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是把光作为传递信号的载波,通过将话音信号及图像信号调制到光波上,经介质(大气、光缆)传输到对方,再经接收端解调,还原成话音或图像信号而实现通信的。激光通信按其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大气通信、光纤通信等。一、大气激光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是指载有信息的激光在大气中传输而实现的通信。它包括发送和接收两大部分,其原理及通信过程与无线电通信相类似,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意义上的通讯主要指电话、电报、电传。通讯的"讯"是指消息(message),媒体讯息通过通讯网络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媒体讯息的内容主要是话音、文字、图片和视频图像。其网络主要由电子设备和无线电系统构成,传输和处理的信号是模拟的。所以,"通讯"一词应特指采用电报、电话等媒体传输系统实现上述媒体信息传输的过程。"通信"仅指数据通信,即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实现数据的端到端传输。通信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专家分析 :业务网络将实现向多业务网过渡 ;传统 SDH设备已不适应多业务网传输要求 ;网络层次简单化是技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记奥普泰推出的 IMTP智能多业务传送平台 ,集话音信号传输、IP业务传输、ATM信号传输、Frame Relay传输、数字图像信号传输于一体 ,可以在同一传送平台提供话音信号、数据信号、图像信号的传输 ,实现传输网络的统一 ,使传输服务提供商在较低的投资下提供全业务传输服务 ,增强传输业务服务商的竞争能力。本次“IMTP传送新概念”展示活动 ,将邀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4.
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可靠的信道,传输电网的调度、管理和控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电力载波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了,它随着电网的扩大而迅速发展,并与明线载波,微波等通信方式构成了电力系统通信网。一、电力载波应用范围电力载波通信系统主要传输以下信号: 1.话音信号  相似文献   

5.
<正>交通、能源与通信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古代的"烽火传信"到现代的移动通信,人类一直在追求"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话音、数据、传真、图像等)的通信"的技术,无线激光通信就是人们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无线光通信容量大、通信速率高,可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通信需求与通信容量不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电力综合数据网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宪平 《中国电力》2000,33(2):61-64
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DN、X.25、FR、ATM、IP等网络技术的特点及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提出建设电力数据综合网。通过对各种通信业务的分类,预测未来计算机通信、话音、图象等业务在带宽上的占用份额,概述综合数据网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7.
调制解调技术是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光与电脉冲组合调制方式,对已经进行过PPM(脉冲位置调制)调制的激光信号再用电光晶体进行偏振调制。设计了同一信道四种偏振态(0°、30°、60°和90°方向振动的偏振光束)的PPM偏振调制方案。搭建了硬件时序电路及偏振调制系统,四束偏振光通过同一大气信道,同时被衰减,信道的衰减可以相互抵消。硬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光与电脉冲组合调制方式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大气信道对大气激光通信的影响,而且由于光波的偏振复用可以成倍提高大气激光通信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8.
《宁夏电力》2013,(5):48-48
传统意义上的通讯主要指电话、电报、电传。通讯的“讯”是指消息(message),媒体讯息通过通讯网络从一端传递到另外一端。媒体讯息的内容主要是话音、文字、图片和视频图像。其网络的构成主要由电子设备系统和无线电系统构成,传输和处理的信号是模拟的。所以,“通讯”一词应特指采用电报、电话等媒体传输系统实现上述媒体信息传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三、数字型手机的编解码及调制与解调 1.话音编解码技术 数字制与模拟制的区别首要在于话音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所谓数字化,系用一组二进制数码来表示话音并进行传输的。话音编码称为信源编码。在接收端,则应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话音进行解码,还原成自然真实的语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缆道与水体组成回路进行信号传输是实现水下至水上跨介质通信的有效方法,但此通信方式通信质量差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为提升通信质量,对电信号在钢缆与水体形成的回路中的传输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水体特性提出通信信道等效电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电信号传输路径及电场分布,并且仿真计算通信距离、极板入水深度、水体宽度、极板大小、水体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等实际因素对等效电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信距离、极板大小和水体电导率是信号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通信距离和极板大小增加,信号幅值比稳定为92.2%和95.8%,通过控制极板大小与信号频率可实现快速有效的水下至水上远距离通信,为水下回路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光缆的传输优点、应用方式与传输系统的组成1.光纤的传输优点光纤是由石英玻璃特制而成,并以传输光信号为目的的一种介质。光纤由于传输损耗低、带宽大、重量轻、容易铺设和材料来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通信、广播电视领域最重要的传输介质。自从光纤传输技术渗透到有线电视领域后,得到了普及和应用。用光纤光缆取代传统的同轴电缆作超干线、干线、支干线后,使有线电视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得更远。与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相比,光纤传输具有很多独特的优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范围扩大、节奏加快,通信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须臾不可离的纽带。各种通信手段,如电子信件、电话及传真等,把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现代通信网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任何一种通信业务都离不开通信网络,这种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 通信终端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用户电报机、数据终端和图像终端等。把信号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需要通过传输设备。电缆、海底电缆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配电网输电线除了传输电能外,还可以作为通信介质。利用现有的电力线实现数据通信,可以大大节约通信网建设的费用。扩频通信为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手段之一,具有窄带通信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可抗干扰性强、误码低和抗多径衰落等优点,即使在背景噪声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安全可靠的通信。由于电力线作为一种通信传输介质,存在变信号衰减、阻抗调制、脉冲噪声以及等幅振荡干扰等不利于数据传输的因素。为更好地排除干扰并满足通信速率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可将扩频通信技术引入电力线通信。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雷达图像传输技术可以全双工地传输一路雷达图像信号、多路串行数据和语音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系统设计。采用帧间预测编码方式大幅度地压缩雷达扫描图像的象素,用E1通信技术,在小于512kbps的带宽上完成对雷达图像的远程传输,辅助保障手段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利用其短信通道传输部分压缩雷达图像。  相似文献   

15.
电力线通信 (PLC) ,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高频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PLC以其广阔的资源、与家庭的紧密结合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利用PLC技术可将电脑、电话、音响、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连成一体,实现集中控制 ,也可以连接多台电脑 ,组建、实现家庭局域网 ,还可以实现高速上网。目前电力线上网在我国还在试验阶段 ,它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  相似文献   

16.
为了真正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无人值守,在传统的远动系统“四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的基础上增加了遥视功能。目前已有的遥视监视设备主要是通过对监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压缩编码传输,以实现对现场的监视,传输数据大、速度慢。文章运用能量的观点,对图像是否变化进行识别,仅对变化的图像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的效率。为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应用二维小波变换对所需传输的图像进行信号压缩;为方便调度端监视,提高值班人员的监视效率,根据力学中重心的定义,对图像的变化部分中心进行了标注。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可以快速传输更多的图像,增加了通信的能力,有利于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实时监视。  相似文献   

17.
多路通信是指利用一条公共线路同时传输若干路相互无关的消息。为了使线路能进行多路传输而不互相干扰,就需要使各种信号具有不同的特征,以便在接收端能根据这一特征区分出各路信号。广泛采用的区分方式有频分制和时分制两种。一、频分制频分制是指按频率划分制度,各路信号在同一线路中占用的频率不同,如图1所示的一个三路无线电通信的组成方框图,图中的发送复用设备为合路信号之用。图2给出了一个三路话音信号合路的情况,其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与话音复用传输监测信号的尝试衡水电业局调度所张俊林,李文平近几年,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测系统的发展十分迅速,此项技术已日趋完善和成熟,但是,又出现一些新问题。在通常情况下,站端的监测信号是通过载波机中的运动通道传输到主站的,在没有双通道的情况下,既要...  相似文献   

19.
电力线通信收发器主要由物理层、介质访问层和逻辑链路层3部分构成,其中物理层是电力线通信收发器系统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其功能主要是把信号调制成为可以传输的信息,并解调发射端传输的信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电力线通信系统标准中物理层性能上的特点,文章对目前国际上主流电力线通信系统标准的物理层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窄带电力线通信相关标准物理层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应急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应急体系技术平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应急预案实施的根本保证。由于应急通信发生的地点大多没有可用的网络或网络中断,而且多数情况下地形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起灵活的通信网络。文章根据电力系统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的需求,提出了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的选型、改装的原则和要求。改装后的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充分利用了卫星通信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实现了灾难地区的快速组网,支持了话音、数据和图像等数据的传输,为地震、雪灾等灾害区域的电力应急供应、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