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张苏静 《商品与质量》2022,(5):164-166,170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养老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养老、惠老政策来缓解社会养老问题,巨大的老年人口数背后同时也隐藏着无限的商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乡村振兴、智慧养老等政策的发布,如今养老不再是传统养老,而是加入了人文精神、人工智能等元素.本文从涉老的医疗卫生、托管保...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一个重要内容。以淮安市府前街道适老性调查分析为基础,基于代际融合理念,以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社会服务设施规划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淮安市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人口老年化趋势下城市老年友好社区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特大城市,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劳动力的短缺更为严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上海引进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规模过度膨胀。劳动力的短缺使得上海服务业工资上涨迅速。大量老年人口过早进入退休年龄从而导致退休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进一步增加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支出。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次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数据,对上海市老年人口就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影响老年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口就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编制了河北省人口简略寿命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口年龄移算法构建统计模型,对2000-2050年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0年河北省人口年龄锥体接近壶型,说明种群正处于衰老阶段,人口总体数量将在未来呈现下降趋势;2)2000-205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数量将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在2000年至202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为老龄化高速发展期;3)在老年人口总量增长的过程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增加迅速,到2050年可占到老年人口的39%。因此,中高龄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将成为未来河北省所面临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运用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等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赣南地区人才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赣南地区人才规模持续增大,增速高于同期人口增长;人才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上,中心城区始终为人才集聚高地,但增速低于县域人才增长,赣南地区大部分县区的人才集聚水平显著提升;人才空间格局与市域城镇发展空间结构基本一致,并围绕经济区呈组团式集中,经历了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集聚的演变,片区式增长特征明显;人才分布虽表现出不均衡性,但人才空间分异逐渐缩小,不均衡趋势有所减缓;城镇化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与投资规模及公共服务水平是影响赣南地区人才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和自然环境因素对人才空间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老龄化严重,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预计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7.71%。老年群体较集中地分布在70—80年代老旧居民区,这类建筑在全国范围内保有量大。重庆80年代前后住宅广泛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目前存量约400万平方米。基于对重庆老旧居民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结合70—80年代老旧住宅特点,形成了模块化居家养老改造方案。方案包含性能化改造、活动场所改造、舒适度改造、安全性改造四大核心模块,并引入绿色建筑技术。通过文献查阅及能耗模拟,结果证明,按照方案进行改造后,老旧居民区在舒适度、便利度等方面都将有较大的改善,并且全年最大能耗和全年累计能耗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30 a宁夏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运用Arcview,Excel等软件,通过人口自然密度和综合经济密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罗伦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宁夏人口在1980—2008年期间的时序和空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区人口分布变化速度在加快,人口趋于向中部和北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集中,政府的移民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较强,人口分布的历史基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在逐渐减小;南部山区人口呈负增长,中部干旱带人口稀疏,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人口密集,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街道与人们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空间环境设计不合理会引发人们的"被害恐惧感"."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论认为,空间层次、空间规模、边界围合度、景观质量、活动设施、标志标识、照明情况、设施维护等环境特性是引发被害恐惧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长春市飞虹路街道环境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软件SPSS的"主...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按照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GDP比重、人均GDP等指标,将31个省市分成5类,发现各类型间的差别较明显,既有"未老先富"型,也有"未富先老"型和"边富边老"型。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运用福建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解决福建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休闲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热点地区。河南省的千年古镇文化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对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及开发、历史文化名镇的建筑价值、街巷空间布局规划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重点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县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几个特征:(1)城镇整体人口密度偏小;(2)旧城区人口密度比较集中,而新城区人气不足;(3)居农混杂现象普遍.以此来探寻城镇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期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镇江市最新一轮行政区划与医疗机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和SPSS软件,通过构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对镇江市中心城区医疗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镇江市医疗机构空间分布以老城区(润州区)为中心,优势度向外围区域递减,且优势度高分值区呈现南北延伸的分布形态;七里甸街道和和平路街道优势度指数偏低,表明镇江市基本医疗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边缘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街市是都市、城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街市上的各种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但此类建筑至今很少有人研究。本文试从历史、经济及建筑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江南城镇中的传统街市建筑作一初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研究区2009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大庆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大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的特点,耕地面积最大,其次为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分布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比较高,并且在各行政区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城镇空间相互作用与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GIS技术以及多因素加权等数学方法,深入探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城镇空间的分布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近年来石嘴山市的一些城镇存在向外扩散和相互渗透的特征,同时这些城镇的空间扩散与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最终分析得出了石嘴山市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相似文献   

19.
以桂林市为案例地,借助ArcGIS10.2分析桂林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探寻其内在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聚集性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显著聚集型分布,桂林市市辖区和灵川县属乡村旅游地热点区域,并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大核心乡村旅游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现“以市区为核心,以漓江为轴线,以低海拔区为扩散面,以A级景区为辐射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可分为红色乡村旅游聚集区、生态乡村旅游聚集区、民族乡村旅游聚集区。建议依据乡村旅游地空间状态,在现有优势基础之上利用乡村独有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融合,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衡阳市历年火点及火源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布控森林火灾的防范力度.[方法]基于NOAA系列卫星数据,利用数据统计、Mann-Kandell趋势检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对衡阳市2010—2020年卫星监测火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0—2020年衡阳市火点呈显著下降趋势,2013—20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