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广 《矿山机械》2014,(5):98-102
湖南某铁矿受选矿工艺条件等因素限制,尾矿铁品位为18%~22%,赤铁矿部分未能得到有效回收。结合弱磁选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强磁选预先抛尾—选择性絮凝脱泥—反浮选工艺流程,获得铁精矿品位为62.09%,回收率为41.11%。该工艺流程结构合理、药剂环保、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获得微细粒高质量铁精矿,适合作为生产球团矿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来有邦  田彦纯  卢宽  李月旺 《现代矿业》2018,34(11):142-143
司家营研山铁矿受氧化矿选矿工艺及采场矿石性质不稳定的影响,综合尾矿品位时常发生波动,对提高选矿金属回收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高效回收综合尾矿,在充分利用早期投入的浮选尾矿再磨再选工艺的基础上,确定了综合尾矿磁选打捞-分级-磨矿-磁选-浮选的尾矿回收工艺流程。生产实践表明:该尾矿回收系统每年可回收铁品位约68%的铁精粉3万余吨,对优化选矿技术指标、提产创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悬浮磁化焙烧技术的形成历程,分析了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工艺(PRSM)选别复杂难选铁矿的技术优点。铁品位31.63%的东鞍山贫赤铁矿经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可获得铁品位为66.55%、回收率为77.01%的优质铁精矿;铁品位10.60%的鞍钢东部尾矿经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可获得铁精矿铁品位65.69%、回收率55.33%的技术指标;酒钢粉矿采用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0.30%、回收率79.49%的技术指标。东鞍山贫赤铁矿、鞍钢东部尾矿和酒钢粉矿经悬浮磁化焙烧扩大连续试验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且设备运行稳定。PRSM技术为我国复杂难选铁矿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浮选尾矿品位升高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降低浮选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强磁选精矿采用细筛-脱泥-重选流程既能稳定浮选质量,又能达到降低浮选尾矿品位。  相似文献   

5.
由于南非磷尾矿性质波动大,进口的每船矿品位和矿物组成都出现差异,给司家营铁矿确定其选矿生产流程带来难度。在分析每批南非磷尾矿性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造、完善现有选矿工艺流程,先后改造选厂棒磨山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研山铁矿浮选尾矿再选系统和应用淘洗机、脱磁器等,以及时调整选矿工艺流程,为有效回收南非磷尾矿中的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回收利用某铁选厂尾矿中的赤铁矿资源,针对该尾矿特点,在详细的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选矿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确定强磁选—再磨—强磁选—浮选流程为最佳选铁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铁品位12.62%的矿样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最终获得了铁品位60.01%、铁回收率23.62%的满意铁精矿指标,实现了对铁选厂尾矿中赤铁矿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米哈伊洛夫斯克采选公司处理赤铁矿-磁铁矿铁荚岩矿石.现有的选矿工艺流程包括4段破碎,干式磁选、4段球磨和5段湿式弱磁选.在选矿厂设计中规定对湿式弱磁选尾矿再磨后用阴离子捕收荆浮选从其中回收赤铁矿.设计获得的赤铁矿浮选精矿铁品位为58.4%.但选矿厂只生产磁铁矿精矿,其中铁回收率仅为57%.选矿厂尾矿铁品位为26%~28%.本工作提出采用强磁选-浮选和浮选-强磁选方案从选矿厂弱磁选尾矿中回收赤铁矿精矿.扩大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流程均可获得铁品位为62.7%~61.5%,对原矿铁回收率为8%~9%的赤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8.
新疆某铜铁矿经浮选选铜后,尾矿铁品位在26%左右,由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实际为镜铁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铜蓝、辉铜矿、褐铁矿等。为解决现行强磁选回收该铁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将原矿中弱磁性的赤铁矿还原为强磁性的磁铁矿,再采用弱磁选获得了品位为58.78%,回收率89.00%的高品质的铁精矿。对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尾矿堆放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焦科诚 《矿冶工程》2018,38(4):65-68
针对国外某高磷硅鲕状铁矿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通过矿石性质分析查明了该矿难选的原因,并确定了阶段磨矿-弱磁选-反浮选脱磷硅联合选矿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推荐工艺,可获得Fe品位65.68%的磁铁矿和Fe品位55.58%的赤铁矿,总回收率达到78.92%。  相似文献   

10.
东鞍山高硅贫赤铁矿石嵌布粒度微细,易泥化,铁品位33.57%,硫品位较高,69.78%的铁赋存于赤(褐)铁矿中,磁性铁分布率22.91%。采用两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选别后,铁精矿回收率低,尾矿铁品位高达17.93%,铁金属流失严重。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流程对各主要铁矿物的选别效果和铁流失部位,主要铁矿物在流程中的流向,单体铁矿物、单体脉石矿物和连生体的流向等选别特征和效果,并就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为开发适应性强的工艺技术与浮选药剂、高性能的选别设备提供参考依据,以稳定铁精矿质量、降低尾矿铁品位。  相似文献   

11.
河北某难选赤铁矿强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强磁选精矿反浮选工艺流程对铁品位不到25%的河北某难选赤铁矿石进行选矿试验,在-0.074mm占96.2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取得了精矿产率为25.43%,铁品位为66.27%,铁回收率为68.49%,总尾矿铁品位为10.39%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红山铁尾矿再选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运凡  杨波  卢琳 《矿冶》2012,21(1):35-38
云南大红山铁尾矿,矿物粒度细、铁品位低,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采用传统的选矿工艺难以得到有效回收。本试验采用强磁预选抛尾和悬振锥面选矿机精选的磁选—重选联合工艺,有效地回收尾矿中的铁矿物,最终尾矿铁品位降至10.45%,产出的铁精矿品位达到54.02%,回收率为34.68%。  相似文献   

13.
某铁矿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入选矿石性质发生变化,原单一的弱磁选选矿工艺已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在分析矿石工艺矿物学的基础上,对选矿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进分级设备、更新磁选设备、强化脱泥等措施对原选矿工艺流程进行改造,最终确定阶段磨矿—分段磁选—强化脱泥镜磁分选的工艺流程。生产实践中获得了铁品位为63.64%、回收率为17.35%的磁铁精矿和铁品位为60.61%、回收率为65.12%的镜铁精矿,达到了改善生产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司家营铁矿北区分公司针对氧化矿选矿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尾矿品位偏高的问题,对浮选尾矿进行了再选研究。通过对浮选尾矿的性质分析和参考同行业尾矿再选试验成果,采用组合式强磁机磁选—磨矿—磁选—浮选流程,将浮选尾矿铁品位由23.21%降低至20.03%,同时产出了产率为7%、铁品位为65.46%的合格铁精矿,为企业流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灵寿县某碎云母矿石的风选尾矿为对象,进行了综合回收其中铁矿物、独居石和锆石的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将该尾矿先通过摇床重选分离出重砂,对重砂采用弱磁选-湿式强磁选-干式强磁选-摇床重选联合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可获得铁品位为60.86%的铁精矿、REO品位为61.13%的独居石精矿和(Zr,Hf)O2品位为60.38%的锆石精矿,3种精矿的金属回收率分别为74.27%、70.36%和65.64%。  相似文献   

16.
史松海  南世卿  高玉倩 《现代矿业》2013,29(11):145-146
对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所属近北庄铁矿、庙沟铁矿和柏泉铁矿分别进行了选矿车间的考察和工艺流程改造。近北庄铁矿通过干选工艺改造,可以提前抛出产率为30%的合格尾矿,提高了入磨品位;庙沟铁矿通过对堆存的低品位难选矿石的回收每年可生产铁品位为65.02%的铁精矿7.65万t;柏泉铁矿通过增加尾矿再磨再选作业,每年可多回收铁品位61%左右的铁精矿8 000 t。  相似文献   

17.
安徽某铁矿选矿厂入选矿石主要为镜铁矿,自竣工投产以来,生产指标不稳定,精矿指标能够达到工艺设计要求,但尾矿指标较设计指标偏高,经长期对生产指标的研究发现,2段强磁扫选尾矿品位过高是造成尾矿偏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镜铁矿选矿系统2段强磁扫选作业尾矿品位高、铁金属回收率低等问题,对原2段强磁扫选作业的强磁选设备进行了替代试验研究,同时对替代后浮选指标和浮选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替代改造完成后,尾矿指标达到了设计水平,提高了铁金属回收率,大大提高了选矿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杨任新  王炬  陆虎 《金属矿山》2018,47(10):70-75
姑山赤铁矿石硬度大、嵌布粒度极微细,目前的选矿工艺指标低(块精矿铁品位48%、粉精矿铁品位57%)。为探索提高姑山极微细粒赤铁矿石选矿工艺指标的途径,在实验室进行了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条件下,经一阶段强磁选(1粗1扫,粗选、扫选磁场强度分别为477 kA/m、637 kA/m),强磁选精矿再磨至-0.030 mm占87%,经二阶段强磁选(1粗1扫,粗选、扫选磁场强度分别为477 kA/m、716 kA/m)-1粗1精阴离子反浮选(以NaOH为pH调整剂、淀粉为抑制剂、石灰为活化剂、RA-915为捕收剂),获得的浮选精矿铁品位可达63.96%,说明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将姑山铁矿铁精矿品位提高至63%以上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试验结果可以为姑山极微细粒赤铁矿石合理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的浮选尾矿进行了再选试验研究,根据矿样性质及探讨试验,最终采用"弱磁-强磁-酸性正浮选"工艺处理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浮选尾矿,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以石油磺酸钠为捕收剂,药剂S-1为抑制剂时,经先磁选后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铁品位59.61%,回收率72.9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研山铁矿磁矿系列原料特点和设备工艺配置的考察分析,针对选矿工艺现状进行了入磨前磁矿预选试验。结果表明,磁矿的湿式预选比悬浮式干选和筒式干选效果好。-6mm粒级湿式预选可提前抛出产率为21.51%的粗粒尾矿,入磨品位可由27.36%提高到31.5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