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框架,并给出了各个agent模块的详细设计。本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并且与特定的操作系统环境无关,具有通用性。本系统有较大的优点和先进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变压器绕组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设计了基于FPGA的变压器绕组在线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具体硬件实现方案以及部分软件实现,并提出了FPGA在变压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高速以及灵活性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了QoS视频传输系统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QOS的体系结构及应用现状;接着,设计实现了一个实用的具有QoS功能的视频传输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模块;最后指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尝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电平控制(ALC)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系统,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上下变频和自动电平控制的原理,并进行了系统级仿真。此系统具有通带内增益高、带外衰减大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语料库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本体的语料库,并设计分析了这个具有语义的语料库系统.系统不仅能够建立和维护基于本体的语料库,并且使得建立的语料库具有动态的、开放的、基于语义的等多种特点.对系统的架构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设计了系统的框架,最后对系统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系统不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青正  杨浩 《福建电脑》2011,27(6):164-165
本系统为了解决考勤管理计算机化的问题,本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射频卡考勤系统的思路。此课题选择S3C2440为控制核心,采用单片机控制射频卡的方法采集数据,实现了具有多种功能的考勤系统。该系统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了诸如登记、查询等考勤系统功能,并外扩了门禁控制系统。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扩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内模控制的球磨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球磨机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长时滞以及生产工况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常规控制策略很难达到控制目标。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内模控制的球磨机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球磨机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详细介绍了球磨机系统的解耦分析,最后给出了球磨机模糊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内模控制的球磨机系统具有良好的解耦能力,鲁棒性强,能够较好地解决球磨机系统的时变性、耦合性和延迟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线性多变量大时滞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策略。它以经典的PID控制为基础,通过神经网络参数整定,用于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用预测模型超前预测系统输出,以克服系统的时滞。该文给出了网络的结构和算法,对一组二变量强耦合时变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获得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律下的PID参数,解耦后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该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具有输入饱和的组合系统的分散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输入的组合系统的分散可镇定问题. 运用M-矩阵方法, 通过线性分散状态反馈得出具有饱和输入组合系统的可镇定的充分条件. 对于具有对称结构的组合系统, 给出了更为简单的镇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Smart Core的无人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军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169-171
设计了基于SmartCore的无人机故障诊断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组成,可以有效实现系统的故障诊断。该系统可方便实现对无人机现场故障的检测和诊断,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价值,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种半结构化数据采集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可扩展的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处理流程、各功能模块以及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2.
MSComm和多线程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串口通信的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利用不足,提出了基于多线程和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设计思想。结合串口通信的机理和自定义消息方式的多线程,并利用操怍方便、稳定可靠的MSComm控件,分析了Win32环境下的采集软件的开发方法。用Visual C++6.0实现了发动机振动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路,关键步骤和部分的程序代码。目前该软件在发动机故障振动信号采集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以后发动机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河道管理体系中水文站点分布多、散、面广,水质样本采集方式耗时耗力,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等问题,设计基于SOA的智慧河道水质监测预警平台。使用LPWAN技术,构建低功耗、远距离水质数据在线采集系统,通过SOA架构实现多源异构数据接入;通过PSO-BP算法及AR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水质分析和预测。平台实现了“云管端”一体化的在线水质参数采集及监测预警,预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基本低于1.5%,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个古气候环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对气候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古气候数据查询浏览、发布、在线分析、NetCDF数据在线获取等功能。同时设计的转换翻译器实现了Web平台与GRADS气象数据分析系统的异构集成,并且结合ajax技术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可视化在线分析。针对传统NetCDF数据集访问软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NetCDF数据获取架构,实现了在异种平台下对NetCDF数据的高效获取。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系统是当前物联网在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现场数据采集仪对污染排放点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实时发送到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该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现场数据采集仪(现场机)、通信网络及监控中心(上位机)三层组成.通过测试工具SilkPerformer模拟现场机与上位机之间指令交互,验证通信协议符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环流新一号HL—1M受控核聚变装置实验对实时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要求,开发了一个专用分布式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系统有效地利用了网络的快速传送和数据吞吐能力,充分地发挥分布处理功能,使实时响应和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每次放电采集数据量达20MB以上,实时处理并显示结果,数据曲线可在30秒内完成在过处理将5—7MB数据存入数据库保存供脱机分析用,并在两次放电间隙完成近400个通道数据曲线的硬拷贝。  相似文献   

17.
动态应变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开发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平台下,用Visual Basic6.0(VB6.0)和MATCOM,结合动态链接库(DLL)技术开发动态应变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在系统开发中,以VB6.0作为界面开发工具,利用DLl技术、MATCOM和Windows API函数,不但解决了动态应变仪和光线示波器难以较高精度分析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实时采集,改进了现有的动态应变实验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传统数据采集系统运算能力差、分辨率低、可靠性低等缺点,结合Δ-Σ技术和FPGA,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分辨率、宽动态范围的新型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由Δ-ΣA/D转换芯片、高性能FPGA和DSP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及其硬件电路实现方法。系统利用A/D器件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差分转换和模数转换,利用FPGA设计内部模块和时钟信号进行电路控制及实现数据缓存、数据传递等功能,由高速DSP芯片核心控制,对采样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系统能实现24位高分辨率、宽动态范围的信号数据采集与高速实时处理,可用于电压、电流、温度等参量的采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以IBM-PC兼容机及自行设计的数据接口卡改造气相紫外光电子能谱仪,设计了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显示和打印于一体的测试系统,应用Windows支持下的VisualBasic3.0编程技术,编制了具有用户友好界面且操作灵活的软件。在数据采集部分,采用相关函数的方法补偿了多次扫描中谱峰的漂移;在数据处理部分,引入三次自然样条函数计算谱峰的面积,从而进行港的剥离,本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曾锋  杨通  姚山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276-277,287
针对目前四轴激光测量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五轴逆向工程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在四轴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测头的旋转轴,采用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及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并植入了图像采集系统,通过二次开发技术利用Windows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对扫描范围进行自动识别;软件系统使用了采集路径规划及测量数据优化处理算法;在原始数据测量及曲面反求建模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应用,零件大斜度面和垂直于工作台的表面均能覆盖测量,并且所有点云数据是一次测量完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