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中,网络成为人们学习、交流、关注社会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大量涌现,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介绍了舆情、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困境,并给出了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得到广泛普及.而网民逐渐开始应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纷纷对社会事务发表看法,由此而形成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突发的特点,加强其监测已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特提出一种搜索引擎日志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以望对后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点,介绍了藏文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藏文网络舆情传播规律进行实证分析,设计了一个藏文网络舆情模型结构.研究表明,通过聚类可以提高藏文网络舆情的准确性,Web挖掘能够有效地从藏文网络上获取并分析相关舆情信息.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的隐匿性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使得网络舆情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偶发的社会事件经过社交媒体的加工和传播后,极易突破由政治、文化、经济和地理所构筑的传播壁垒,形成网络舆情的"破圈"现象和舆情扩散的"涟漪效应".网络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扩散呈去中心化和负外部性的特点,其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都产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算法的网络舆情热点提取.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二者均是采用传统技术处理网络舆情,并未结合网络特性.针对上述问题,开拓了舆情分析的思路,提出采用网络化方法处理网络问题的思想,将舆情网络的页面视为节点,链接关系作为边,构建符合复杂网络特征的舆情传播网络.使用PageRank算法和Hits算法,可以挖掘出舆情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进而发现舆情热点.以维基百科数据为仿真数据集,采用新提出的方法,可以挖掘相关领域的热点条目.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完成网络舆情热点的发掘工作,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处理网络舆情热点挖掘问题是可行的.但PageRank方法侧重于链接节点的影响,Hits算法侧重考虑节点自身的核心程度,挖掘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将两种方法的挖掘结果相结合,结合领域特征,可以获取网络舆情热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的深入发展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助力,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平复公众的焦虑心理,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以及复杂网络分析工具Gephi,构建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以定量的方法识别出关键节点及传播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及引导策略.研究表明:根据本文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互联网舆情对社会影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舆情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对互联网舆情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舆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引导和管理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借助社交网络进行传播的舆情信息的威胁越来越大. 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舆情信息的传播机制,从理性博弈和非理性博弈的角度出发对个体与邻居的交互行为进行建模. 随后以目前较为成熟的传染病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传播学中的社会威慑因素来构建基于非理性博弈的舆情传播模型,以实现适应舆情传播研究的仿真系统,继而将基于非理性博弈的舆情传播模型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上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理论分析. 在仿真环境中对非理性博弈的舆情传播模型进行实验,分析模型参数、网络密度和舆情传播源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其结果符合理论分析结果. 最后对无标度网络上舆情传播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包括:社会威慑方法、目标免疫方法和正面消息方法,为社交网络上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是目前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网络舆情传播机制,该文首先构建了BBS社会网络组成,然后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高校校园BBS网的无尺度特性和小世界特征,最后分析评价了社会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大型网站出品的舆情系统主要为舆论大方向提供数据,而地方性机关单位需要的是精细而具体且差异化的舆情监控内容。在辅助辽宁省某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监督的一年时间里,我开发的舆情软件整体升级至4.0版本,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为该公安机官单位取得了整体不错的成绩及嘉奖通报等奖励。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阵地。针对传统模型难以描述社交网络舆情话题的真实传播过程,分析社交网络舆情话题的真实特点,补充加入社交网络中显著的水军和僵尸粉这2大显著特征,作为舆情话题传播中的正负反馈,分别对舆情话题的传播起到推动及抑制作用,构建带有正负反馈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话题模型,提高舆情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得出正负反馈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Hadoop的微博舆情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在线社会网络如社交网站、微博、在线社区等的快速发展, 一个真正的双向传播和新媒体时代逐步形成. 在线社会网络让每个用户都能创造自己的内容, 并且快速传播出去. 据不完全统计, 新浪微博平均每秒有超过1000条的新微博产生, 日增量数据为5TB, 因此海量数据给舆情监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将介绍一种基于Hadoop的微博舆情监控系统, 能够对大规模采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实现对舆情热点话题的发现及追踪、对微博的社会网络分析, 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 为党政机关、大型企业等单位和组织及时发现敏感信息、掌握  相似文献   

13.
新的媒体环境下,在享受不同形式在线社交网络提供便捷信息互动渠道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管理与引导,防止其发展成为负面舆情信息肆意滋生的温床。结合传统演化博弈论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竞争性舆情信息的网络传播博弈模型,并理论分析了正面舆情信息传播占优的收益条件及群体规模;随后,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三种博弈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演化特征。三种博弈环境下,正面舆情信息传播策略占优条件均与收益有关,弱选择情境对收益参数的要求最为严格;强、弱选择情景下策略占优的条件还与群体规模有关,且强选择情景对群体规模的要求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祥平  方勇  袁媛  杨玲  肖志宇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686-2688
为了研究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及发展趋势,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于模拟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个体发表言论数的变化以及个体观点的变化。在模型中,将网络空间的个体抽象为以情感描述的元胞,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来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同时,该模型考虑了个体数量增减和社会突发事件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从而更能准确地模拟网络现实事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模型难以真实地描述社交网络舆情话题传播过程,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分析了社交网络舆情话题的传播特点,根据传染病动力学机制,将内部感染概率、外部感染概率、免疫概率以及直接免疫概率引入舆情话题传播过程中,构建了社交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在Matlab 2012平台下采用Facebook数据集进行仿真测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话题传播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社交网络舆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陈福集  李林斌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411-3413
网络舆情的互动性、多元性、衍生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分析相当复杂。首先,剖析网络舆情的来源、内容、传播和影响的特征,进而引入G (Galam)模型,并将其运用于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研究中。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网络舆情的演化最终极化方向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可控性。通过干预公众个体间的交流和影响公众的公共偏好,可以引导网络舆情的最终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良网络舆情是网络时代的一种重要舆论形态,反映了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情绪表达,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需要及时处置和正确引导。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动力和影响因素,对不同阶段的舆情传播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同步构建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从而为做好舆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极少将用户属性和信息特征这两个因素纳入到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中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模型。首先该文抽取用户影响力、用户态度、用户年龄、信息能量、信息价值等特征并构建交互规则;其次,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模拟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与真实事件的实证分析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仿真结构与真实数据的相似度大于0.97,因而该模型符合社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PETRI网分析方法,针对网络舆情事件演进的各种因素,首先对网络舆情演进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将舆情作为一种流的形式进行剖析,提出"舆情流"概念及其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动态引入网络集群节点间的关联度变量,研究基于关联网络的集群组织间舆情流动的一般规律,提出可以调控网络集群与其他舆论节点间联系的"舆情关联度过程模型",并从新闻学和心理学现象研究中相互借鉴验证,进而证实模型提出与建立的合理性.该模型可以通过舆情演进归纳指导相关系统设计与舆情导控,为相关行业提供智能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公众发表言论重要通道,是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的,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并介绍了其形成方式与不当处理后可能会导致的危害,然后说明了政府机关在对待网络舆情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最后总结出一些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带有共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