIl+SRAM。Cypress的SRAM让StratixVFPGA开发工具包能实现高达100Gbps的线路速率。  相似文献   

6.
superSRAM     
瑞萨科技公司日前通过开发新型存储单元,并将SRAM单元与DRAM电容器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一个实际上没有软错误的SRAM,称作“superSRAM”,用于移动应用中的16M位小功率SRAM。  相似文献   

7.
台湾茂矽电子公司成立于1987年,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研究、设计、发展、制造及销售各种大型、超大型和相关的集成电路产品。目前产品包括DRAM、SRAM、VRAM、VOICE ROM以及ASM、为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品厂商提供不可缺少的元件。  相似文献   

8.
据市场调研公司Semico Research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Pseudo SRAM(PSRAM)的市场不断扩大。PSRAM的DRAM单元含有一个晶体管,而典型的SRAM单元含有六个晶体管。DRAM架构使PSARM比低功耗6晶体管SRAM(6TSRAM)具有一些优势,即尺寸较小和价格具有竞争力。占总体SRAM市场90%的厂商目前正在生产PSRAM。  相似文献   

9.
新概念SRAM     
<正>据日本《电视学会志》1989年第1期报道,日本东芝公司在实验中首先发现双极晶体管具有双稳态特性,并根据这种现象研制成由两种器件构成的新概念SRAM.该公司着眼于减少构成SRAM的器件数,根据偏置条件(基极和收集极电压)使双极的基极电流反转,发现并确认所产生的双稳态特性.具体情况是:基极电压在0.5V以下和0.9V以上时,电流从基极向发射极流动,在0.5~0.9V范围内电流从收集极向基极反向流动.为了存贮信息,以前的SRAM单元由双稳态多谐振电路的6个元件(4个MOS晶体管  相似文献   

10.
Cypress半导体公司设在印度班加罗尔的设计子公司设计了一种16兆字节快速异步SRAM,其存取时间小于10ns。异步SRAM内含1亿多个晶体管,采用6个晶体管存储单元,是该公司4兆字节快速异步SRAM的后续产品。Cypress India公司负责这种新SRAM设计流程中,从概念设计到交付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据设计工程小  相似文献   

11.
<正>据日本《电子材料》1991年第4期报道,日本富士通研究所最先研制成HEMT64k位SRAM.这种SRAM与通常半导体一样,在室温下已达到世界最高速存取时间1.2ns,集成度比以前16k位SRAM提高4倍,实现了高集成化.HEMT是新型的超高速器件,用作记忆元件,比目前所用的硅半导体的性能大为提高.这种LSI具有以下特点:(1)与双极SRAM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工程师都知道现有三种基本的FPGA技术:反熔丝、FLASH和SRAM。其中,SRAM是迄今为止应用范围最广的架构,主要因为它具有可重编程能力,而反熔丝FPGA只提供一次可编程(OTP)方案。基于FLASH的FPGA也能以相近的元件成本提供可重编程功能,这是FPGA领域比较新的技术。然而,许多设计决策都是以比较这些不同FPGA技术的器件成本为基础,没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广泛考量各种技术的有形和无形成本。本文将通过分析其应用的整体系统成本,对SRAM架构FPGA的普及性提出质询。SRAM架构FPGA的应用必须用到许多附加元件,而这些…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举行的汇集了众多知名半导体厂商的JEDEX中国研讨会上,通信集成电路供应商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透露,它已与Infineon技术公司和Micron技术公司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合作开发应用于下一代无线手机的CellularRAM存储器规范,以取代目前蜂窝电话中使用的异步低功耗SRAM。CellularRAM是一种新型多代multi-generation)低功耗伪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PSRAM)。CellularRAM存储器以单个晶体管DRAM单元为基础,它与传统SRAM和6晶体管(6T)的SRAM单元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它采用了DRAM技术但大大缩小了…  相似文献   

14.
从事存储器设计的IntegratedCircuit Solution Incorporation(ICSI)推出存取速度高达250MHz的8兆位异步SRAM。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如Samsung公司、Micron公司、IDT公司和Cypress公司目前提供的8兆位异步SRAM存取速度最高为225MHz。ICSI的异步SRAM芯片的存取时间为4ns,工作电压为3.3V和2.5V。预计宽带通信市场将继续大幅度增长,这种  相似文献   

15.
使用AVR单片机对Altera公司的FPGA进行配置,讨论了配置的时序要求、配置文件的处理,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Altera公司的ACEX、FLEX等系列的FPGA芯片应用广泛,但其FPGA基于SRAM结构,决定电路逻辑功能的编程数据存储于SRAM中.由于SRAM的易失性,每次上电时必须重新把编程数据装载到SRAM中,这一过程就是FPGA的配置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电子测试》2005,(4):102-102
日立公司和瑞萨科技公司目前宣布,两家公司研制成功低压嵌入式SRAM技术,这项技术是针对用90nm工艺和更小工艺尺寸制造的系统级芯片(SoC)技术而研制的。利用这项新的电路技术,在进行写入操作时,SRAM单元的电原可以处于“浮动”(脱离供电电源)状态,并且可以工作在0.8V,预计它将成为实现信息设备(信息设备在支撑着社会发展)中系统级芯片高性能、低功率运作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电子产品世界》2004,(12B):40-40
Z.World/Rabbit Semiconductor公司推出的RCM3600和RCM3700 RabbitCores据称是价格最低的Rabbit微处理器内核,主要用于工业应用(以太网,因特网中使用RCM3700)。这两款RabbitCore具有512K Flash/512K SRAM或256K Flash/128K SRAM.  相似文献   

18.
《电子与电脑》2011,(11):100-101
SRAM领域的业界领先者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宣布.Altera已在其28nmStratixVGXFPGA开发套件中选用赛普拉斯的Quad Data RateII(QDRII)和QDRII+SRAM。赛普拉斯SRAM使StratixVFPGA开发套件能够实现高达100Gbps的线路速率。  相似文献   

19.
IDT公司推出四种全新3.3V同步双端口SRAM元件,包括36位1Mbit双端口芯片。该新型100MHz双端口存储器的数据存取速度为5ns,同时拥有更大的密度和总线宽度。适用于效能要求高、数据密度大的应用,如LAN/WAN交换器和路由器、RAID控制器和蜂窝基地站。 该类双端口存储器产品拥有一个同步界面,每端口各有独立的时钟,可各自运行于不同的频率。该元件在每端口分别有边界溢出(full-boundary)  相似文献   

20.
《今日电子》2014,(3):35-35
正东芝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已经开发出适用于低功耗微控制器备用RAM的极低泄漏65纳米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它可以实现从深度休眠模式快速唤醒。东芝已经开发了一种泄漏率低于传统SRAM千分之一的极低泄漏SRAM,当采用65纳米工艺时每比特泄露电流为27fA。这一水平低于采用65纳米以上技术制造的SRAM的已发布数据。这种新的SRAM充电一次便可以在备用存储器(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