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IEEE 802.16e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的服务质量(QoS)保证,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和信道联合预留的准入控制策略.介绍了一种子信道和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将预留信道以外的可用信道完全分配从而实现发射功率最小化.针对2种切换用户--小区间切换用户和小区内切换用户,分别设计了2种预留方案,并引入2个切换预留因子.为了在呼叫阻塞概率和呼叫损耗概率之间寻求折中,以最小化服务等级(GoS)作为优化选择切换预留因子的目标,并通过动态调整预留因子,用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对最优解的逼近.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的方式有效地优化了系统的GoS,并且联合预留策略的GoS性能优于功率预留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卫星切换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服务时长切换调度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现有的GPS基础设施和卫星网络中卫星的多样性(即在任意时刻多颗卫星覆盖相同的区域),减少了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切换次数,从而最终降低了用户的掉话率,实现了用户在低轨(LEO)卫星网络中实时高效的切换.在Iridium卫星网络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卫星切换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服务时长切换调度算法. 该算法利用了现有的GPS基础设施和卫星网络中卫星的多样性(即在任意时刻多颗卫星覆盖相同的区域),减少了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切换次数,从而最终降低了用户的掉话率,实现了用户在低轨(LEO)卫星网络中实时高效的切换. 在Iridium卫星网络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异构网络重叠覆盖的环境下,为满足用户QoS需求、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融合的网络选择算法,通过融合多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赋权结果,利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和平均灰色关联度作为一致性准则来确定各权向量的一致性,并结合TOPSIS法决定组合权向量的权重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用户QoS需求,平衡各网络负载,有效减少网络乒乓切换次数。  相似文献   

5.
稳定路径的Ad hoc网络QoS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Ad hoc网络中节点移动或能量耗尽会使得建立的QoS路径断裂而需重构路由,造成通信中断,对实时业务造成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稳定性的QoS路由算法.该算法采用网络探测技术,综合考虑链路和节点稳定性,选择一条最稳定的路径进行通信,并实时监测路径状态变化,有效降低通信中断的概率.仿真表明,该算法有效改善了分组传送成功率、时延抖动等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网中的列车软切换性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实时服务,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多媒体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GSM-R网络的小区切换的移动IPv6技术.该技术使用了分级的网络结构和移动代理点(MAP)优化路由方法,还可以为铁道系统设定路径指针.本文用M/M/1/k队列对小区内的高速列车通信特性进行建模,分析了其切换的延时和带宽利用率,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切换算法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仍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解决混合数据类型描述服务质量(QoS)和服务组合计划规模较大情况下的服务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混合QoS聚类的web服务组合算法(CHQoS_WSCA). 该算法不仅能够评估以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数描述的QoS信息,还能有效解决组合计划规模较大时算法的性能问题. 介绍了一个新的web服务QoS模型,能够描述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数表示的QoS信息和一种异构QoS聚合算法. 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软定义无线电(SDR)和虚拟机(VM)迁移技术的云无线接入网(C-RAN)是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系统中的一种灵活架构,基于该架构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状态动态计算基带处理单元(BBU)的最佳负载范围,并考虑用切换效率来控制额外的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选取合适的BBU工作负载范围,并在较低的切换损耗下维持BBU在该范围内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接入(MIMO-NOMA)系统中,衡量通信质量时仅仅考虑了用户的服务质量(QoS),而没有考虑用户终端的满意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优化用户体验质量(QoE)的动态定价功率分配算法.在网页浏览业务场景下,用平均意见分数(MOS)值来衡量用户终端的满意度,将用户设置为买方,基站设置为卖方,小区内各用户从基站处以瞬时单位功率价格购买功率,提升其MOS值;同时,卖方基站不断调整单位功率价格,以实现自身最大化收益,最终达到Stackelberg均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基于QoS的功率分配算法相比,在公平性上提升了22.73%;与传统的定价算法相比,在吞吐量和MOS值上有明显提升;与基于凸差规划的功率分配算法相比,在时间复杂度上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几种通信业务的QoS需求,研究了HSDPA中非实时业务模型采用的调度算法,对多种调度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了具有最小吞吐量保证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对多速率业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QoS保证的速率控制调度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用户速率保证以及时延保证上具有较好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异构无线网络中不同无线技术的融合协同工作可以为终端接人提供随时随地的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联合呼叫接纳控制机制是适用于异构无线网络的判决呼叫准入的机制.提出一种优化的联合呼叫接纳控制机制用于异构无线网络,将新的呼叫和切换呼叫作为触发接纳控制的事件,对影响服务质量的参数和接纳控制开销进行网络效用建模分析,使用改进的值迭代算法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将阈值函数分成多个域,来获得最优决策策略.提出的联合接入控制策略可提供优化服务质量保证,节约整个网络的能耗成本,并且有效降低呼叫阻塞率和切换掉线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有效性,而且求解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for 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adaptive multi-criteria vertical handoff (AMVHO) decision algorithm. This algo- rithm uses a fuzzy inference system (FIS) and a modified Elman neural network (MENN). The FIS adopts the crucial criteria of vertical handoff as input variables and makes handoff decision based on the defined rule base. The MENN helps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users of the after-handoff network, which is a pivotal variable of the FI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AMVHO decision algorithm a- 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in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the after-handoff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移动云计算中切换用户的服务质量,对基于移动代理的切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机制下用户切换和接入控制问题,在切换业务占优的接入控制模型下,根据不同业务效益的差异建立效益函数,利用业务总效益最大原则提出了一种能保证切换用户可靠通信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入控制算法不仅能保证用户在切换时的通信可靠性,而且还能最大化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毫米波蜂窝网络中用户移动产生切换造成的通信链路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双基站宏分集方案,并基于该方案分析了移动用户的切换概率。首先,假设基站分布为泊松点过程,目标用户采用最近基站接入准则,建立双基站宏分集下蜂窝用户的移动模型;然后,由随机几何理论推导出移动用户的切换概率理论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求解切换概率的分析解,并使用蒙特卡罗仿真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用户移动速度和基站密度增加,发生一次切换的概率明显增大,但是发生两次切换的概率几乎不变。因此,该方案可以较好地保证移动用户通信链路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rce resource as the radio spectrum. A new scheme was proposed which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rvations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with a unique feature of soft capacity. Voice and data traffic were considered. The traffic is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andoff and new requests. The reservation thresholds were dynam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pattern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aximum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guaranteeing different QoS constraints.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scheme was evaluated using Markov models.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channel utilization were used as benchmarks for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软切换技术是理想化条件下的模型,在现实环境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利于高效的利用信道资源,提出了基于移动台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率来进行用户软切换呼叫接入的策略,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在系统软切换呼叫到达强度较高时,不仅仅扩大了系统容量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系统软切换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QoS的宽带无线接入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对多媒体业务(视频、音频和数据)的支持,因此必须能够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由于移动网中蜂窝半径的持续变小和用户的移动性,使移动网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更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在微蜂窝宽带移动系统中提供较高服务质量的接入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接入控制和服务质量保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3G与WLAN互连的异构网络中一种多媒体业务的联合呼叫接纳控制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业务特性选择合适的优先接入网络,考虑到切换用户及不同业务类型用户的优先级,分别在3G和WLAN中设置了多级的接入门限值.运用多维Markov链模型对该算法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线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QoS需求的同时,在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线率之间获得了良好的折中,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异构无线网垂直切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垂直切换判定算法进行研究。以典型的全球通信系统与无线局域网融合为例,引入乒乓带概念,利用移动终端当前位置、运动速度与径向运动角度等参数扩展驻留定时器算法。模拟仿真结果显示,移动终端采用该算法后即可实现预决策提前进行切换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从而可保最大限度与无线局域网相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