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园林·科技·人——关于园林的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02,18(4):22-26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学”、“科技"的概念,重点从园林与科学和技术,园林与人这两个基本层面,考察了园林的若干哲理问题通过研究园林从艺术向科学演化过程,认为一方面当前对科学加以特别强调还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注意唯科学主义倾向。自然与人始终是园林的核心: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人的利益,也就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以及生态学的绝对平衡观都无视这个问题;然而大自然又是公正的,人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由于有了非平衡生态观,才使人类有可能探索不同于原始生态的一个或若干个新平衡点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园林。  相似文献   

2.
胡浩 《山西建筑》2009,35(11):346-347
针对生态问题越来越被关注的现状,从园林专业和园林史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学对园林的影响,试着论述了生态学在个人学业结构中的大概位置,最后得出生态学是入对自然的一种认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急剧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低碳城市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低碳园林开始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的重视.但目前低碳园林仅处于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概念及其与低碳城市关系辨析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景观布局、选育应用功能性植物、建设近自然园林、综合利用水资源及引导居民参与园林建设等低碳园林规划建设的生态学途径,以期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4.
动物作为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较之建筑、林泉、山石、花木更具灵性,在近现代园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园林动物蕴涵的思想、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弘扬。园林与动物是天作之合,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园林生态平衡的体现。在追求人类生态平衡,重归自然的背景下探索园林、城市生态环境与动物共生共荣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园林,不同时期的园林也可上升为符号记录人类探索世界的烙印。通过对"回溯、整合、嬗变"3个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名园与名园背后的造园名家联系起来研究,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探讨园林所在的"情境",提出园林演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原因,即园林形式的演变追寻文化的发展。园林史是一部藏在风景中可触摸的人类发展史,研究这种规律有助于我们"继承发展、与古为新"。  相似文献   

6.
陶植 《园林》1998,(6):14-14
随着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园林作为环境创造的一大学科,人们越来越多地研究其适应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课题,即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以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要求,园林——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园林是美,因其植物配置或因自然之美或有几何之妙。大小、高  相似文献   

7.
许恩珠 《中国园林》2009,25(10):42-47
程绪珂和她的父亲程世抚都是中国园林界著名的资深专家教授.程世抚先生生前曾提出园林建设府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风景城市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树立大绿化系统观念.程绪珂致力研究生态园林理论和6种类型生态园林绿地的实践,特别提倡居住区保健型生态园林,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人类活动的舞台.对园林经济管理提出园林是公共商品的观点,对编制城市绿地建设规划提出城乡一体和建设绿色廊道概念.在60年的园林生涯中,她不断总结、著书撰文,在国内外园林界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黎基崧  邱佛标 《中国园林》1990,6(2):31-34,30
提出宾馆园林设计中主题与格调确定的原则;结合茂名市迎宾馆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实践,探索了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建设,宾馆园林设计的总体构思,美学在宾馆园林建设申的一些应用等几个理论问题。本文还总结了水体工程、园路、花坛、植物配置的设计与效果等。  相似文献   

9.
把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园林”,探索园林生态系统和网络关系以及园林生态技术的应用途径,现在还刚刚开始。园林生态技术是一门正在形成之中的生机勃勃的新兴边缘技术。园林生态系统园林生态是城市生态范畴的一个方面。城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态学就是生存状态的科学,也就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园林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方面。这种生存环境是由人建造,为人服务,以人为中心,包括植物、动  相似文献   

10.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之一,她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园林文化。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元素。这比西方十八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要早两千多年。苑和囿是早期中国园林的主题。到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和道家学说的盛行,士大夫知识阶层普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人们对大自然的鉴赏力,讴歌自然景观、田园风光诗文辞赋涌现文坛。山水画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诗文山水画与园林在潜移默化互相渗透,互相发展。突出反映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景观设计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之后,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本文探索研究了当代景观的诸多价值取向,从艺术、生态、科技等三方面展开论述,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反映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璐 《山西建筑》2012,38(11):30-31
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进行综合分析,关注其中体现出的生态的设计理念,阐述国内对工业景观重视度不够的现状,希望引起更多设计者对生态理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表达,进而将两者叠加后生成景观生态规划分区图,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维护区、重点生态修复区、一般生态维护区、一般生态修复区、城市扩展重点开发区和城市扩展优化开发区,并提出相应分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景观"与"生态"2个概念分别出发,尝试对"景观生态"的概念价值予以深入探讨.以景观具有"生命性"和"形象性"2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及其生态过程是地球生命系统的运动与演化过程为基点,得出:景观为"地球生命系统的外部呈现",其实质是一种具体的现象;与之相对,生态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内在机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一起构筑系统视角下完整的生态学研究范畴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李静静 《城市建筑》2014,(12):27-27
笔者认为,景观生态规划是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本文梳理并归纳了我国景观生态规划的三个阶段,即景观生态学的引入、景观生态规划的形成、景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s have been a central topic in landscape ecology due to their influence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andscape dynamics can be very complex and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issues to analyse is the contribution and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changes to the overall impact. We enhanced an existing approach designed to assess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via metrics combination. Based on the area and the number of patches, we defined a Landscape Dynamics Typology (LDT) with eight different dynamics. The agro-forestry areas dynamics between 1990 and 2006, in Portugal, is presented as a practical example to show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the outputs obtained. A diagnostic tree is provided to help identify which dynamics are present. This new method provides detailed results concerning the location of the different dynamics within a landscape. The LDT is a versatile tool and is able to accommodate upgrad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而如何树立景观生态的概念。并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景观生态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approach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landscapes, which has been, in part, a response to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 (ELC).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landscape physiognom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olish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landscape. We address the relevance of physiognomy both in relation to the ELC and to the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s approach, and then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andscape physiognomic structure. We also expand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 interiors; this is followed by combining three approaches: (1)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e field of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 (2) landscape ecology studie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 cover patches against the ‘landscape matrix’ and (3)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interiors. Presented ideas create the outline of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s physiognom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于辰 《山西建筑》2011,37(24):209-210
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云邱山景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该景区景观生态规划初步方案,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以期对同类旅游开发项目规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