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蒋建国  金玉龙  齐美彬  詹曙 《电子学报》2015,43(9):1738-174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达残差的非参数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在假设前景变化相对静态背景可以视为稀疏残差的基础上,采用视频前n帧初始化稀疏表达字典;利用字典对后续视频帧进行重构,提取每帧的重构残差;结合基于光照强度的全局阈值矩阵,将残差图像二值化,提取图像前景;利用前景区域和边缘点关系剔除ghost区域;采用增量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和保守更新的思想对背景模型进行更新.在changedetection.net提供的shadow数据集上实验表明,采用全局更新和残差计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自然场景光线变化导致的阴影变化,并且对自然场景中背景的小幅度抖动和相机抖动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湍流退化图像序列的盲去卷积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湍流退化图像序列存在像偏移、像抖动和像 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稀疏分解和多帧去 卷积的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分析大气湍流下图像序列的退化特征,然后在低秩稀疏分解的思 想下,采用非增广拉格朗日乘子(IALM)法优化由低秩 矩阵的核范数和稀疏 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之和构成的目标函数,将湍流退化序列分解为低秩稳像和稀疏湍流两 部分;最后利用 多帧去卷积算法复原对齐的稳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校 正湍流像素偏移,在提高复原质量和速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洪雁  张海坤  罗宇华  汪祖民 《电子学报》2021,49(12):2330-2338
为提高复杂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精度,基于低秩及稀疏分解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群稀疏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将观测视频分解为低秩静态背景,群稀疏前景及动态背景三部分.所提方法首先使用伽马范数近乎无偏近似矩阵秩函数,以解决核范数过度惩罚较大奇异值导致所得最小化问题无法获得最优解进而降低检测性能的问题;其次,为利用前景目标边界先验信息以提升运动目标检测性能,每一帧使用过分割算法生成同性区域以定义群稀疏范数并用于约束前景矩阵;再次,为避免运动目标同时出现在稀疏前景和动态背景中,引入非相干项以提升二者可分性;最后,本文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方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所得非凸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复杂动态背景下本文所提方法可较好抑制动态背景从而显著提高复杂运动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多帧平均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得到初始背景,再通过BP算法建立背景的初始稀疏表示模型;然后利用视频序列中当前时刻的近邻五帧图像,通过K-SVD方法自适应更新背景数据字典中的原子,使背景稀疏表示模型最优逼近近邻帧背景的观测值;最后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完成前景运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图像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减小运行时间,同时在字典更新阶段利用近邻帧图像的相关性特性,能获得鲁棒性较好的背景字典,自动排除伪前景的干扰,从而提高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秩与加权稀疏分解的视频前景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侃  张智勇  陈诚  覃团发 《电子学报》2017,45(9):2272-2280
传统的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能较好地解决视频前景检测问题.但是,若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不能满足,算法性能会变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秩与加权稀疏分解模型,通过对前景矩阵加权以增强其稀疏性.在建立加权矩阵的过程中,采用光流法获取每帧的运动矢量,以区分真实运动区域.其次,进一步提出一种增强模型,通过将加权矩阵作用于观测矩阵及背景矩阵,防止前景与背景的错误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噪和有噪的情况下,提出的算法均能有效地分离监控视频中的前景和背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忽略了图像的空间信息,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空间信息的改进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算法综合利用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号与空间信号,并与图像自身的稀疏性相结合,对经典的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以待测像元为中心构建一定大小的空间窗,计算中心像元与邻域内其他像元的空间相似度权值和光谱相似度权值,通过计算邻域内其他像元对中心像元的比例权值得到了中心像元的重构光谱值并作差得到两者的残差矩阵;最后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得到图像的稀疏矩阵,将代表异常目标信息的稀疏矩阵和残差矩阵相加并求解矩阵行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像元的异常度,设置阈值,得到检测结果。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检测性能,采用了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更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王辉  孙洪 《信号处理》2017,33(4):577-582
为了准确检测铝箔表面的穿孔、污点、亮斑和刮痕等各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铝箔图像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铝箔材料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缺陷的概率较小,同时一幅铝箔图像中缺陷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较小,即铝箔图像背景之间是线性相关的,可近似视为处于同一低秩子空间中,同时图像表面缺陷是近似稀疏的。采用RPCA(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对铝箔图像序列组成的观测数据矩阵进行低秩稀疏分解,得到低秩的背景图像和稀疏的缺陷图像。分别对单幅铝箔图像以及由多幅铝箔图像组成的图像序列进行低秩稀疏分解实验,在铝箔图像表面缺陷检测应用中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检测到的缺陷清晰、完整,处理一幅大小为880×540的铝箔图像平均耗时不超过0.7秒,能够实现铝箔表面缺陷的实时检测。同时,算法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应用到其他产品的表面缺陷检测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抑制高光谱图像(HSI)混合像元和噪声在复杂背景中对异常目标检测的干扰,充分提取和利用HSI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元提取和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HSI异常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原始HSI进行最优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然后,采用连续最大角凸锥算法对变换后的HSI进行端元提取,得到端元和相应的丰度矩阵,并通过行约束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方法将丰度矩阵分解为具有低秩特性的背景分量和具有稀疏特性的异常分量.最后,构建背景协方差矩阵,通过马氏距离检测异常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HSI异常目标检测中具有很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解决波动式干扰影响的序列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诸如枝叶摇摆、摄像机抖动等波动式干扰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视频窗口切分与分类的序列图像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序列图像切分为rc大小的视频窗口,然后提取窗口内区域图像累积帧间差矩阵的简单统计特征,针对每一帧序列图像,将视频窗口进行分类,把它们划分为运动目标窗口和非运动目标窗口(包括静止背景窗口和波动式干扰窗口),最后将运动目标窗口合并为运动目标。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已知背景模型和运动目标大小、形状等任何先验信息。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摄像机抖动以及枝叶干扰等复杂环境下快速有效的检测出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自主空中加油视觉导航系统中的锥套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软管式自主空中加油视觉相对导航系统中实现锥套的准确检测至关重要,由于加油机尾流及气流的影响,做随机运动的锥套区域的准确检测是具有一项挑战性的任务。将加油机锥套检测考虑为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低秩和稀疏分解锥套检测算法。首先,对锥套图像序列进行平稳小波分解,得到多尺度低频图像序列;再将较粗尺度低频图像序列获得的目标作为下一较细尺度低频图像序列的目标可信图,再进行该尺度的低秩和稀疏分解获得稀疏项,即目标锥套区域。通过在真实加油机锥套图像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进行锥套检测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multiple moving objects from a video sequence captured by a moving camera without additional sensors.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for video captured by a moving camera, since camera motion and object motion are mixed.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eature points in the frames are found and then classified as belonging to foreground or background features. Next, moving object regions are obtained using an integration scheme based on foreground feature points and foreground regions, which are obtained using an image difference scheme. Then, a compens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motion history of the continuous motion contours obtained from three consecutive frames is applied to increase the regions of moving objects. Moving objects are detected using a refinement scheme and a minimum bounding box. Finally, moving object tracking is achieved using a Kalman filter based o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moving object region in the minimum bounding box.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张琳娜  岑翼刚 《信号处理》2019,35(4):667-675
随着高铁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快速发展,对轨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轨道表面缺陷检测直接关系着铁路安全、国家经济及安全等问题。基于固定光源下的摄像头拍摄的轨道表面图像,将轨道表面的缺陷检测建模为低秩矩阵分解问题,并对分解得到的稀疏矩阵计算其行累积量,由于去除了背景的干扰,缺陷区域所在的行累积量绝对值会变得很大,从而可以通过阈值操作得到缺陷行坐标,最后对由缺陷行坐标确定的小图像块区域进行二值化操作,并寻找最大联通区域即可确定缺陷位置,实现缺陷的自动检测与定位。与已有文献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同光照及背景下的轨道缺陷检测均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利用核密度估计建立背景模型时计算量大,运动目标和外界环境容易发生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混合帧差法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背景建模时,先对背景差分后的图像进行分块和分类,并简化了核密度估计的核函数,对前景块中的像素进行核密度估计,减少了计算量。在混合帧差法中增加了动态阈值,提高了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整地提取出运动目标,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utomatic foreground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for videos captured by freely moving cameras. While we focus on extracting a single foreground object of interest throughout a video sequence, our approach does not require any training data nor the interaction by the users. Based on the SIFT correspondence across video frames, we construct robust SIFT trajectories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ed foreground feature point probability. Our foreground feature point probability is able to determine candidate foreground feature points in each frame, without the need of user interaction such as parameter or threshold tuning. Furthermore, we propose a probabilistic consensus foreground object template (CFOT), which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input video for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via template matching. Our CFOT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foreground object in videos captured by a fast moving camera, even if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regions is low. Moreover, our proposed method can be generalized to foreground object detection in dynamic backgrounds, and is robust to viewpoint changes across video fram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rifold: (1) we provide a robust decision process to detect the foreground object of interest in videos with contrast and viewpoint variations; (2) our proposed method builds longer SIFT trajectories, and this is shown to be robust and effective for object detection tasks; and (3)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FOT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initial estimation of the foreground region of interest, while its use can achieve excellent foreground object detection results on real-world video data.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运动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融合思想,将背景帧与监控视频的当前帧在R,G和B颜色通道分别进行融合,形成包含背景帧和当前帧视觉信息的单一融合图像。之后根据背景区域与前景运动目标在饱和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使用大津算法分割融合图像的饱和度分量图,形成运动前景二值图。经形态学处理后,形成了目标区域较完整、背景干净的运动前景检测图。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前景检测性能,解决了背景减法过分依赖背景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颜色信息的运动目标检测易受光照、阴影等影响,基于深度信息的运动目标检测存在目标边缘噪声大,无法检测距离背景较近的目标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利用CCD相机获取的颜色信息及TOF相机获取的深度信息分别为每个像素建立颜色与深度信息的分类器,根据像素点的深度特征及前一帧的检测结果,自适应地为每个分类器的输出分配不同的权值,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该文采集多组视频序列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单独利用颜色或深度信息进行运动目标检测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文卿  马笑  刘涵 《信号处理》2021,37(9):1770-1780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成共同低秩分量、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其次,利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方法对特有低秩分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区域能量融合策略实现特有稀疏分量融合;最后,共有低秩分量与融合后的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相加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在Nato-camp、Bristol Eden Project和TNO公共测试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测试了所提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9种融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和保留可见光图像的背景信息,熵、互信息、标准差、视觉信息保真度、差异相关系数之和和 Qy 客观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