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使用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对感染细胞进行低温包埋和制作超薄切片,用包被SPA或IgG的胶体金作为第二抗体,采用间接法对两种RNA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和两种DNA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及SV_(40))在感染细胞中作了定位标记实验。将结果同常规环氧树脂Epon 812包埋的感染细胞包埋前穿透标记和包埋后超薄切片标记进行比较。常规包埋法对细胞超微结构保存良好,但由于高温聚合对病毒抗原活性破坏较大,不能获得理想的金标记结果。使用皂角甙(Saponin)改变细胞膜进行包埋前穿透标记,虽能获得特异性标记,但皂角甙对细胞膜结构破坏严重,不利于进行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且作用条件及时间不易掌握。以上缺点可通过使用低温包埋法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以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0分钟后,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吸附和穿透过程。感染后18小时,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包涵体内有空心的核衣壳、含有病毒核心的核衣壳和二个同心园状的核衣壳。并见到病毒核心样物正在嵌入到核衣壳内的不同阶段形态(图1)。这提示核内包涵体是病毒复制和装配的场所。核内成束的小管状结构,其直径与核衣壳相同,可能是核衣壳结构蛋白或其前体物质的不稳定形态(图2)。胞浆包涵体内除含有成熟病毒和致密体外,尚有许多吞噬溶酶体,空泡和肿洚的内浆网、线粒体等。胞浆包涵体范围以外的胞质内细胞器基本正常,很少病毒颗粒和致密体(图  相似文献   

3.
新合成的痘苗病毒DNA与中间纤维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技术与DGD包埋-去包埋技术相结合证明新合成的痘苗病毒DNA结合在中间纤维上,这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病毒DNA复制方式,而且对于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都有重要的意义。痘苗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在痘苗病毒感染8小时,已有成熟病毒粒子释放出来,感染24小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峰。电镜超薄切片样品显示在痘苗病毒感染4小时,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感染8和12小时,病毒工厂开始出现,并可观察到其中未成熟的病毒粒子。感染24小时,大量的成熟病毒粒子出现在病毒工厂中或释放到细胞外。根据显微自显影数据绘制的病毒的DNA合成动态曲线表明病毒感染后4小时病毒DNA合成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GPV和IBRV的超微结构与形态发生的冰冻蚀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冰冻断裂技术并结合其它电镜技术,研究了GPV和IBRV囊膜和核壳体的形态和发生。GPV发育早期,病毒从中部断裂,围绕病毒的膜样结构是均匀排列的两层颗粒,而成熟病毒在囊膜中间断裂,说明发育早期的囊膜脂质很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颗粒,随后脂质才进入囊膜。而细胞质内成熟GPV囊膜的PF和EF都仍有大量膜内蛋白颗粒,GPV释放到细胞外后囊膜膜内蛋白颗粒大为减少。成熟的IBRV囊膜PF上膜内蛋白比EF上多。在囊膜周缘有时可见剌突样结构。在与疾毒接触的细胞质膜的区域有规则排列的颗粒,似与病毒释放有关。在感染细胞核内同时装配着IBRV的核心、空衣壳和核壳体。细胞核内核壳体固断裂部位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深度蚀刻后对其形态进行了观察。文中还对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鸭瘟病毒(DPV)DNA复制及宿主细胞内RNA的转录功能,并扼要报导了我们的主要实验结果: 1.DPV的DNA合成是在核内电子密度较低的均匀基质中进行的,随后,转移到电子致密的毒浆结构中装配病毒核壳体。从病毒DNA复制到发育成熟的病毒仅需3小时。 2.DPV的DNA复制的持续时间较长。病毒DNA的复制与核壳体的装配及病毒的成熟与释放可同时进行。 3.DPV在细胞核内装配,也可在细胞质内装配。 4.宿主细胞的核仁依然存在,并保持其转录RNA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痘苗病毒复制与中间纤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痘苗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是最大最复杂的一类动物病毒。其繁殖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病毒的DNA复制是在宿主细胞质内进行的。最近发现,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有活性的DNA聚合酶不是沿DNA模板滑行,而是固定在核骨架上进行DNA复制。那么在细胞质内复制的痘苗病毒DNA是否也与某种细胞骨架成分相关?其复制方式是否也与核内DNA复制的模型相似?这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病毒DNA复制方式,而且对于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含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S段基因之重组病毒感染IPLBSF 21—AE细胞株研究其细胞病变并与野生型病毒AC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之细胞病变作为比较。重组病毒对细胞较具毒性,于感染细胞中,野生型与重组病毒所产生之子病毒大小与纤维状物质并无差异。但于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较易观察到具有二至三倍长的核蛋白质鞘。不同病毒感染的细胞以感染后期之差异较大。野生型病毒感染的细胞核内可见许多含有包埋体病毒的多角体(polyhedra),病毒形成团(virogenic stroma),以及累积之多角体被膜(图1)相反地,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并无多角体,但核内可见核蛋白质鞘及已披上被膜之核蛋白质鞘团,并可见明显的膜状构造包围核四周(图2),以及嵌于膜上直径约22nm的电子致密颗粒(图3),此结果证明了重组病毒合成之S蛋白并非以游离方式存在,而是嵌在膜构造内。  相似文献   

8.
以Biotin标记的dATP(Bio-7-dATP)通过缺刻翻译(Nick Translation)制备腺病毒的基因组探针,建立了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并研究腺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内病毒DNA的分布。结果表明,免疫胶体金颗粒特异地标记在腺病毒感染的细胞核内,并且在核内呈区域性分布。整装抽提后的细胞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出,胶体金颗粒呈族状马串珠状结合在核骨架上,从而在形态学上证实了腺病毒DNA与核骨架的紧密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H—18细胞系由我国一例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出的B淋巴细胞培养成株。经免疫荧光及免疫酶标光镜检查发现该细胞EB病毒壳抗原(VCA)阳性,如用正丁酸钠及巴豆油等病毒激活剂处理后,大量细胞(30—40%)显示VCA阳性。分离出的病毒可使体外培养细胞转化。用正常H—18细胞为对照,经正丁酸钠(4mM/ml)及巴豆油(500ng/ml)处理H—18后12,24,36,48,72小时的标本用国产DXB 2—12电镜观察。发现正常H—18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人B淋巴细胞有很大差别。大小不一,核很不规则,核比例大,且几全部由常染色质组成。为分化很差或为转化的淋巴细胞。个别细胞内可见EB病毒之核壳体及其形态发生过程,证明该细胞带有EB病毒并进行病毒的复制。经正丁酸钠及巴豆油处理后12小时,部分细胞可见病毒大量复制。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多,至72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的电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HV),为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并进一步研究人皮肤HV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形态特征。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儿皮肤活检组织超薄切片。结果:表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纤维内均可观察到病毒颗粒,感染病毒的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成熟病毒颗粒直径约150-160nm,核衣壳直径约100-110nm。核衣壳的核心可分为空心型、颗粒型和致密型三种;郎格罕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HV可感染皮肤多种细胞及神经纤维;郎格罕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可能在限制病毒复制和阻止扩散中起重要作用;电镜对病毒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的RNA病毒中,布尼安病毒科(Family Bunyaviridae)的病毒是唯一的具有在感染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及其邻近光面囊泡内芽生成熟的形态发生学特征。我们曾应用常规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在我国两种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EHF和新疆出血热,XHF)病毒感染的新生乳鼠大脑海马回神经元内观察到病毒在增生、扩张的高尔基扁囊和囊泡内芽生成熟的图象。本研究应用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感染细胞内EHF病毒抗原分子的亚细胞定位,以求阐明高尔基复合体异常增生与病毒抗原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多种节肢动物传播的人类病毒性脑炎病毒能在鼠脑神经元内复制、增殖、并产生严重的细胞病变。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小白鼠后,发病动物大脑海马回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特征以及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形态特点。7—8克小白鼠,脑内接种JEV(京卫研_1A_2株)病毒悬液,发病后经麻醉取大脑海马回部位脑组织,按常规固定、脱水、Epon812包埋、半薄切片经精确定位后制作超薄切片,Phiilps EM-400T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3.
几种大型病毒的冷冻蚀刻研究(痘苗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在我国已有报导。本文拟报导三种中小型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1>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属弹状病毒科,有囊膜的病毒,大小70×170nm;<2>辜德毕斯病毒(sbv),属披盖病毒科,有囊膜的病毒,直径50—60nm;<3>人腺病毒,属腺病毒科,无囊膜的病毒,直径约70nm。在腺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核内,可观察到处于不同装配和成熟阶段的病毒粒子(图A、左不)。在VSV和sbv感染的宿主细胞质中和细胞质空泡内可观察到病毒核衣壳装配的过程,尤其在宿主细胞的表面更清楚地显示出病毒以出芽的方式向细胞外释放的各个细节。(图A  相似文献   

14.
有关金标记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迄今为止,未见有将该技术同时应用于液体样品及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际记,并对各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将金标记技术同时应用于液体样品及感染细胞中脊髓灰质炎、猴轮状病毒、SV_(40)和单纯疱疹等病毒抗原的标记。对反应物混合标记同悬浮标记、低温包埋标记同常觇包埋标记法以及标记条件、反应物浓度等不同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比较了不同实验方法和条件标记的结果。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可用于多种病毒检测的方法。液体样品阴性染色标记结果表明,反应物混合标记明显优于悬浮法。实验中,只要控制好琼脂扩散时间,注  相似文献   

15.
呼肠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SARS患者生前咽拭子和尸检肺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的培养细胞超薄切片中,在电子显微镜下不仅发现了呼肠病毒,而且还查见具有超微结构形态特征的凋亡细胞。凋亡早期的感染细胞,其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显著,胞浆内尚可查见病毒包涵体的残迹。多数凋亡细胞胞浆内未查见呼肠病毒及其包涵体。在早期,凋亡细胞胞核形状变化不大,核染色质呈不规则的边集、浓缩,或呈平台状。继而,凋亡细胞胞核形状高度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致密,可见核孔残迹,但细胞轮廓尚保存完好,外周可查见含核质凋亡小体。到后期,凋亡细胞高度皱缩.核固缩并碎裂成细小的片块或颗粒,胞质稀少,胞体呈芽球状,细胞膜外围可查见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含核质凋亡小体。此研究结果提示:与SARS相关呼肠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可能在SAR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简称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Carwright等(1967)首先从猪流产的死胎脏器中分离到本病毒。Shahrabai等(1982)应用电镜做了病毒增殖的研究。国内潘雪珠等(1983)和侯世宽等(1983)也先后分离获得猪细小病毒。本文是有关猪细小病毒形态发生的报道。 PPV的形态发生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感染后24小时,在颗粒状包涵体的淡染区域或一旁开始出现电子密度较高的病毒颗粒团块(图1)。48小时以后,构成核内包涵体的颗粒状物质逐渐消失,但可观察到一个或数个由  相似文献   

17.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属嗜肝DNA病毒,是研究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和发病机理的有用模型。我们应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继发现DHBV在鸭的肝外器官——肾的小管上皮细胞内感染复制后(1),又在鸭胰腺细胞内发现增殖的DHBV颗粒,并探讨了其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电镜下观察了二种有囊膜的正链RNA病毒--猪瘟病毒(CSFV)与辛德毕斯病毒(SbV)感染的宿主细胞。在SbV 6K蛋白突变株感染的BHK21细胞中,可清楚地显示病毒从细胞质膜出芽与释放的过程,并在细胞擀中积累了大量的核衣壳。在CSFV感染的MPK细胞中首次观察到较多的病毒核衣壳与成熟的病毒粒子,因而有可能对其成熟与释放方式的不同进行比较研究。此外,对病毒诱导的细胞超微病变特征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从患败血症欧洲鳗鲡检出疱疹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05年、2006年的春、夏和秋季,福建省各养殖区患败血症的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进行超微病理学研究,经电镜观察,患败血症欧洲鳗鲡鳃、肝和肠组织细胞内检出疱疹病毒.鳃上皮细胞核内病毒核衣壳,呈圆形或双环状,直径约80 nm~100 nm,核心或致密,或空壳.鳃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胞浆内可查见成熟病毒粒子,有包膜,呈圆形、核衣壳致密、直径约130 nm~150 nm.肝细胞和肠粘膜上皮细胞核内所查见的病毒核衣壳,呈圆形或双环状,多数核心密度高.文中还讨论了感染细胞核内与疱疹病毒核衣壳共存的直径30 nm~40 nm的微泡样结构的性质.在病鳗感染细胞内所检出病毒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特征符合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病毒的形态.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病毒病因的研究中,蓝祥英等从一例脑炎患者血细胞培养中获得一株可检出逆转录病毒样颗粒,称为CM_1的细胞株后,又将CM_1细胞株的无细胞滤液转化另一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而成CM_2细胞株。本文报告CM_2细胞株及其病毒的超微形态。材料和方法:培养传代的CM_2细胞以及加PHA和TPA激活的CM_2细胞分别离心成团,4%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包埋,制备超薄切片,铀一铅双染色,JEM1200EX电镜观察。结果和讨论:培养传代的CM_2细胞以及经加PHA和TPA激活的细胞,大小约9—15微米,个别巨大细胞可达20微米以上。细胞核明显多形性,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胞浆以丰富核蛋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