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田芳  沙基昌 《电子学报》1999,27(5):43-45
本文针对具有K类优先级业务的电信网,运用数学理论方法分析其在故障条件下的端-端业务流量。在假设网络采用顺序帐由选择方式下,提出了计算端-端业务流量的理论分析算法。应用该算法可计算得到通信网端-端业务流量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2.
流量经营已成为运营商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流量经营为导向,尝试从网间分流、数据加速和端到端优化3个纬度来论述相关网络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中不同调度算法下流量的端到端延迟特性,基于OMNeT++搭建了TSN仿真平台,提出了支持TSN调度机制的算法模块和调度模型,并在不同网络场景下对调度机制进行仿真,分析不同调度机制下流量延迟仿真结果和延迟影响因素,得到了各调度算法下流量的延迟特性,研究结果对时间敏感网络延迟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Internet流量工程是控制流量怎样流经Internet网络才能优化资源利用和网络性能的过程,是确保端到端QoS的重要技术。本文归纳出了Internet流量工程的通用加工模型以及流量预测采用的方法和格式,并对域问流量工程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端到端流量管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络新技术和新架构的分析,针对2G/3G/LTE/WLAN多网络环境下,研究如何对不同的用户类型、业务类型、时间段、累积量进行QoS控制,以提升业务体验和用户满意度。基于PCC承载架构和ANDSF多连接管理机制,通过端到端的流量管控技术提升互联网带宽的使用率。借鉴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通过实施网络流量控制、均匀网络流量、降低并有效控制流量峰值,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网络协同的融合策略控制方案,实现了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合理有效控制网络投资,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创造条件,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对数字洪水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唐晋  程永新  卜君健  廖竣锴 《通信技术》2022,(11):1484-1491
网络流量分类在网络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网络异常行为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等研究及应用领域。随着网络加密技术的广泛使用,基于表征学习的深度学习方法由于其自动提取特征的特性,在加密流量分类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性能表现。在表征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加密流量分类,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多分类粗粒度融合算法。在ISCX VPN-nonVP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同类算法相比有更好的流量分类性能表现以及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王端 《移动信息》2020,(5):00008-00009
当前IP城域网负责的新业务给原本的网络传送方式带来了挑战,若想提升IP城域网负责业务的综合承载能力,则需要优化QoS技术。通过分析IP城域网端到端的QoS部署原则,围绕服务模式、分类、流量调整、网络拥塞解决等方面探究QoS部署和优化策略,为运营商解决QoS部署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指导,总结QoS部署与优化策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虽然数据流量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网络压力。特别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大部分数据流量仍承载在GSM网络上,严重影响到话音业务的质量,因此如何引导流量更多地承载在TD网络上是中国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建立基于前后端联动的移动数据流量预测模型,可对GSM网和TD网承载的流量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可根据分流目标反推前端市场发展策略,形成前后端联动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域间的流量工程策略有助于保证业务流的端到端QoS、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实施跨域的快速恢复.本文介绍了域间流量工程的研究现状,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的实现方法.最后指出了实施域间流量工程的困难所在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联通为了满足用户春节期间的强大流量需求,于1月26至3月5日期间正式推出"该给手机备点年货了"新春主题活动,通过流量银行客户端提前预售,向用户送出"2.5折抢购手机年货"的春节好礼。同时,流量银行客户端功能进行了升级,支持流量币存储和跨网充值。活动期间,联通用户只要花2元钱购买一个"流量M码",就可以获得流量银行赠送的10个流量币,同时还拥有2.5折价格购买1G流量半年包的特权一次。联通1G流量包市场原价100元,有效期为6个月。而根据本次活动规则,购买流量M码的用户需要  相似文献   

11.
NB-IoT(窄带物联网)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越来越丰富,这也使得通信网络面临着业务流量端到端质量分析的考验。文章主要基于DPI (深度报文检测)技术对NB-IoT业务流量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端到端的指标体系,围绕四个阶段、六个关键指标、八个维度,实现定段定界的质量分析流程,将问题定界到点进行优化处理,确保用户业务使用感知。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世界》2011,(26):29-29
数据流量和信令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智能风暴"随之而来,其将影响智能终端用户体验,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网络安全。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到4000万部,增长率达到82%。3G智能手机用户超高速增长无疑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智能终端带给移动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专家通过对北京、广州等大中型城市研究分析发现,智能终端的发展将使天翼网络数据业务量提升一倍以上,信令负荷提升达到4倍以上。数据流量和信令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智能风暴"随之而来,将影响用户体验,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OPNET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包含8个节点、2个交换机以及具有AFDX网络协议的网络仿真模型;通过对节点机发送数据编程,实现对该AFDX网络进行流量控制仿真,得到了一组端到端延迟的仿真结果,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端到端延迟的主要因素,从而安全、快速、低成本地寻找到AFDX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及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起到指导现实应用及做出更改设计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指出环境变化导致运营商服务内涵的改变,移动数据流量分析在运营商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已有的研究数据流量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数据统计调查法和视觉网络指数法的总结,建立了基于端管云的数据流量预测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未来中国电信行业的数据流量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用户感知,通过分析4G流量经营时代运营商所面对的变化与挑战,指出了运维模式从NOC向SOC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面向用户感知实现网络集中化性能管理的方法,并介绍了广东移动以集中性能管理为主的SOC改革创新实践。实践表明,集中化性能管理模式能够提升运营商端到端用户感知保障能力和精准营销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凯 《电信科学》2022,38(7):166-174
面对垂直行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5G网络切片能够提供灵活、隔离、按需的服务,结合OTN、IPRAN/STN资源、云资源以及云网融合、固移融合系统能力,使客户终端、无线基站、承载、核心到内网业务平台之间通过专网隔离通道方式互通。介绍了5G端到端切片专网的架构方案和关键技术,分析新一代运营体系下切片专网自动化开通所遇到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从流量经营迈向资源经营时代。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卫星光交换网络应用需求,结合现有的地面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发流的资源预留协议。首先通过流量估计把突发数据按照目的地址和QoS区分为单个突发和突发流,然后按照这两种分类对卫星光网络资源进行了成功预留。为了对该预留方法进行考察,建立了平均端-端时延、吞吐量、链路利用率数学分析模型。理论分析与仿真证明了该资源预留方法通过降低光交换矩阵的重置时间和交换时延,有效降低了端-端时延,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适用于星载光交换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一 互联网进入新的视频时代 思科通过对全球网络流量走向的密切关注,以及产业跟踪和研究发现,互联网带宽规模已经进入Exabyte(10的18次方)时代。三网融合以后,如果单从流量的应用类型来看,视频应用将在流量上是未来绝对的主导。  相似文献   

19.
谭艳霞  郑滟雷  王光全  张贺 《电信科学》2022,38(10):163-172
在软件定义光传送网络(software defin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DOTN)体系架构中,要求厂商控制器系统通过北向接口接入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业务协同器系统。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北向接口标准,这给SDOTN跨域跨厂商端到端业务自动开通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阐述了OTN控制器北向开放接口标准现状及问题,从网络模型角度对当前主流的电话应用编程接口(telephon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TAPI)和流量工程网络抽象与控制(abstraction and control of traffic engineering network,ACTN)北向接口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介绍了中国联通在ACTN统一接口模型标准化和管控系统建设两个方面的研究实践,并对后续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周健 《信息通信》2014,(7):241-242
根据PTN承载网提供专线服务的能力以及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大客户对于专线网络的组网需求,提出一种基于PTN技术的中心点到多分支点的星型结构组网解决方案,并对组网方案中的业务保护、业务端到端性能监控、业务限速及流量整形、多业务通道化传送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