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吉木萨尔地区油层属于低渗、超低渗油气藏,针对该地区油藏的地质特征和钻井特点,在钻井方案中融入"最优化储层改造"思路,优化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通过对井震资料、邻井及导眼井的岩性、含油性对比分析,动态跟踪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确保油层钻遇率;优选钻头及辅助提速工具,建立了区块钻头序列和配套提速技术,实现了全井快速钻进;通过测井资料进行水平井井眼稳定性分析,优选钻井液体系和优化钻井液性能,实现了ф152.4 mm小井眼长水平段的安全钻进,最终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的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为十亿吨级的昌吉油田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的油藏特点,准确分析了该地区的施工难点,根据LWD井眼轨迹控制机理,2007年首次部署了8口水平井,并第1次利用带有双地质参数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轨迹,实现了井眼轨迹准确着陆和在油层中有效穿行的目的。通过8口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实践,探索了一套利用地质导向技术控制井眼轨迹、寻找油层的开发模式,为后续油藏开发和钻井施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型地质导向技术在渤中25—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水平分支井钻进过程中,地质导向技术是保证井眼顺利进入油层,并在油层中穿行一定距离的重要技术。结合渤海海域渤中25—1油田曲流河相沉积地层水平分支井开发实例,介绍了Powerdrive和GST等地质导向钻井工具,并进一步结合LWD/MWD和综合录井技术,探讨了复杂地层的地质导向技术,包括:依据近钻头电阻率、自然伽马判断钻头处的岩性;依据衰减电阻率和相位电阻率的差别判断钻头是否接近泥岩;利用顶密度和底密度的差别判断泥岩位置;利用顶底密度差别计算地层倾角;利用电阻率曲线的极化角现象识别地层界面;依据钻时和气体数据,结合岩屑、扭矩和D指数判断钻头处岩性;利用地层的韵律性,结合砂岩粒度变化判断井眼位于油层中的位置等。综合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在现场及时指导钻进方向,保证井眼轨迹尽可能多的位于油层中。从应用该技术钻进的7口水平井及水平分支井效果上看,钻遇油层率为95.3%,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水平。导向工具的先进性、导向技术的全面性及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是保障水平井导向最优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周清庄油田存在地层产状陡、砂体厚度薄、油层埋藏深等特征,导致水平井在油层钻进过程中,极易造成井眼轨迹出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开展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邻井钻遇储集层的实际情况,结合录井曲线中的钻时、气测以及测井曲线中的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参数对周清庄地区沙三3储集层的标志层以及储集层内部进行精细划分,在纵向上建立储集层与标志层在岩性、电性上的响应特征模型,并以该模型指导水平井钻进,即首先把钻遇的标志层与模型中的标志层进行分析对比确保着陆于油层,其次运用“蛙泳法”计算地层动态倾角,为确保水平段始终处于目的层内及时调整井眼轨迹,最终达到提高储集层钻遇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存在着与地质预测偏差大、轨迹调整频繁、中靶难度大和定向托压严重等难题,为此,开展了井眼轨道参数及剖面优化设计,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协同优化等研究,引入了旋转导向技术和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导向钻井技术,配套了超短保径PDC钻头、PDC-牙轮复合钻头及水力振荡器等降摩减阻及提速工具,形成了适用于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现场应用表明,通过井眼剖面优化、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协同优化等措施,提高了定向施工效率;应用旋转导向和近钻头随钻测量等导向钻井技术,机械钻速提高161%,储层钻遇率达到90%以上;通过配套降摩减阻及提速工具,机械钻速提高20%以上,定向托压现象得到缓解。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为钻井提速提效、加快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TK117H窄靶窗深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塔河1号油田窄靶窗深水平井的钻井速度和轨迹控制精度,在TK117H水平井施工过程中,根据该区地层的岩石理化特点和靶窗要求,采取滑动钻进与旋转钻进相结合的导向钻进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该井的施工难点,即靶窗小、靶区要求严,油层埋藏深、地层稳定性差,容易黏附卡钻,与直井相比携岩比较困难等。从井身结构、井眼剖面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及测量技术、钻头使用、钻井液性能等几方面介绍了施工时采取的措施,为今后同类型的钻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质导向根据钻井过程中实时测量的地质和工程参数指导钻头钻进方向,使钻头尽可能在产层内钻进。随钻方位自然伽马成像测井仪器利用多个自然伽马传感器,将带有方位信息的测量数据实时上传到地面用于地质导向。利用地质导向建模软件,分析仪器在钻遇倾斜地层、断层、不同倾斜角地层时仪器响应特征,为实时地质导向提供理论依据。现场利用实时随钻方位自然伽马成像测井资料对水平井钻探进行实时追踪,及时判断钻遇地层的边界位置并调整井眼轨迹,结合其他资料指导水平井施工,较好地实现了地质导向目的。  相似文献   

8.
超短半径侧钻分支水平井曙1-23-0370CH井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曙1-23-0370CH井是辽河油田第1口超短半径侧钻分支水平井,设计、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超短半径侧钻技术恢复老井产能,挖掘大凌河油层潜力.针对油层特点及采油要求对曙1-23-0370CH井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钻进参数、施工步骤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分支井眼轨迹狗腿度最大为18.62(°)/m,在5.7 m的轨迹长度内实现从开窗到水平钻进.现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运用柔性钻具及喷射钻具组合实现造斜段和水平段钻进;运用筛管和喷射钻具同步下入技术实现了钻进和完井一次完成,最终顺利完成了钻探目的.曙1-23-0370CH井的成功设计、实施对超短半径分支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卫360-平1井C1+GAMMA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成本,达到对地质靶精确控制的目的,中?油田结合老油区已有的地质资料,采用MWD随钻GAMMA测量技术,配合气测录井的甲烷C1监测数据,通过计算调整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判定油层着陆,走向倾角变化,提高了水平井眼的油层穿透率,有效地达到了利用地质导向施工水平井的目的。结合卫360-平1井的具体施工过程,介绍了C1+GAMMA地质导向技术在中原油田薄油层水平井施工中的应用经验,为今后油田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油层钻遇率是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从水平井地质设计与随钻调整的实际出发,总结出"虚拟井"、"导眼井"、"安全着陆法"等优化水平井钻井地质设计方法,综合现场录井信息、地震解释、近钻头随钻测井等有针对性的地质导向、随钻调整技术对策,确保水平井油层钻遇率.  相似文献   

11.
大位移井和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凯  罗梅  孙恒君 《录井工程》2006,17(4):14-16,21
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了大位移井和水平井钻探的成功率,却给常规的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困难。为保障综合录井功能的发挥,针对大位移井和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对综合录井的影响,分别从岩屑录井、气测录井、荧光录井以及工程参数录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因素的举措和具体实施方法,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录井钻探中,确保发挥综合录井功能和提高资料采集质量的两点建议。对复杂疑难井综合录井技术方法研究和指导现场录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增储上产的压力越来越大.水平井因能扩大泄油面积,降低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在海上油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J油田A 3H井为例,在着陆阶段通过随钻测井资料对目的层上方多套标志层进行精细对比分析,认为原设计着陆点位的构造深度变浅,综合考虑气油界面、避...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港埕海油田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的应用为例,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场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方法,提出了水平井优化设计的技术思路;通过结合精确地质模型的建立、随钻过程中围岩储层的识别及现场录井等技术,摸索出了水平井着陆与水平段钻进的主要技术流程与导向原则,提出了钻头位置、地层倾角及地层视厚度的判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质导向监测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油田地质、钻井、录井实时数据的资源共享,保证了水平井精确中靶及最大限度地钻遇储集层,该方法与传统水平井导向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平井的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对几个与钻井有关的录井技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过程中,录井不仅应该提供随钻监测钻井信息以保障其安全钻进,而且更应该在水平井地质导向、深井钻井提速、井控、非常规储集层钻探等方面有所作为,以达到拓宽服务市场的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录井的服务价值,从现有的录井信息中挖掘、提炼出对钻井技术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切实地形成系统的、配套的、可信的、有效的录井高端技术服务体系。从录井行业管理的高度,针对行业内部在地质导向、深井钻井提速、井控、非常规储集层4个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录井服务有待提升的空间进行了探讨,指出录井行业今后发展方向应是:外"创"市场,进一步扩大技术服务领域,为钻井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扭转钻井工程方面对录井的偏见;内"修"实力,努力创新、完善对钻井技术发展有明显作用的检测设备与测量方法,以便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水平井地层的岩性识别、及时准确着陆以及判断油层顶底等问题,根据垂直井中常规测井与水平井随钻测井所反映地层信息的差异性,分析了随钻测井曲线在不同厚度、不同岩性地层的响应特征,并通过与岩屑录井、荧光录井及气测录井等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归纳了指导水平井钻井的岩性及油层边界的识别方法。通过对大庆外围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水平钻井应用,证实该方法起到了综合指导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调整井眼轨迹,提高了钻达目的层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东海水平井实施效果,针对储层埋深大、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砂体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开展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东海水平井实施的地质导向策略和方法,基于测井、录井等随钻资料,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实时预判目的层深度,保障合适井眼井斜角顺利着陆;建立地质导向模型指导水平段钻进,提高水平段有效储层钻遇率,提升水平井实施效果。采用地质导向技术,平均砂岩钻遇率80.3%,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74.9%,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对东海后续水平井实施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昭通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开发的主力目标层位为厚约5 m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靶窗较小、构造起伏大、微断层发育等特点,实钻井眼轨迹存在脱靶和出层的风险。通过分析该区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及其原因,从着陆入靶导向和水平段地质导向等关键环节入手寻找出解决上述难点的办法:①优化地质导向建模方案,消除传统建模理论在建立和修正模型过程中存在的3点不足,提高了导向模型预测着陆点的精准度,保证井眼轨迹平滑入靶,避免提前入靶或延迟入靶,造成井轨迹不平滑,呈“V”型或“阶梯”型;②采用地震预测技术,提前预测井眼轨迹偏移方向,应用元素录井+随钻伽马技术、蚂蚁体工程预警技术,准确判断钻出储层情况,解决了在水平段导向过程中钻头位置多解性、钻遇断层及挠曲等3类难题,确保钻头在水平段的精准穿行,并采用“抓大、舍小”策略调整井眼轨迹的思路,有效保障了水平段优质储层钻遇率和轨迹平滑。  相似文献   

18.
超深侧钻水平井测井工艺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荣  李双林  罗军 《测井技术》2012,36(3):300-303
系统分析塔河油田超深侧钻水平井测井作业过程的施工难点,主要包括湿接头对接成功率低、仪器温度性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仪器组合方式受到限制、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井下风险等因素。从井筒准备、仪器串性能检测与组合、施工过程控制、井口电缆防护等4个方面入手,形成较完善的超深侧钻水平井测井工艺和配套施工方案。超深侧钻水平井测井如果井底温度超出了常规仪器175℃/140MPa的工作范围,应使用高温仪器进行施工;施工前应认真检测仪器的温度性能;采取高温烘箱检测法时其加温温度应提高至175℃;井口电缆防碰装置对钻具输送时测井电缆在井口的安全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保护;现场多个施工单位之间的紧密配合也是安全顺利取全取准测井资料的关键因素之一。该工艺能够应用到水平井和复杂深井直井施工中。超深侧钻水平井测井工艺在塔河油田先后完成近40井次的施工任务,一次施工成功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川东南焦石坝及其外围页岩地层地质导向钻井存在井震矛盾突出、岩屑代表性差、地质设计与实钻地层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偏差等技术难点。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基于地震及邻井资料,建立了钻前地质导向模型,以预测可能钻遇的地层;在入靶前的地质导向阶段,根据随钻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进行地层精细对比,并修正地质导向模型,调整靶点深度,确保水平井安全、高效着陆;在水平段地质导向阶段,充分利用随钻测井、气测、钻时、岩性等数据,准确判断钻头位置,并实时修正地质导向模型,以确保钻头始终处于目的层,形成了适用于该地区的页岩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该技术在焦石坝外围的JA侧钻水平井进行了应用,气层钻遇率达到100%,优质气层钻遇率85.5%,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页岩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适用于川东南地区页岩水平井钻井,能够有效提高气层钻遇率,对国内类似页岩气区块地质导向钻井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