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超结构光纤光栅的混沌序列OCDMA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编解码的光码多分址(OCDMA)系统,采用混沌序列作地址码,并使用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作编/解码器。三阶Chebyshev映射能够产生具有良好相关性且适用于异步CDMA系统的双极性混沌序列,通过对三阶Chebyshev映射赋予一定初值,并进行反复迭代,得到一定长度的双极性混沌序列。根据地址码的特征,通过控制FBG的折射率分布形成SSFBG,利用SSFBG产生相应的双极性混沌序列作OCDMA系统的编/解码器。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完全异步的情况下,推导了信噪比(SNR)与误码率(BER)的表达式。仿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码长下的BER随接入用户数的变化,并和使用Gold序列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码长的增加,在接入用户数一定的情况下,系统具有较低的BER;由于混沌序列良好的自互相关性,相应的混沌序列OCDMA系统与使用Gold序列的系统相比具有较低的BER,并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的系统可容纳用户量问题,为扩大系统的容量和速率,同时保证光纤的带宽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扩频的光码分多址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CDMA-WDM-PON)系统方案,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的初值敏感性、自相关和互相关等特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与Logistic混沌序列、光正交码(OOC)关于系统误码率(BER)性能的对比,验证了混沌序列在通信系统中作为地址码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具有性能良好、用户数量大、不易被复制且容易产生地址码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对地址码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3阶Chebyshev混沌多值序列编码的方案,给出了码字的生成方法;基于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编/解码器,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分析了系统相关特性与码字长度、量化级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值混沌序列用于OCDMA频谱相位编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MQC的谱幅编码OCDMA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提出将相关性好的调整二次同余码(MQC)用于谱幅编码光码分多址(SAC-OCDMA)系统,分析了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s)作编解码器的工作过程,研究了光谱带宽分布为高斯分布、考虑多址干扰(MAI)下系统的信扰比(SIR)和误码率(BER)。在并发用户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以素数p=5、p=7构造的MQC的系统较采用码长相近的M序列的系统性能提高分别约13db和20db。在满足一定BER的条件下(如BER=10^-9),采用MQC的系统容量远大于采用码长相近的M序列的系统容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关性良好的MQC的SAC—OCDMA系统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的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效相移光栅的光码分多址编/解码实验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燕萌  姚敏玉  张洪明  张鋆  彭越  王华  鲁涛 《中国激光》2006,33(2):21-224
基于直接序列扩频(DSSS)的时域编码是目前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中常用的编码方式。报道了利用带有等效相移(EPS)的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对重复频率为2.5 GHz,宽度为7 ps的超短光脉冲串进行编/解码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码为31位的m序列。正确解码和不正确解码信号的对比度为5∶1,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实验结果表明,等效相移光栅能够代替相移光栅作为光码分多址系统的编/解码器。且当入射脉冲宽度小于码片持续时间时,能获得良好的编/解码效果。  相似文献   

6.
阵列波导光栅在二维光CDM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维光CDMA系统及系统中采用的地址码的特点,介绍了阵列波导光栅(AWG)的功能,给出了三种基于AWG的二维光CD MA编解码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最后以二维光正交码为例,分析了采用AWG编解码器的二维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AWG编解码器可以实现多波长二维光CDMA系统中地址码的快速编解码功能,使系统容量达到Tbit/s量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atin方阵光正交码(MLSOOC)、适合光谱幅度编码(SAC)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地址码构造方法,码字间有理想的互相关,容量达到了SAC的上限.分析了SAC编解码的原理、光纤Bragg光栅(FBGs)谱幅编解码的工作过程及在考虑相位引起的强度噪声(PIIN)、热噪声和散弹噪声情况下的系统信噪比(SNR)和误码率(BER).结果表明:在光源和信道理想条件下,多址干扰(MAI)可以消除;在考虑噪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抑制PIIN减小BER;在满足一定BER下,系统承载的同步上路用户多容量比用Hadamard码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地址码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扩频通主要矛盾.文中分析的CDMA系统的扩址方案是以m序列、Gold序列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对扩址方案中地址码的自相关、互相关进行仿真分析,从而确认扩址方案的可行性,这为解决移动通信中地址码数量的短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有空载波的OFDM系统利用信道响应长度信息进行时域滤波时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推导了有信道估计误差时MIMO-OFDM系统BER的解析式,对具有不同训练序列结构的MIMO-OFDM系统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信道估计算法对其BE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空载波的单发单收(SISO)OFDM系统中,时域滤波信道估计算法不会影响BER性能;而在有空载波的MIMO-OFDM系统中,当采用某些训练序列结构时会严重影响BER.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新的适合同步光谱幅度编码光码分变址(Spectral-amplitude coding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AC OCDMA)系统的地址码,能够使多址干扰产生的误码率为0.且该地址码的互相关限为1,在给定码重和用户数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小码长,便于系统的编解码。利用OptiSys 7.0设计出仿真系统,分析比较用波分复用器和光纤光栅作为编解码器适用的不同系统,在考虑散弹噪声、相位引起的强度噪声(PIIN)和热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该地址码的特点分析整个编解码系统的信噪比和误码率,并与现有的SAC地址码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用该地址码的SAC OCDMA系统得到的眼图更为理想,在系统误码率、编解码实现,及系统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结合STBC和VBLAST混合编码结构的优点,提出将块分组编码应用于MIMO-OFDM系统.在发射端数据流分成两层输入块分组编码器后进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MMSE干扰抑制算法译码.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数据流之间产生了一定交织效果,使编码获得了更好的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的光码分多址解码器 ,该解码器基于多脉冲检测 ,能充分利用信号的能量进行解码 ,并且 ,其结构与复杂性也完全独立于对系统中其他用户扩频序列的掌握和系统中的用户数 ,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AWGs波导的采用扩展双曲同余码/素数码(EHLC/PC)结构的二维编/解码方案,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二维EHLC/PC码的解码相关输出结果.结果表明:AWGs编解码器实现了二维EHLC/PC码字的编码和相关解码;在相同码长、码重的情况下,EHLC/PC码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更多用户的接入.此外,利用AWGs编解码器易于实现OCDMA编解码器的集成化.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素数码和单重合序列的二维光正交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素数码(PC)作为时间扩频伪随机序列,以单重合序列(OCS)作为波长跳频伪随机序列,构造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OOC)PC/OCS,并分析了码字的互相关性能.与素数跳频码PC/PC相比,PC/OCS的波长数并不局限于素数,可以是任意整数,不仅构造灵活,而且可充分利用多波长光码分多址(MW OCDMA)系统的有效波长数.当系统的有效波长数为大于某个素数的整数时,PC/OCS不仅码字容量大于PC/PC,而且互相关性能也有所改善,降低了MW OCDMA系统的误码率(BER).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用Reed Solomon(RS)乘积码作为外码,卷积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码方案并且内外码间用Congruential向量生成的交织图案对RS码符号进行重排列。对此级联码采用的迭代译码基于成员码的软译码算法。当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后,通过计算RS码的校正子,提出一种纠正残余错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误比特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中与迭代译码的级联RS/卷积码相比,当误比特率为1e-5时,新系统的编码增益大约有0.4 dB。  相似文献   

16.
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辉  黄知涛  王丰华 《电子学报》2013,41(6):1166-1176
 信道编码盲识别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将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从信号层扩展到了信息层,在智能通信、信息截获、信息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卷积码、BCH码、RS码、Turbo码和扰码的盲识别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类,然后对算法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分别从计算量和误码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目前算法的不足和现实需求,指出了未来信道编码盲识别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光学码分多址(CDMA)单用户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单个偏振调制器(PolM)实现光码移键控(CSK)信号产生的方案,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平衡检测器的CSK系统接收机灵敏度较开关键控(OOK)系统高4.1dB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端接收的CSK系统最低误码率(BER)为1.15×10-8,引入光阈值器件后系统BER降低到4.02×10-11,即实现了背靠背无误码传输。基于速率级能量检测的窃听实验表明,CSK系统可以抵抗速率级能量检测的窃听者。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the use of Low Rank Parity Check Code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articularly, we propose a new code design and an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decoding algorithm. The main idea of decoding Low Rank Parity Check Codes is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vector spaces over a finite field . Low Rank Parity Check Codes can be seen as the identical of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code against the Reed‐Solomon Code through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未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提出一种复杂度适中的分组全分集全码率(GFDFR,Group—wise 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通过在发送端进行天线分组,各组独立编码,减小全分集全码率(FDFR,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编码块的大小从而降低系统编解码复杂度;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进一步对子载波分组进行独立编码,获得频率分集(或多径分集),以适中的复杂度在不降低系统分集度的情况下保证了信息的全码率传输,是一种在MIMO信道中极具实用价值的空时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20.
周国良  彦廷江 《电子器件》2011,34(2):219-222
介绍了符合CCSDS标准的RS(255,223)码的参数与译码器结构,给出了一种改进型无逆BM算法用于求解关键方程,使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基于该算法的译码器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译码系统性能优良,在尽可能节约硬件资源的同时满足了高速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