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珠光体耐热钢GH34的热—机械疲劳性能。热—机械疲劳试验在最大应变与最高温度同相位和逆相位两种情况下进行。控制波形为三角波,频率为0.008Hz,温度范围为200(?)550℃。GH34在淬火+高温回火状态下,经受热—机械循环,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特性。热—机械疲劳时的循环应变硬化指数,大于上限温度的等温循环应变硬化指数。同相位和逆相位热—机械疲劳抗力相差不大,但都稍高于550℃等温循环时的疲劳抗力。用550℃等温低周疲劳寿命代替200(?)550℃的热—机械疲劳寿命是可行的,且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2.
热作模具钢在高温热机械应力循环下的疲劳断裂行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等温疲劳和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疲劳寿命。通过研究疲劳过程中的循环应变响应和疲劳断口特征时发现,等温疲劳条件下,滞后环朝压缩方向发展,疲劳裂纹主要为穿晶萌生与扩展;在热机械疲劳条件下,滞后环朝拉伸方向发展,疲劳裂纹主要沿晶萌生与扩展。这是导致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等温疲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表面处理对Ti-6-22-22合金高温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丸和离子注入对Ti-6-22-22合金机械加工样品进行表面处理,研究表面处理对Ti-6-22-22合金室温和高温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和离子注入对材料疲劳S-N曲线的影响与实验温度有关.喷丸和离子注入对Ti-6-22-22合金的室温疲劳强度影响较小,400℃时的疲劳强度明显提高.SEM断口分析显示,400℃长寿命疲劳后的表面处理样品裂纹在亚表面萌生.  相似文献   

4.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热/机械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B/Al层板250~350℃温度循环范围内的同相位、反相位的热/机械疲劳寿命试验以及250℃和350℃下的等温疲劳试验与宏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相位与反相位的热/机械疲劳S—N曲线出现相交,以交点做应力水平线FPF,在FPF以上,同相位的热/机械疲劳(TMF)比反相位的要短;而在FPF以下,同相位的TMF寿命比反相位的要长;无论是同相位,还是反相位的TMF寿命,均低于250℃和350℃下的等温疲劳寿命;疲劳裂纹起源于纤维与基体界面,并随着基体的横向开裂而扩展,但最终的疲劳损伤机理不仅取决于应力水平,还取决于试验环境条件;纤维与基体之间界面反应区在TMF的损伤扩展方面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区间、不同条件下进行GH4169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实验测试其热机械疲劳数据,研究了这种合金的热机械疲劳行为。结果表明:GH4169合金在热机械条件下的迟滞回线具有明显的拉压不对称性;同相位时材料承受压应力,反相位时承受拉应力。拉应力,是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变幅较高时GH4169合金出现平均应力松弛,在高温半周为先循环软化后循环稳定,在低温半周始终趋于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变温非线性运动强化规律所描述的高温合金材料热机械疲劳应力-应变循环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应变控制的时间相关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技术。对于温度循环的影响,采用由应变能密度表示的损伤参数,并且引入了温度损伤系数。对于循环时间的影响,引入了蠕变─疲劳相互作用的损伤机制,采用韧性耗散损伤模型。在确定模型的一些参数时,采用等温力学试验和疲劳试验的数据,把等温疲劳研究成果推广到变温疲劳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7.
对DZ125定向凝固铸造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应变比为-1.0的同相位三角波和同相位梯形波,550℃()1000℃热/机械疲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变幅下,同相位三角波载荷情况下的热/机械疲劳寿命比同相位梯形波载荷情况下的热/机械疲劳寿命长.研究了在两种载荷情况下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循环应力响应行为.试样断口的微观分析表明:在热/机械疲劳过程中,同时存在疲劳、蠕变和氧化损伤;在同相位三角波载荷下,穿晶 沿晶断裂为疲劳断裂的主要特征;在同相位梯形波载荷下,裂纹主要为沿晶萌生与扩展.这是导致在同相位梯形波载荷下疲劳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125在850℃和980℃应变控制的低循环疲劳(LCF)行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应变比R=-1和R=0情况下的应力-应变迟滞环、循环平均应力以及断裂循环次数(寿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两个温度水平下,相同应变范围条件下应变比R=-1和R=0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差别不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应变比作用的试样断口进行观测,初步分析裂纹萌生机理。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K417高温合金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热机械疲劳(TMF)行为。在计算机辅助控制伺服液压疲劳实验机上进行了同相和反相热机械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等温低周疲劳性能相比较,无论是同相和反相的热机械疲劳均使寿命大大降低,不同相位对TMF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对于热机械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分量中的时间相关相(蠕变)和非时间相关相(纯塑性变形)应当分别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对该合金的热机械疲劳行为有更加准确的认识。最后用SEM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断口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微观断裂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GH500、GH33A、DZ—22、DZ—4、GH37、GH132、GH36等高温合金和石墨铸铁的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某些主要因素(温度、频率、保持时间、载荷波形、同相位和反相位、恒应力和恒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Ti-6-22-22S合金大棒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热处理制度对Ti—6—22—22S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锻态为细网篮组织,在接近相变点温度固溶并经低温时效后,得到杂乱网蓝组织 少量初生等轴α或晶界条状α的混合网篮组织,三重热处理后得到针状网篮组织。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制度,可以得到较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22 MnB5 钢板热冲压工艺数值模拟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热冲压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及相变情况。方法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热力耦合模型,对U形件热冲压成形及冷却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板料及模具的温度分布变化,并研究了板料不同区域的冷却速率,最后进行了热冲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料经冷却淬火后,温度分布均匀,且冷却速率均大于临界冷却速率,板料可以发生完全马氏体相变。结论板料的底部冷却速率最快,淬火后为分布均匀的、细小的马氏体组织,最终通过热冲压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superp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15 SiC(vol. pct) whisker reinforced Zn-22AI alloy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low pressure infiltration and solute treatment after extrusion with the extrusion rate of 10:1,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e exhibited a tensile elongation of 150% and a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value of about 0.33 at the initial strain rate of 6.67×10~(-2)s~(-1) and at 658 K where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liquid phase was presented in the composite.  相似文献   

14.
{11-22} compression tw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ommodating deformation along the c axis of HCP metals.However,the studies on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11-22} twin boundary (TB),especially the twin tip,and the corresponding local stress release mechanism are still limited.This work studied the interface characters of {11-2 2} TB of a deformed pure titanium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he { 11-2 2} TB presented serrated character,consisting of coherent twin boundary (CTB) and (0002)T // (11-2-2)M or (11-2-2)T // (0002)M steps,and the twin tip was fully composed of the basal-pyramidal (BPy) and pyramidal-basal (PyB) steps.The twin tip presents asymmetric morphology and the step height at the twin tip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away from the twin tip.Two types of local stress accommodation mechanisms were observed: zonal dislocation emission and hexagonal close packed structure to face-centered cub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The zonal dislocation was produced by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1/3 < 11-2-3 > dislocation that was nucleated at the twin tip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was introduced by emission of Shockley partial dislocations from the {11-2 2} twin boundary.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R2 2替代制冷剂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整机可靠性评价 ,并介绍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R22的新型绿色替代制冷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得较成熟的R22的替代工质,如R407C、R410A,它们对环境仍然有一定的危害,本文介绍了一些环保性能更好的制冷剂,并对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循环性能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R22的替代工质的制冷性能通常比R22差,采用回热循环是改善循环性能的一种方法,但是增加回热器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且不同的制冷剂在回热循环中的COP及容积制冷量的变化也是不同的。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回热循环的特性和6种制冷剂(R290,R1270,R134a/R1270(0.45/0.55),R134a/R290(0.6/0.4),R407C和R410A)在回热循环中的容积制冷量和COP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R134a,/R1270,R290和R134a/R290系统使用回热器后,性能改善较大,R410A系统只有在高冷凝温度、高过热度时才有必要使用回热器,其余替代工质系统使用回热器,其系统性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空调器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22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而被限制使用,并规定了禁用年限,因而积极寻找对环境不产生危害的环保制冷剂成为空调行业的当务之急。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来看,自然工质比合成工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吸附模拟实验,评价研究多种吸附剂对不同浓度二氟一氯甲烷(CHCl F2,简称R22)的吸附特性,并测试当要求R22净化精度小于4%体积分数时不同吸附剂的吸附容量,确定吸附法净化脱除R22的可行性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