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DCS技术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DCS一体化已成为当前电厂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全厂DCS一体化方案在越南火电项目的成功应用,介绍了全厂DCS一体化控制方案的设计思路,对其网络结构和硬件配置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文中对这种控制方案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火力发电厂全厂DCS一体化实施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全厂DCS一体化的控制方案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发电设备》2013,(6):410-413
以华能金陵燃机电厂200MW机组天然气调压站控制系统为例,提出了采用DCS远程IO的方案实现调压站的控制,实现了全厂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统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践表明:采用DCS远程IO实现天然气调压站的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电气系统监控纳入DCS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薇  唐毅 《电力建设》2005,26(1):67-0
电气系统纳入DCS ,可充分利用DCS的手段 ,有效提高整个电气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气系统纳入DCS ,必需充分考虑电气系统与热工自动化在控制要求及运行过程中的不同特点 ,合理确定电气系统纳入DCS监控的范围 ,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软件、硬件的配置和后备监控设备的配置 ,并考虑DCS投入与厂用电受电工期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 ,介绍了基于PLC的DCS控制系统 ,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信网络设计、控制回路和主要功能 ,以PLC和DCS技术为核心 ,结合工业控制网络和组态软件 ,实现了全厂的集中管理和各控制站的分散控制  相似文献   

6.
将单元机组DCS公用网络与全厂辅助车间控制网络连接构成全厂DCS公用网络,以实现机组-辅机DCS一体化控制.仿真试验和在国电荥阳电厂一期超临界2×600MW机组上应用的结果表明,该全厂DCS主辅机控制一体网络负荷在3.3%~5.9%之间,最高达到7.2%.与传统的DCS主辅机控制一体网络相比,该网络结构更清晰.  相似文献   

7.
葛朋  李志刚  张一夫  徐亮 《吉林电力》2021,49(6):42-44,54
针对全厂停电事故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停电事故也危及全厂设备的安全问题,以某发电厂送出线路跳闸而引发的全厂停电事故为例,从机组主保护设置、设备电源、仪用气源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增强了机组适应极端运行工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提高火力发电厂全厂经济性的有效管理办法是对影响经济性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监督与控制,只有将各项小指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才能实现全厂经济性的最优化,从节能技术监督的角度,对火力发电厂经济指标监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方法和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DCS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形式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管理能力;PLC以其优秀的逻辑控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适合工业现场应用。采用DCS和PLC混合控制系统,PLC负责生产线逻辑控制,DCS通过和PLC通信以及直接采集现场仪表数据,构建全厂生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组态监控画面和分析生产状况。本系统将DCS和PLC两者优势结合,形成"车间—控制室—监控室"三级管理网络,提高了腈纶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电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目标、方法及其分布特性,给出了基于MAS控制的建模和拓扑结构,并对MAS控制系统协调工作过程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DCS进行了实际应用。投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滞后、非线性、多干扰、变参数的火电厂生产过程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同时证明了MAS在解决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DCS/SIS一体化系统中的高级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时实践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中高级应用软件出现的问题论述了DCS/SIS一体化系统的必要性,并指出高级应用软件是连接这两个层次系统的功能纽带。介绍了新华公司在火电厂(机组)高级应用软件(XPAS-400等)方面的实践,讨论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层和SIS层的高级应用软件的一些问题。章还指出:在发展DCS/SIS一体化系统时,单纯DCS高级功能仍然必要;优化运行的闭环控制是SIS的发展目标,但目前只宜在条件适宜的电厂进行试点;应尽快制定SIS高级应用软件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2.
依据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内容,论述执行其内容的目的和意义。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从分散控制系统外部条件、技术管理、运行检修和运行考核着手,实现分散控制系统规范化管理。经验证明,规范化管理不仅是信息化管理所必须,而且是提高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有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态方式的电站性能分析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站性能分析系统对于电厂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系统的热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一种组态方式的电站性能分析系统,该系统依托于电站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采用热平衡法,等效热降法,能损耗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可在线计算出各种工况下的机组热经济性指标,进而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及时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热力参数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牛海明  张洪敏 《中国电力》2016,49(11):100-104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稳定运行依赖于其高度的可靠性。针对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工艺对象特点和控制技术要求,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提出了实现广义可靠的三原则,即预防为主、弱化影响和在线维修三原则,从系统的网络通信、硬件性能、电源供应、功能预警、软件优化和工程设计方面讨论了三原则的实现方法、原理及具体措施。其中双网双发的通信方式提高了工作链路故障时的系统容错性;公用系统冗余供电方案提高了公用系统的电源可靠性设计;标准化的算法设计规范了软件使用,实现了故障时安全动作。以此整体解决思路设计的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在某大型机组实现了成功应用,通过了恶劣实验的检验和长期运行的考验,可以实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的电气监控系统特点,并且指出了电气监控系统纳入DCS时的注意要点;根据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DCS)在西柏坡电厂的实际应用,分析了电气监控系统(ECS)纳入DCS监控的范围;以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析电气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在电厂的实际应用。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火电厂ECS控制系统的特点,着重讨论了ECS信号采集的三种不同方法,并且根据每种方法的安全性指出了使用范围;浅谈了信号在DCS内部快速传递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马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机组DCS系统为例,对调试过程中发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同类机组DCS系统调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蒙磊  唐麟 《广东电力》2014,(2):52-55
介绍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在台山电厂1000MW机组上的应用,并结合该DCS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系统软硬件、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制定。针对台山电厂1000Mw机组,从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阶段分别提出了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监造、提前进行深度调研、提前编制应急预案、在生产现场了解国产DCS特点与应用经验、严格制定并执行DCS管理制度等措施;总结了重点关注元器件质量、统一通讯协议与传输方式、充分地采用冗余技术、合理地分配各控制器和I/0卡件中的控制对象和测点等一些应用经验与可靠性建议,为国产DCS在大容量机组上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晓梅  文学 《黑龙江电力》2011,33(4):301-304
“宏伟热电厂一期DCS改造”重点工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结合工程实施过程,分析了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优化控制.阐明了完善电厂DCS和SIS的基础建设,及实现以管控一体化为核心的数字化电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准确地评价并提高集散控制系统(DCS)工厂总线的可靠性,不仅对提高DCS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保证了发电企业安全高效的电力生产。对西门子TXP型DCS的工厂总线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将其精简为由通讯模件CP1430、光纤交换机OSM以及服务器PU这三部分组成的虚拟环网。针对工厂总线的特点,采用故障树法对其进行可靠性建模,并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了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靠度。鉴于系统可靠性较低,故采用增加冗余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对比分析多种冗余方式,最终选取了其中较优的冗余配置方式来对系统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可靠性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火电站控制系统的分散控制系统(DCS)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体系结构,分析了DCS与PLC在可靠性方面的不足。介绍了现场总线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结合其体系结构,论述了FCS在可靠性方面的优越性。分析了现场总线在火电站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