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1月10日早8时许,我得知师昌绪先生去世,立即和师先生儿子师宁通了电话,师宁简要地介绍了师先生去世前后经过。虽然11月初就听说师先生已陷昏迷状态,知道时日不多,但噩耗传来,仍然非常悲痛!2013年3月,中国工程院召集会议,研究编写"战略科学家师昌绪院士传纪",师先生通知我参加会议,并分担部分编辑任务。之后不久,师先生就因发烧住进北京医院。按照以往规律,十天半月就能康复出院,但这次却不同。我  相似文献   

2.
刘馨 《新材料产业》2014,(12):49-53
<正>2014年11月16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庄严凝重,师昌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材料人士汇聚于此,送先生最后一程。师先生是中国材料界的一面旗帜,一场送别会,似乎更像是材料界的大聚会,师先生在材料界的分量和威望可见一斑。礼堂外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悼念者,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心中怀念和敬意。会场之外,更多的材料人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祭奠这位新中国材料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师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材料事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材料大师。他不仅在科学研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材料科学界泰斗——师昌绪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作为晚辈,我有幸在2000年因"镁"结识先生这样久负盛名的大师,并且在过去十多年里,有机会与师先生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大师的精神风采,直接聆听他对工作的教诲,还额外享受了大师指点人生迷津,体验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感动;在大师慈祥的目光里,我如沐浴阳光般温暖,在大师语重心长的话语中,我的疑惑不解烟消云散。今  相似文献   

4.
方向 《中国计量》2023,(2):12-13
<正>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李天初院士。天初先生突然与世长辞,对我和所有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中,难以相信先生这样一个好人,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还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先生走后的这几天,有无数的领导、无数先生的生前挚友和战友都打来电话,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也都表达了对先生的追忆,怀念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计量科学家,是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挚爱的计量科学和时间频率事业。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1月10日,一颗科技巨星陨落——我们材料科技界的泰斗师昌绪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悲伤之情难以言表。师先生是中国科技界的楷模,既是大家仰视崇拜的偶像,也是青年学者的良师益友。师先生引领和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走进科学殿堂、进入材料领域,他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材料科学工作者成长为科技栋梁。在中国的材料科学家中,有成百上千人得到过他老人家的关心和支持;中国材料界的许多重点重大科研项目,也都是由于他的高瞻远瞩和强力推荐而得以出台实施。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中国青年材料学者的引路人而惋惜,为失去这样一位扶持科学  相似文献   

6.
追念张国栋     
一个月前的一天,从宁夏传来了张国栋先生病故的消息。虽此前我已知他罹病,但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后,仍令我唏嘘不已。 其实,一年多前,从《照相机》杂志上读到他《我与照相机》那篇长文的时候,便觉得他已有了清点自己一生的意思。我也是从此文中知道了他除设计制造神龙相机以外其他鲜为人知的、关于他和照相机之间的故事。 张国栋先生一生从事摄影器材维修,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把他经手维修过的相机,不仅都作出维修记录,还画出了原理图,对这些相机的不足之处还琢磨出了改进办法。十年文革期间,别人忙着“闹革命”,而他却废寝忘食…  相似文献   

7.
吴玲 《新材料产业》2014,(12):33-34
<正>材料各门庭,与先生齐名无古;交情如父女,念先生万古长青!11月10日于我,必将是一个不愿想起而又无法忘却的日子。惊悉师昌绪先生仙逝,我悲伤得不能自已。我为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份崇高的爱国情怀、一个高尚的灵魂而哭泣。与先生相识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气。我没有材料科学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半导体科学的造诣,但诚惶诚恐,担任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半导体联盟")秘书长,并全票当选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席,这一切  相似文献   

8.
韩棐  王芳 《包装世界》2001,(4):23-23
富兰克林是18世纪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美国科学之父.他也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袖之一,被称为杰出的政治家.从印刷工人到科学家、政治家,他走过了艰难的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什么创新?"这是德州仪器公司(TI)首席科学家方进先生(Gene Frantz)参加完今年全球IEEE年会后,4月来华在清华大学提给在座所有媒体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值得很多人在休息时间里提给自己的一个问题。方进先生在TI公司超过30年的工作时间给了他很多可以回过头来看历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任继愈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凌晨去逝,早起闻讯十分悲痛,但忆起前一天傍晚在病房见到他被病折磨的痛苦情景,还是觉得这是先生的解脱。我对他儿子任重说,先生是福丧,要节哀。  相似文献   

11.
<正>一、老一辈质检科学家的访谈心得曾在一个泠泠细雨的早晨,在一位退休的质检科学家的家里,聆听了他从上学读书,到参加计量质检科研工作,以及多次做出辉煌的科研成果的经历,也最终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貌似平凡的叙述、聆听与交流里,却是老一辈从事质检工作的计量科学家一生的记忆和回顾。  相似文献   

12.
任继愈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凌晨去逝,早起闻讯十分悲痛,但忆起前一天傍晚在病房见到他被病折磨的痛苦情景,还是觉得这是先生的解脱.我对他儿子任重说,先生是福丧,要节哀.  相似文献   

13.
正商业摄影师付增凯一直希望挑战高速摄影,但以前受限于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太长,无法凝固水花四溅的瞬间。在他更换了Profoto B1后,终于可以放心拍摄了。构思与准备"在拥有了Profoto B1后,我终于可以大胆尝试凝固水花了付增凯介绍说  相似文献   

14.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一直觉得现在从许多文章中都可以感受到的这个概念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偶然的一件小事,更使我对这句话语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那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工作之余,来山东讲学的原海参崴艺术学院院长康恰连科先生,拿着一本刚从系资料室找到的《敦煌壁画》,边看边激动地把我叫过去,通过翻译,我明白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是被敦煌壁画那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深深震动了。而且,更令他震撼和慑服的还有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高分子科学家、教育家、我们敬爱的主编徐院士与世长辞。我们怀着无限的哀思与敬仰,深切地缅怀我们敬爱的导师徐僖先生。先生的辞世是我国科学、教育界的巨大损失,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先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地拼搏,无私奉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他以渊博的知识、超凡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国家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贡献,他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业绩,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快递公司托运水果,结果被告知水果压坏后就地销毁了。"我提出赔偿,对方却让我自认倒霉。"日前,南昌林先生向媒体投诉。林先生称,他远在福建省的父母爱吃猕猴桃,因此他购买了一箱猕猴桃由申通快递南昌分公司托运至福州。原本3天就可送达目的地,但林先生等了6天才得知,猕猴桃在托运时被压坏,物品遭就地销毁,而快递公司却不给他任何赔偿。"弄坏了物品,对方竟让我自认倒霉,这是啥规矩?"  相似文献   

17.
正纪念严东生先生诞辰100周年时间如梭,严先生离开我们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是这一年多里,我们对您的思念却与日俱增。您是我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奠基人,是无机材料和无机化学界的一代宗师和泰斗。您的一生横跨了北洋、民国和新中国等各个历史阶段,见证并亲历了我国的历次动荡、变化,以及近三十年来的伟大崛起。您作为新中国刚成立就回国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历久闪光激人奋进的名言被顾孟洁先生书写在他的文集的扉页上,作为给最早获得该书的一些读者的题签留念。这句格言也许正是孟洁先生对他连续十五年间在我国“标坛”上辛勤耕耘和艰苦跋涉的最深刻感受的最确切表达吧。对于有幸作为他亲笔题签的《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的最先获得者来说,不免因此即时受到一股强劲的治学精神的深深激励。 这是1995年10月14日下午发生在北京饭店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惊闻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新材料产业》杂志指导委员会主任师昌绪先生于11月10日仙逝,《新材料产业》杂志社全体同仁万分悲痛。怀着沉重的心情,编辑部特别策划了怀念师昌绪先生的纪念文章,并梳理了师昌绪先生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以悼念和缅怀大师!  相似文献   

20.
杨振丁先生荣获美国“鲍尔奖”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最近宣布,全美奖金最高的科学奖“鲍尔奖”,将颁给皖籍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大名誉教授、理学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以表彰他发明的“杨氏磨坊”理论,以及他在促进中美关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