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TRV-2060型铝衬套不处理胶辊的性能特点与制作保养方法。通过纺纱试验,优化配置了尼龙上销、后档胶辊,阶梯曲面下销采取倒装方式,并优选了罗拉加压、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间隙工艺。实践表明,所纺制的纯棉精梳细号纱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FA502型细纱机牵伸改造机台纺纱质量水平,在气压加压,V形牵伸改造基础上采用增大胶辊前冲量和上销前冲量及下销下沉等工艺技术措施,并在牵伸前区选取罗拉隔距、钳口隔距及前胶辊与上胶圈间的间隙等参数进行多方案工艺试验,摸索出对CJ 18 tex和CJ 14.5 tex均有较好适应性的细纱机牵伸工艺:金属上销,钳口隔距2.0mm,罗拉隔距17.5 mm×27 mm,前胶辊与上胶圈间的间隙0.5 mm,使条干CV值达到2007年乌斯特公报7%~9%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细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简要分析了成纱细节产生的原因,就细纱上销、胶圈、胶辊与集合器等关键牵伸器材以及加压牵伸形式、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等工艺配置对成纱细节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宽面钳口尼龙上销与新型下销进行配置、采用适当的胶圈张力、较小的钳口隔距、使用集合器、加大粗纱捻系数、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并采用适宜的胶辊表面粗糙度,对控制成纱细节有利.  相似文献   

4.
就细纱上销、胶圈、胶辊与集合器等关键牵伸器材以及加压牵伸型式、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等工艺配置对成纱细节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宽面钳口尼龙上销与新型下销进行配置,采用适当的胶圈张力、较小的钳口隔距、使用集合器、加大粗纱捻系数、减少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并采用适宜的胶辊表面粗糙度,对控制成纱细节有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重加压工艺的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牵伸罗拉加压的作用,罗拉加压力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及重加压工艺的发展,指出罗拉加压是钳口握持力的最基本、最积极因素,后罗拉加压对牵伸过程控制力作用不大,前罗拉压力是前钳口引导力的关键。罗拉加压对胶圈、胶辊的滑溜率和速度不匀率影响显著。牵伸装置罗拉加压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前罗拉加压主要是保证成纱条干均匀度;后罗拉加压主要是保证成纱重量不匀率;胶圈罗拉加压主要是保证胶圈运行速度的正确与稳定;因此,压力分布的合理与适当提高是增大牵伸、改善成纱质量的基础。现代牵伸装置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重加压工艺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铁板上销和中铁辊在纺纱中存在的弊端,分析了尼龙弹性上销和中胶辊改善成纱质量的机理。纺纱试验表明,尼龙弹性上销与高硬度中胶辊配套纺纱,成纱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国产塑料上销性能特点及纺纱试验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介绍了国产塑料上销的结构和特点。采用三种型号的塑料上销和传统铁板上销进行了纺纱试验对比,纺纱品种为纯涤纶18.45tex、28.12tex、32.81tex纱,试验结果表明,用塑料上销纺纯涤纶纱成纱质量明显优于铁板上销,塑料上销是铁板上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8.
探讨"轻加压,重定量,高速度"生产工艺对R 14.8tex强捻纱的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了轻加压生产工艺的牵伸控制特性。以纺R 14.8tex强捻纱为例,对上销、中胶辊、内花纹胶圈和前后胶辊的选用进行对比试验,对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罗拉中心距、钳口隔距和摇架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R 14.8tex强捻纱实施轻加压生产工艺后成纱质量改善明显,设备负荷下降,细纱相关机配件和纺织器材的消耗大幅减少,吨纱耗电量明显下降,产量增加,用工减少。认为:轻加压生产工艺是企业实现高效低耗生产的优势纺纱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探讨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纺纱工艺。介绍了TH558型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控制原理和机构特点。在该细纱机上纺制了两种JC 6.5 tex纱,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中区牵伸倍数、中区胶圈钳口隔距和前区胶圈钳口隔距等4个因素对成纱条干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工艺方案。结果表明: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前区胶圈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细纱超大牵伸的条件下,前区集中牵伸而中、后区承担较小的牵伸倍数是较优的配置原则。认为:将超大牵伸与赛络纺、集聚纺工艺相结合,并在牵伸机构、专件使用和纺纱工艺配置上采取改进措施,可使成纱条干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胶圈的使用要求、同步性作用机理,通过纺纱生产说明胶圈的合理选用、钳口工艺以及日常管理,探讨了胶圈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