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嘧菌酯、锰锌·霜脲、烯酰吗啉·锰锌、嗯唑菌酮·霜脲、氟吗啉·代森锰锌和噁霜·锰锌6种杀菌剂防治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结果表明: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72%锰锌·霜脲WP(制剂用量1999.5 g/hm2)和25%嘧菌酯SC(制剂用量600 g/hm2)对露地和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均显著,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 d施药1次,共3次,防效均在77%以上;52.5%噁唑菌酮·霜脲WG(制剂用量75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露地栽培明显高于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氰霜唑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杀菌剂烯酰吗啉为对照药剂,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了氰霜唑原药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氰霜唑原药对黄瓜霜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效果优于烯酰吗啉,其EC50值分别为9.43、13.25 mg/L.  相似文献   

3.
4种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磊  张松柏  张德咏  张胜平  彭静  刘勇 《农药》2012,(9):680-682
[目的]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4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对湖南省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结果]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的毒力(EC50)分别为15.613~17.266、10.313~13.465、3.834~5.444、9.122~9.915 mg/L。[结论]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倍数较高,其他3种杀菌剂抗性倍数均较低;但是嘧菌酯相对毒力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李兴华  张松柏  张德咏 《农药》2014,(4):284-286
[目的]为黄瓜霜霉病药剂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霜脲氰和嘧菌酯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霜脲氰和嘧菌酯以5∶5、6∶4和7∶3混配使用时为增效,增效系数(SR)分别为2.07、1.91、1.79;而以3∶7和4∶6混配的SR值分别为1.13和1.47,表现为相加作用;增效配比的田间"桶混"防效表明增效配比7∶3和5∶5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较单剂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结论]筛选的药剂组合可用于生产上进行"桶混"施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2.5%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和几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稀释液喷雾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步验证该药剂具有预防长久、治疗快速的特点,对黄瓜生长安全,在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七种杀菌剂对大棚黄瓜霜霉病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繁凤  张会孔 《农药》1997,36(1):40-41
不同杀菌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效试验结果,杀毒矾,乙膦铝,木霉素,甲霜铝铜四种杀菌剂对大棚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施药后10天,15天的防铲均在705以上。小喷片低容量喷雾,交替用药有利于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2.5%(口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和几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稀释液喷雾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步验证该药剂具有预防长久、治疗快速的特点,对黄瓜生长安全,在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伟群  朱卫刚  张蕊蕊  陈杰 《农药》2012,51(1):73-74
[目的]研究噻唑锌和嘧菌酯复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杀菌活性,对防治黄瓜霜霉病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法测定,2者按6种不同比例混配后稀释成5个质量浓度进行喷雾处理,24 h后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孢子悬浮液。[结果]噻唑锌和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值分别为817.46、2.93 mg/L;2者以3∶2、2∶5、2∶7混配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结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2者以3∶2混配为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9.
研究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其科学、合理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于2 014年4月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50 g/hm^2、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均在80%上。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0 g/hm^2防治效果为77.59%。6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0 g/hm^2、66.5%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 g/hm^2、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 g/hm^2 3者防效均在71%左右。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50 g/L嘧菌酯悬浮剂是黄瓜霜霉病防治上较理想的3种农药,3者可以交替使用,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0.
6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必达  黄文坤  黄翅  巢进 《农药》2004,43(12):571-572
为了解当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6种主要杀菌剂的实际防效,在长沙县黄兴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按随机排列,在黄瓜霜霉病始盛期首次喷药,以后每隔7d施药1次,共施3次。末次施药后7d和14d分别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72%霜脲氰.代森锰锌(杜邦克露72WP)、53%甲霜灵锰锌(金雷多米尔锰锌53WP)对黄瓜霜霉病速效性好、药效持久且安全性好.末次药后14d防效在70%以上,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75%百菌清(达科宁75WP)持效性差。58%甲霜灵锰锌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1.
50%氟吗啉+乙膦铝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利  刘永春 《农药》2005,44(4):184-18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吗啉 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和60%氟吗啉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比水分散粒剂效果好,50%氟吗啉 乙膦铝833mg/L防效81.4%,60%氟吗啉 代森锰锌1000mg/L防效79.8%,均高于52.5%恶唑菌酮 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938mg/L防效64.6%。  相似文献   

12.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吗啉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刘武成  刘长令 《农药》2002,41(1):8-11
氟吗啉(flumorph,SYP-L190)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等人于1994年创制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通过7年多的实验室、温室、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在100-200mg/L(相当于100-200ga.i./hm^2)剂量下对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等具有优异的活性。毒理(性)结果表明,其对哺乳动物低毒,氟吗啉对酰胺类菌剂如甲霜灵抗性或敏感的菌株均有活性,具有优异的保护活性、治疗活性和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持效期长,无药害、对作物安全,增产效果明显(通常增产20%-50%);其生物活性尤其是治疗活性、抑制孢子萌发活性以及持效期等明显优于同类品种烯酰吗啉。氟吗啉已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中国专利号:ZL96115551.5,美国专利号:US6020332),并于1999年商品化,氟吗啉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创制的农用含氟杀菌剂,第一个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第一个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新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广谱杀菌剂苯醚菌酯(ZJ0712)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苯醚菌酯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经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对由子囊菌、鞭毛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非常高的杀菌活性。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黄瓜霜霉病和炭疽病的EC如值分别为0.8343、1.0576、17.67、55.645mg/L。在12.5-25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对白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经1次用药,均具有很好的防效。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且与常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新型杀菌剂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良好,第3次施药后14 d,30~90 g a.i./hm2处理防效仍在88.62%以上,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25 g a.i./hm2)。[结论]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是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较为理想的新型药剂,值得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氟吗啉药效应用研究(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刘武成  李志念 《农药》1999,38(4):10-13
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50mg/l浓度下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3.5%,100mg/l浓度下对黄瓜霜霉病保护效果为100%,治疗效果为92.3%。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室内盆栽和大棚药效试验,研究了刺槐叶片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在刺槐提取物浓度为40 mg/mL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31%,刺槐提取物的EC5o为3.49 mg/mL.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发病情况逐渐减轻.大棚药效试验表明,刺槐提取物的浓度为20 mg/mL时,其81.97%的防效高于三唑酮73.61%的效果,每隔7d喷施一次刺槐提取物,能够有效预防黄瓜产果期发生白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