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爱荣  孙瑾 《广东化工》2010,37(9):217-218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成份复杂、色度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文章对印染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从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今后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会成为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特点及其深度处理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武龙  王佳 《广东化工》2013,(14):144-145
印染废水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可生化性较差,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水资源的不断短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方法技术的比较,建议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应该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点和特色,才能高效、经济的达到回用目的。  相似文献   

3.
MBR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如意  李超伟 《广东化工》2009,36(11):117-118
印染废水是一种水量大、COD高、色度高、组分复杂并含有毒物的废水,采用传统生物技术处理很难达到日益提高的排放标准。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有着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文章对MBR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为将来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值波动大,而且浓度高,废水量大,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印染废水治理中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和生化法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进展作了综述,同时还从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角度介绍了减少污染源的环保生产工艺,对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污泥的资源化焚烧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污泥的量大、污染重,目前印染废水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污泥处理处置率低、工艺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和设计水平低、投资低等问题。因此如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文章就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来源和危害、印染污泥的处理、印染污泥的干热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污泥的焚烧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6.
玉群英  程振春 《广东化工》2010,37(8):145-146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各种处理方法对污染物去除效率及脱色差别较大,而印染废水处理的最大难点就是脱色处理。文章系统介绍了印染废水的各种主要处理技术,评释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印染厂产生的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量大、碱性大、色度深、可生化性较差、成分复杂,属于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处理印染废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讲解了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和生物法,并列出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印染污染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未来印染污水处理的高效,经济性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印染废水的有效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印染废水已是公认的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污染源之一。在印染废水中含有数量多,毒性大的染料与助剂,它们对生物与人类的危害较大。为此,各国为了处理印染废水,研究开发了多种处理技术。诸如、生化法,化学凝絮法、氧化法,接触吸附法,超滤法与离子交换树酯法以及将几种单项处理技术串联组成的多级处理技术等。据报道,国外对印染废水,采用生化法处理而后再物化处理,说明净化成分复杂的印染废水,在国际上是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已倾向采用这种多级处理工艺。这种多级处理  相似文献   

9.
魏敏  陈位锁 《山东化工》2007,36(7):14-16
对印染废水现有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近年来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王建中  张萍  张威 《广东化工》2010,37(8):137-137,144
印染废水水量大、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强、pH波动大,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它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必须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目前常用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效果,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特别对生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的现状与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赵平  罗智明  梁羽峰  宏凤英  吴晋波 《广东化工》2011,(8):114+90-114,90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从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阐述了印染废水的传统处理方式,评释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这些处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展望了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印染加工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其资源消耗大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水质变化大、生化性差等特点,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焦点之一。文章针对印染废水的危害及现状,简要介绍了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状况,阐述了清洁生产在印染生产过程及清洁生产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印染行业典型清洁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张金山  夏志先  赵九娟  刘阳 《净水技术》2020,39(z1):174-179
随着印染废水中Sb的污染控制标准日益严格,如何根据印染废水的特征对其中的Sb进行有效处理,是目前印染废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分析了印染废水的特征及Sb的来源,对现有Sb的几种常用处理技术及其机理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印染废水中现有Sb处理专利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印染废水中重金属Sb的污染控制和今后Sb的去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法处理废水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系统的介绍各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优势.并根据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特性、危害及印染废水回用现状。主要归纳总结了物化法、生物法及组合工艺法对印染废水中水回用处理的情况,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在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对印染废水中水回用的使用方向,运行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由于印染废水成分的复杂,单一的处理方法难以实现达到排放及回用标准,因此将物化法与生物法作为预处理,并耦合膜法的技术可以较为有效地完成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该实验教学设计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构建脉冲电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反应体系,设定不同反应条件,探索废水初始浓度、初始pH、电解质的浓度、电压及脉冲频率等实验条件对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运梁 《广东化工》2010,37(8):259-260
印染废水产量巨大,若任意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文章阐述了印染废水的危害,介绍了印染废水的脱氮技术,包括硝化-反硝化工艺、生物添加剂处理方法和高级氧化处理技术,最后指出,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印染废水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脱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印染废水具有色度深、COD值高和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在城市工业废水治理中占有很大的(?)重。随着印染工艺中水溶性染料、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浆料的增多以及对脱色要求的提高,更增加(?)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使普通生化法处理工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本文应用固定床生物膜技术对经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试验性研究,使最终出水CODcr<50mg/l,出水色度<4.5(倍),从而使处理水可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邹勇斌  颜幼平  陈志星  陈鹏 《广东化工》2012,39(17):89-90,92
印染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及生化处理后很难达到印染生产工艺的回用要求,因此须经过深度处理以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真正实现节约减排。通过阅读大量中外文文献,重点阐述了印染废水成分特点和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的技术、特点及进展。介绍了物理、生物、化学和膜分离技术,最后指出了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氯对活性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二氧化氯、活性炭组合法处理印染废水,确定了二氧化氯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反应时间、pH、温度及氧化剂用量对脱色率的影响.二氧化氯使印染废水脱色率达到73%,后期用活性炭对印染废水进行吸附脱色.最终使印染废水脱色率达到92.44%,处理后的废水指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