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工艺过程,测定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为接枝反应适宜的原料,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最佳重量比为1∶2.75,最佳引发剂浓度为3×10-3mol/L;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絮凝效果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以高锰酸钾(KMnO_4)/硫酸(H_2SO_4)为引发剂,制备了S-AM(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研究结果表明:当AM浓度为0.8~1.0 mol/L、H_2SO_4浓度为0.7 mol/L、KMnO_4浓度为0.45 mol/L、接枝反应温度为70℃和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得到较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S-AM絮凝剂;以该絮凝剂对某化工企业废水进行处理,当S-AM絮凝剂净含量为0.15 mg/L时,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相对最佳,即浊度去除率为87.6%、COD去除率(67.4%)相对最高,并且絮凝沉淀后的水质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2-酮戊二酸为引发剂,采用光引发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阳离子絮凝剂DAAM-DAC,并将其应用于酸性品红模拟废水处理中。考察了阳离子絮凝剂用量、温度、废水pH值、染料浓度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阳离子絮凝剂的添加量为1000mg/L,废水pH为7.0,染料浓度为50 mg/L,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30 min,静置30 min,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87.15%。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淀粉及丙烯酰胺单体为原料,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St-PAM);用交联剂(KPS)交联改性木薯淀粉,制备交联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CL-St-PAM)。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交联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比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得出CL-St-PAM的最优制备条件,并对交联前后的淀粉絮凝剂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L-St-PAM的最佳制备条件为KPS 6mmol·L~(-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h,单体比1∶3;结构表征分析表明,CL-St-PAM与St-PAM均成功接枝,且CL-St-PAM的表面更为粗糙,无定型结构更加明显,分子量更大,有利于絮凝性能的发挥;模拟废水絮凝实验表明在絮凝剂用量为250mg·L~(-1)、常温、pH值为8的最佳条件下,CL-St-PAM絮凝率可达到93.4%,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St-PAM的絮凝率,且pH值适用范围更宽,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造纸黑液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铝铁对造纸黑液进行混凝处理研究。通过烧杯混凝试验,着重研究了pH值、聚硅酸铝铁投加量、聚硅酸铝铁和聚丙烯酰胺共同作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黑液CODCr的质量浓度为5850mg/L情况下,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聚硅酸铝铁对CODCr的去除率超过50%;聚硅酸铝铁的最佳投加量为300mg/L时,CODCr去除率为62.4%,木质素及色度分别达到90%和72%的去除效果;在与聚丙烯酰胺共同作用后,形成矾花密实、沉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的各种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3,硝酸铈铵的浓度为6 mg/L,接枝温度为35℃,接枝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172%,接枝效率92%。所制得高分子絮凝剂较无机絮凝剂对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有较好的浊度、COD去除率及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絮凝-膜法处理ρ(CODCr)为8500mg/L左右的甲壳素生产废水,实验考察了pH值、絮凝剂、助凝剂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值为5~9,聚铁、聚铝、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mg/L,75mg/L和20mg/L时,絮凝处理的效果较好,废水的ρ(CODCr)能降至5000mg/L左右。经絮凝处理后的废水再经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0000的中空聚砜膜超滤和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处理,废水的ρ(CODCr)分别降至3910mg/L和170mg/L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 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醚化剂半干法制备阳离子醚化淀粉(St-GTA),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醚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St-GTA-PAM)。以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为指标,探究制备条件对 St-GTA-PAM 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乳液聚合法最佳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 2.0m L,St-GTA 与 AM 单体比1∶3.5,KPS 浓度 6mmol·L-1,反应温度 60℃,此时单体转化率为 95.4%,接枝率为 87.5%。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热重分析对絮凝剂进行性能表征,并通过高岭土模拟废水絮凝实验确定 St-GTA-PAM 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显示,在最佳投加量 250mg·L-1时,St-GTA-PAM 絮凝率可达 93.9%,在水温 10~50℃和 pH 值为 4~10 条件下,絮凝剂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9.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原料,利用铁盐对氟离子的还原作用,将絮凝剂载铁改性得到载铁螯合絮凝剂,该改性絮凝剂能达到从水中除去F~-的目的。通过改变改性实验中絮凝剂的用量、铁离子的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来确定除氟剂的最佳制备参数,用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对其除氟过程进行拟合,并探究干扰离子对载铁絮凝剂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 mL亚氨基二乙酸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0.013 mol/L三氯化铁溶液,pH值为2.1,在35℃下反应50 min,除氟率可达97%,除氟过程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Na_2SO_4对除氟效果影响严重,KCl和CaCl_2次之,用改性载铁絮凝剂除氟时,要先除去干扰离子,避免减弱除氟效果。方法不会在水中引入其他离子、成本低、操作易、除氟效果好、可用于大规模含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2011,40(6):1022-1025,1028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淀粉生产废水的厌氧生化出水,试验考察了废水pH值、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率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后再絮凝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SAZ投加量为0.5 mL/L、pH值为8.75、快速搅拌速率为285r/min、慢速搅拌速率为60r/min的最佳条件下,废水中CODC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Fenton-絮凝法预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化工综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絮凝法对某化工因区综合废水进行研究.考察了Fenton反应时间、初始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絮凝初始pH值以及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水质的影响.在Fenton反应时间为60 min,初始pH值为3.5,H2O2及FeSO4· 7H2O投加量分别为6.5 mm...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投加量分别为99.5 mg/L、2.0 mg/L和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7.4%与91.0%,与传统的Al2(SO4)3-PAM絮凝剂相比,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8%和4.7%,而且大大减轻了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曾珍  付惠  李云仙 《云南化工》2010,37(1):45-47
实验室自制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SAAGC)作为絮凝剂处理不同来源污水。探讨了CSAAGC加入量、污水pH及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SAAGC的pH使用范围为3.0~10.0;对模拟污水的浊度去除率达97%;对滇池水的浊度去除率达84%;对泥浆悬浊液的30 m in浊度去除率达59%;对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82%。同时测定了处理前后滇池水及生活污水的CODC r值,对滇池水CODC r去除率47.4%;对生活污水的CODC r去除率为56.4%。  相似文献   

15.
选取4种改性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CPL301、CPL309、CPL710、CPL811)对干法制腈纶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在常温、pH值为6~8条件下,不同投加量的4种絮凝剂对废水中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不同.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絮凝剂为CPL710,在投加量为13 mg·L-1时对CODcr的去除率为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合引发体系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AM)水溶液共聚制备了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P(DMC-AM).并将其应用于十堰市污水厂废水处理,探讨了其投加量和废水pH对CODCr、浊度、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的废水pH为7.5,P(DMC-AM)投加质量浓度为8 mg/L时,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88%以上,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去除原水浊度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的最佳絮凝除浊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原水浊度、药品投加量、水力条件、pH值、水温等对絮凝除浊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除浊条件是:原水浊度大于1000NTU,普鲁兰投加量2.0mg/L,硫酸铝投加量10mg/L,搅拌强度200r/min,pH值5.0~8.5,水温5~35℃。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了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HRT)和絮凝剂投加量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处理焦化废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当进水中CODCr的质量浓度为99 mg/L,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HRT为30 min,pH值为6.5,PAM投加量为600 mg/L时,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出水水质指标稳定,并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有机膦酸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中间体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出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D-1),将其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AD-I投加量为40 mg/L、pH值为7、废水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含油废水...  相似文献   

20.
为达到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要求的水质,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与絮凝剂联用预处理化工高含磷废水。以实际化工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镁盐投加量、反应温度以及絮凝剂PAFC、PAM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P结晶法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9.0,n(Mg2+)∶n(PO43-)为1.6∶1,反应温度为30℃;絮凝剂强化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AFC投加量为30 mg/L,PAM投加量为3 mg/L。此时TP、TN、NH3-N、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8%、74%、64%、87%,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